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期增长的经济逻辑
——经济机制探索的经验总结

2022-10-26 04:10赵儒煜刘派王媛玉
社会观察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供给

文/赵儒煜 刘派 王媛玉

问题的提出与理论思考

中国经济学者们立足本土,正在深层挖掘、深度发现新中国经济运行原理,力求讲好一个能够解开经济腾飞奥秘的“中国故事”。我们通过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经验总结发现,中国的成功在于坚持了以需求为原动力,从而找到了真正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制所在。

(一)已有研究综述

早期关于经济机制的探讨,总结了中国经济运行机制存在的理论前提,如曹之虎(1987)提出经济机制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有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也有学者重点研究计划与市场、国家宏观调控与企业微观运行的主要矛盾关系,如张井(1988)将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总结为“国家管理企业,企业供给市场”。

近期的相关研究更多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不同研究角度或学科领域出发,尝试总结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理论与实践创新。如洪银兴(2017)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具体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之处;任保平等(2019)从国家战略层面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梳理为由“赶超型”到“追赶型”,再到“质量效益型”的演变历程。然而,这些研究仅是对中国经济改革在新时期新阶段制度或政策等具体现象的归纳总结,并未升华至足够的理论高度和深度来探究新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背后所蕴含的运作机理或原理。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更加系统、全面地总结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经济运行机制探索过程,透过种种现象看到背后的经济推动力本质,用一种全新的理论范式对新中国的“经济奇迹”作出解释。

(二)关于经济机制本质的探讨

经济机制、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三者贯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稳定高速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新中国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经济机制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体制及其改革则是经济运行机制在实践中的推行和调节手段。同时我们发现,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机制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没有必然的相互约束关系。即资本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相容,也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相容。而社会主义制度在理论上而言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管理体制是从市场体制演变而来的计划体制,因而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都不矛盾;从实践来看,已有的经验表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都曾有其适用和成功之处,市场经济体制则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得到尝试而获得巨大成功。

其次,经济机制是经济运行自身的客观规律,因而不存在因制度、体制而改变的机制。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无论采取计划管理方式还是彻底的自由放任方式或者有限的市场管理方式,经济机制都按照自身的运行规律来运转,反作用于体制、制度,使之与其相适应。而这个根本性的经济机制,简言之,就是以需求为动力、一切以满足社会需求(包括公共需求和个体需求)为导向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规律。

最后,正因为经济机制的唯一性,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经济体制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相互矛盾。在此,经济体制只是运行的管理方式,只要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其管理方式有助于满足最为迫切、最为关键的需求,可以解决需求—供给之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按市场方式运行或者按计划方式运行都不重要了。综上所述,无论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如何变换,经济运行的根本原理即经济机制是不变的,是以需求为根本动力的。

我国经济机制探索历程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机制体制合一的计划经济时期、机制体制分离的频繁改革时期、体制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时期三个阶段。

(一)机制体制合一的阶段(1949—1978年)

这一阶段,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短期过渡后,便进入了以计划管理方式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对计划经济运行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这一阶段,经济机制探索与经济体制选择是一体的,推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指令为主的计划经济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为下一阶段为实现技术进步而推进改革开放的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二)改革体制以转变机制的阶段(1978—2002年)

这一阶段,是为实现生产力进步而主动拆除管理体制障碍的尝试过程,而导入市场机制的同时如何避免市场失衡带来的生产过剩或不足问题则是体制改革的主要领域。在这一阶段,中国社会需求重心从关注国家安全的群体生存需求向关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个体生活需求转移,通过市场机制的逐步导入,实现了吸收外部资源加速技术进步、补充国民经济缺口、激发经济活力的目的。

(三)体制稳定的市场管理阶段(2002年至今)

这一阶段,中国经济面对的需求出现了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特征。对经济机制探索从追求快速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逐步转向了对市场失衡和需求动力的关注,并创造性地找到了通过供给侧调整供求关系的市场内在机理。

新中国经济机制探索的成就

从经济机制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机制的成功之处在于机制与体制的区别与分离,在于机制与制度的辩证统一,在于机制与市场管理的有机结合。

(一)经济机制与经济体制的区别与分离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普遍意识里“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是相互捆绑的,新中国早期经济实践中机制体制合一正是基于二者绑定的固化思维。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跨越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鸿沟,为新中国经济机制的探索与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

从本质上讲,计划与市场都是一种经济发展中实现资源配置和调节的手段,是根据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所采取的方式,它们都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组织体系与秩序制度如何具体开展的手段,也就是经济体制的具体选择。而经济机制是各种体制相互结合从而发挥最大化功能的过程,是经济运行客观规律作用表现的载体。经济体制的选择对经济机制运行的结果具有重要作用,要根据一定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根据完善经济机制的要求作出判断,计划与市场哪个更加适合,就选择哪一个。

经济机制与体制从合一到分离,是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和人民在新中国经济机制探索道路上的重大理论成就,这是在总结多次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思想成果,并能够在实践中起到科学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二)经济机制与经济制度的辩证统一

经济制度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新中国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当时的中国而言,经济凋敝,积贫积弱,生产力水平严重低下,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集中一切力量,避免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所必然导致的生产过剩危机,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选择计划经济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不仅是社会制度的要求,更是发展经济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这正是资本主义制度所不具备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不可避免地引致危机,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中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则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制度基础,以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构建市场秩序,并通过关注民生需求、全力保障供给,努力解决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新中国70多年的经济机制探索与其所选择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辩证统一的。

(三)经济机制与市场管理的有机结合

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早期实践可以看出,放任自由、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对市场进行自发调节、政府“无为”的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最终将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必须引入一种手段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新中国70多年的经济机制探索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集权式的市场管理模式不符合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遵循不同历史时期经济运行的规律,回归市场主体,“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现阶段,我们是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管理的重点在于市场供给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结构性调整,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的管理对象由需求转向供给,是中国基于经济实践提出的对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正确认识,突破了传统经济学“有效需求”理论的束缚,率先找到了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管理来实现市场均衡的科学路径。

中国的市场管理方式之所以科学,是因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新中国经济机制探索的理论总结

(一)经济活动中的需求第一性

人类经济实践已经表明,在市场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需求。当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能够“创造历史”。因此,需要是一切社会生产与其他历史活动的源头,体现在市场经济之中即为需求。供给决定论仅看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推动下的商品经济繁荣,而忽视了商品交易得以完成的主因在于消费者需要且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超出需求范围的供给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长期滞留市场造成结构性危机。市场经济可看做需求与供给双方动态发展而形成的过程,其均衡状态的实现应是供给的产量最大化地向需求的容量靠拢,供给为满足需求而存在,而非创造了需求。因此,需求在市场经济中是第一性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处于从属地位的。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不管在什么样的管理体制之下,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之下,满足社会群体的与个体的需求都是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

新中国经济机制之所以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它牢牢掌握了市场需求第一性的原则,始终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

(二)中国实践证伪传统价格机制

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发达国家长期工业化进程中的各种市场矛盾,这些矛盾也因此更为激烈,市场经济价格机制证伪案例集中爆发,多次出现价格“失灵”现象。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一些商品由于供给不足而需求追涨的现象。酱油涨价、食盐涨价,都带来短期内需求的激增。这种不符合价格上升需求下降基本原理的现象,是在供给不足的前提下人们根据有限理性做出的消费选择。在住房商品化之后,出现了住房价格越涨需求越增加的“吉芬商品”化现象。在此,价格上升则需求下降的市场价格机制完败,不仅价格不再是“看不见的手”,而且正在酝酿着危及整个社会经济安全的重大危机。

大量违背传统价格机制的现象集中出现,不能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错了,而只能说明价格机制在解释现实方面存在匮乏性,且其中必然存在理论上的局限性。中国则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出了应对市场错综复杂变化的经济机制,成功超越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

(三)市场供给管理具有必然性与科学性

新中国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了价格机制的不适用,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必然导致市场失衡,那就必须要有一种手段对市场进行管理,维持其正常秩序。中国对市场管理是成功的,通过适时的改革与调整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生产过剩危机的风险,保证了经济的长期稳定繁荣。我们推行以需求为出发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是市场运行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实现按需生产。具体的改革方向,则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技术推动下经济机制优越性更加显现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我们在市场供给管理中真正实现按需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需求在市场中是第一性的,满足需求的完成程度则取决于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传递效率,也就是需求方的一切信息如何及时、准确、有效地传导至供给方,从而指导供给生产,产品投入市场以供消费,需求方基于消费体验提出新的要求,再次通过信息传递完成市场经济的自循环过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特别是2010年“互联网+”行业作为金融危机后产业革命的一个重大领域迅速崛起,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网络技术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信息网络技术领域的巨大成功,为需求发挥其对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需求决定供给的具体实现过程,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由此,技术推动下这种能够实现“按需生产”的经济机制的优越性更加显现。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供给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