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幸福圈’里的幸福”

2022-10-16 18:22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
少先队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委少先队社会化

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 俞 芳

对于少先队而言,社会是一个重要的学校和课堂;生活是一类重要的课程和教材;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途径。2021 年2 月3 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队活动要突出实践育人特色,推动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发展。加快建立校内外互为补充、有机联动的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不断拓展实践活动项目和载体,构建资源有效整合、队伍有效动员、阵地有效利用、队员广泛参与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紧接着,团中央也下发了《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向应当大力推进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活跃少先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恰在此时,“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在这一教育大背景下推出“少先队幸福教育”,为武宁路小学和长寿街道社区少工委这个“教育共同体”开展少先队工作创造了新机遇,赋予了新挑战。武宁路小学作为“幸福教育”试点校,通过资源联动,机制联动,辅导联动等,不断探究少先队社会化的新视域,从横向、纵向多个维度深化活动内涵,为“双减”后少先队员就近就便开展活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让社区真正成为孩子们“双减”后的幸福乐园。

一、优化项目供给,盘活幸福资源

苏河十八湾,“十湾”在长寿。武宁路小学所在的长寿街道,蜿蜒曲折着十道河湾,从空中俯瞰,如同一顶皇冠,因此被称为“苏河之冠”。苏州河岸绿树成荫的贯通步道,如同城市项链一样串起一处处历史建筑、文创园区和红色教育基地。

武宁路小学少工委联手长寿街道社区少工委,成立联合少工委,依托“湾区党建联盟”,合作搭建园区、企业、校园、街道的联动平台,加强空间和服务对接,优化项目供给,打造了“少年派”培养计划,以红色教育、公益理念和文化艺术赋能少年儿童成长。

社区少工委充分挖掘辖区内的红色资源,学校少工委则充分发挥活动设计的专业技能,将“少年派”培养计划细化为活动序列,其中包括:“家门口”的苏河红色之旅;M50 弄堂计划;长寿青少年护河志愿行动;寻访红色印记、一根纺线的旅行、M50 创意园“小小网红设计师”……从价值追求、内容取舍、课程结构、学习方式等维度构建少先队社会化活动的基本路径,将“幸福圈”内的实践基地转化为课程活动及主题研学资源,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驱动队员深入实践、探索,让自动化学习的少先队精神在“幸福教育”的理念下、在社区资源的护航中不断发扬。

以依托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开发的《从半日工人学校看工人运动发展》为例,通过前置学习、行前采访,激发队员学习沪西工人运动历史的兴趣;通过研讨交流、小组活动,解码红色基因,获知沪西工人运动的历史脉络;通过实地微课等形式,引导队员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历史成就。

此外,少先队走向校外,需要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彰显少先队文化。因此,学校联合长寿社区少工委,推行校内辅导员+社区辅导员的“双辅导员制”, 根据队员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推进,共同承担“前置辅导+研学陪伴”的联合辅导模式。

社区少工委与学校少工委,因为“幸福圈”走到一起来,在“双减”教育的大背景下,成为更为亲密的育人伙伴。

二、夯实组织建设,绘就幸福体系

队员到哪里,队组织就到哪里。学校辅助社区少工委夯实社区少先队的组织建设,积极构建“有制度、抓落实;有组织、建阵地;有内容、重激励”的社区少先队组织体系。

有制度、抓落实。为确保学校和社区少工委的联动朝着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学校和社区少工委通过建章立制,保障活动的日常运行。在决策方面,建立学校和社区少工委委员定期会议制度;在建言方面,定期听取社区辅导员、家长辅导员、队员代表对校社联动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在议事方面,每学期期初和期末,都会通过“圆桌会议”的形式,组织学校少工委与社区少工委委员的联席座谈,学期初做好顶层设计,学期末做好反思总结。

有组织、有阵地。今年,长寿街道的普雄社区成为全市首批、普陀首家“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社区”。在团区委、街道团工委的指导下,在武宁路小学少工委的协作下,由居住在普雄社区的武宁路小学队员组成的HERO 社区楼组小队诞生了。用少年儿童喜欢的项目引领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是上海特有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改革新特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队围绕“15分钟幸福圈”争章15 事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达成了一系列家门口的幸福之约。寒假期间,小队成员更参与了成长嘉年华·荧屏冬令营,为社区建设提出一系列“金点子”,其中,为普雄馨苑提出的“楼道共享空间改造”项目登上了荧屏,少先队员将堆满杂物的楼道改造成了供休憩、借阅书籍的共享空间,收获居民一致好评。队员们还成了疫苗接种流动点宣传员、食物银行分享冰箱志愿者、社区护苗小达人,通过一系列社区志愿行动,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让队员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在实践中孕育培养社区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有内容、有激励。“菜单式”这个武宁路小学的少先队活动品牌,也在“幸福圈”发挥着幸福效应。学校、社区联合少工委针对一到五年级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社区活动资源,合作策划了“幸福花儿开”活动课程菜单,并形成了分年级活动手册,制定了不同的达成目标、活动内容和反馈要求,以手册为引领,指导队员用好社区资源、搞好社区治理,玩好社区活动、做好社区志愿者……

《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出,要重视对队员学习实践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的评价,逐步完善少先队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评价体系。因此,手册还兼具了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基地社会评价“四位一体”的评价功能,并与“红领巾奖章”相结合,推进“红领巾社会实践”特色奖章的校本化建设。

也就是说,幸福圈活动手册既是一本幸福导游图,又是一本幸福记事簿,更是一本幸福积分册。

在践行中共中央和团中央的两个《意见》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少先队活动社会化的途径和办法,对长寿街道区域的其他学校,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用好家长资源,厚植幸福力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辅导员们是队员们更多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纽带。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对家长这个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深知,想要打造好“社区少先队幸福圈”,家长的支持、配合、参与至关重要。联结社区,我们组建了“爸妈志愿者联盟”,聘请他们成为少先队的校外辅导员,让少先队“15 分钟幸福圈”在资源上得到保障;在内容上得到补充;在形式上得到发展。

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创设了“爸妈课堂”“职业体验”“企业走访”等15 分钟幸福圈活动场,带给队员们更好玩、更有趣、更有知识的实践体验和幸福体会。国学专家邓爸带着队员们来到非遗中心绘制京剧脸谱、调香制香,学习非遗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供职于申通地铁的李妈妈带着队员们来到上海地铁博物馆了解上海的地铁发展历史、文化和功能,孩子们为科技蓬勃发展、城市科学规划自豪;3D 打印设计师小罗阿姨带领队员们参观了由3D 打印技术制作的能够正常行驶的电动汽车,队员们更设计打印了个性化“幸福图绘”,体验创新技术的魅力。

学校少工委还通过录制短视频的形式,在线开设“十分钟家长课堂”,从理念上帮助家长了解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功能、了解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的所得所获、看到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的成长,通过实际的教育效果,激发家长更大力支持少先队工作的热情。

此外,基于上海少先队“15 分钟幸福圈”争章15 事中“家庭生活类”章目要求,学校向全校家长发出倡议,倡导每家每户设立“家庭小书柜”,陪伴队员养成阅读好习惯;设立“家庭游戏驿站”,营造快乐、和谐的亲子氛围;布置“家庭示范岗”,在家长的以身示范中引导队员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打造少先队社区“15 分钟幸福圈”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业,是推进少先队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步,是对社区探索少先队员参与校外活动新途径的有效尝试,更是家庭、学校、社会、少先队进一步互通互融,营造青少年良好成长环境的重要举措。武宁路小学联合长寿路街道社区少工委将继续深挖资源,加强校园和社区的联动与共建,积极探索校门口、家门口的“第三课堂”,努力为广大少先队员磨练意志、挑战自我、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让有一种幸福叫“‘幸福圈’里的幸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猜你喜欢
工委少先队社会化
中共梧州城工委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同意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