同伴支持模式结合手工制作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01 03:29王章钰谭翠翠
关键词:稳定期组员精神分裂症

王章钰, 谭翠翠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一科二病区,山东 聊城,252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以认知受损伴情绪调节障碍、思维障碍及妄想为主要表现,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大幅下降[1]。社会支持不足及自我效能感低下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也是阻碍患者重返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临床针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常采取同伴支持模式,通过鼓励患者分享情感、构建希望,促进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高[2]。在此基础上,结合手工制作训练,一方面有助于将患者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患者获得训练成就感,助力其社会功能的提高[3]。为探究同伴支持模式结合手工制作对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对86例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以于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4]制定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 处于稳定期;③ 年龄18~59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④ 长期陪伴监护人≥1名;⑤ 具备参与及配合研究的意愿与能力。排除标准:① 合并严重酒精依赖或躯体疾病;② 合并其他类型精神障碍;③ 精神发育迟滞;④ 生活无法自理。在征得患者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后,根据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2组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资料进行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疾病知识宣教、指导遵医嘱用药、鼓励日常锻炼及设定饮食食谱等。

1.2.1 同伴支持模式 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同伴支持模式干预,持续3个月。① 组长招募:建立同伴支持小组,招募小组组长,招募标准包括明确精神分裂症诊断、病情稳定≥6个月、住院治疗经历≥1次、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和社会支持良好及治疗依从性良好等。② 组长培训:共筛选3~5名同伴支持组长,对组长开展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疾病病因及表现、治疗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精神康复的重要性、同伴支持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等,以及精神分裂症的康复训练方法,如放松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③ 同伴支持:组织小组成员每周参加≥2次同伴支持活动,每次活动持续45~60 min,活动主要由组长负责组织与协调,活动重点讲解疾病知识,并鼓励组员分享自身治疗经验和体会。④ 同伴联谊:组织小组成员每月参加≥1次同伴联谊会,每次活动持续 60~90 min,活动内容包括才艺展示、个人介绍、演唱比赛和知识竞赛等,鼓励组员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展示自身优势。

1.2.2 手工制作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接受手工制作干预,持续3个月。① 手工制作介绍:组织小组成员相互介绍,消除成员间陌生感,鼓励其积极发言;由组长介绍手工制作的目的、方法、频次,以及手工制作的规则、奖励。② 手工制作讨论:鼓励组员积极讨论手工制作的方法、分享自身手工制作经验。首先,由护理人员播放PPT、视频,列举手工制作的形式和内容(如串珠、粘贴饰品、编织、刺绣等);其次,由护理人员、组长现场演示手工制作的方法及成果,活跃讨论气氛。③ 手工制作进阶:每周召开1次手工制作会,由护理人员及组长讲解本周手工制作的内容和方法,由组员现场完成手工制作,并留取家庭作业,嘱组员返回家庭或病房后在本次手工制作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创新,于次周手工制作会分享自身创新成果。④ 原创手工制作:每月召开1次原创手工制作会,邀请组员根据个人爱好和特点进行手工制作,并分享自身手工制作的体会及意义,鼓励组员对手工制作进行积极评价,提高自我认同感。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以下指标:① 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估精神症状及功能缺陷情况。PANSS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症状3个分量表,共30个项目,每项1~7分,评分越高则精神症状越严重;SDSS包括10个项目,每项 0~2分,总分越高则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5]。② 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估康复情况。BPRS包括18个条目,总分18~126分,评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ITAQ包括11个条目,总分0~22分,总分越高则对疾病的认知越佳;MRSS包括28个条目,总分0~196分,总分越高则状态越差[6-7]。③ 评估用药依从率,包括完全依从(主动遵医嘱用药)、部分依从(在医护人员或监护人监督下被动用药)、不依从(有藏药、拒药行为)。依从率=(总例数-不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精神症状及功能恢复情况

干预前,2组的PANSS、SDSS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较于干预前,2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SDSS评分均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的PANSS、SDS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PANSS、SDSS评分比较分)

2.2 康复情况

干预前,对2组的BPRS、ITAQ、MRSS评分进行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干预前相比,2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BPRS、MRSS评分均下降,ITAQ评分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更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BPRS、ITAQ、MRSS评分比较分)

2.3 用药依从率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用药依从率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用药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率比较 [例(%)]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便病情处于稳定期,也面临着自我效能感下降、社会功能减退和生活技能受损等,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且生活质量的下降往往伴随着患者治疗希望感的下降以及用药依从性的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乃至其家属的正常生活[8]。因此,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一方面强调药物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重视针对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功能的持续干预。

既往研究[9]显示,针对慢性病患者开展互动式交流和干预,对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均具有积极意义。相较于医护人员的宣教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同伴的情感支持、言语劝说更易被患者接受。同时,患者之间的交流分享有助于产生共鸣,使其产生归属感,个人主观能动性也随之提升。此外,定期举办联谊会能够促使患者产生希望感,帮助其产生试图通过联谊会融入集体、分享自身感受的意愿。甘华松等[10]指出,同伴支持还可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促使其以更为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遵医嘱用药,实现病情的持续康复。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同伴支持、同伴联谊过程中的参与意愿或参与感较低,均可能对其干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为弥补同伴支持模式的局限性,本研究尝试结合手工制作干预。手工制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技巧及能力,也可促进患者个人兴趣的建立与发展,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提高[11]。同时,患者通过观看手工制作视频、教程等能够转移其注意力,自身对病情关注的减少有助于患者身心状态的放松,从而促使其以更为平和且稳定的情绪接受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也有着积极意义。得益于上述优势,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PANSS、SDSS、BPRS及M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手工制作能够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功能恢复及病情康复,且患者更高的用药依从性也有助于其病情的有效控制及预后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同伴支持模式结合手工制作能够有效缓解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促进功能恢复及机体康复,并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稳定期组员精神分裂症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社区综合管理在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中的价值与意义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当组长真不容易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回忆流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