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雷雨》戏剧人物蘩漪形象分析

2022-11-01 03:56和傲洁
今古文创 2022年41期
关键词:周萍周朴园周家

◎和傲洁

(浙江树人大学 浙江 绍兴 550000)

一、初识蘩漪印象之深

隆隆雷声,揭开时代悲剧之伤痛。读完曹禺先生所写的戏剧《雷雨》,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声,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哀故事,也是那个年代所难以言欲的伤痛。

混乱的家庭伦理关系一直交织在周、鲁两家,妹妹四凤与同母异父的哥哥周萍相恋,弟弟周冲又喜欢上四凤,后母蘩漪爱上了继子周萍,鲁大海在不知情况下来反抗自己的亲生父亲周朴园……这许多令人窒息的剧情不仅反映了当时旧中国旧家庭的黑暗、恩怨情仇,也让最后这些矛盾全部集中于雷雨夜全部爆发了。

事因三十年前周朴园与侍女鲁侍萍相爱,后来因现实的残酷,周朴园迎娶了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而鲁侍萍在雨夜里抱着出生三天的二儿子被赶出周家后投河,然而她并没有死,后来还与鲁大海结婚生下了四凤。可尽管周朴园迎娶了蘩漪,生下儿子周冲,但他始终不能忘怀旧恋,家里的摆设都按照侍萍生前来,这也是他让人最为触动的一处。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经历了两次婚姻都不如意的打击,难免怀念起过去与侍萍度过的快乐时光。而他急于了解当年的情况,想为侍萍修墓,同时这种怀念又是虚拟的。因为当他得知侍萍没有死而且就在眼前时,他为了维护家庭地位,保护“好父亲”的嘴脸。他想把她永远打发走的时候,不禁让人对这个男人产生了厌恶,世间怎会有如此虚伪自私,冷血绝情的男人!

但留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却是蘩漪,她被看作是《雷雨》中的点睛之笔,《雷雨》一直被人们视为一部反封建的话剧,而作品中的蘩漪恰恰成为了反封建的代表人物。使《雷雨》这部话剧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奠定了《雷雨》一作在历史上的经典地位。这个为爱飞蛾扑火的女人,她可以冲破伦理道德,可以放弃身份地位和亲情,去追求那份遥不可及的爱情。因为周家是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牢笼,是蘩漪反抗的对象。蘩漪精神上的痛苦来自于周朴园对她的专制,来自四凤对周萍的感情,而更主要的是来自周萍对她的无情抛弃。蘩漪本以为抓住了周萍这个救命稻草,犹如将要枯死的花得到了点滴雨露的滋润,逐渐有了生气,可以寻觅到人生的新意义、生活的新方向,可是她得到的却是孤独的绝望。作为悲剧的导火线,蘩漪在周萍自杀身亡之后,脑海里最后一根弦也断了,陷入了癫狂的状态,记忆永远地停留在了那个雷雨交加的日子,可悲,可叹。

正如曹禺先生所言《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曹禺先生能够写出这样爱恨情仇的故事,用雷雨般的方式,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给人物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无法摆脱命运的桎梏,不禁感慨周鲁两家的悲惨命运。

二、蘩漪精神寄托的两个男人

蘩漪在原作中是最具有光辉的核心人物,而正是她的角色经历所具备的“悲剧性”成就了她的这份光辉,使她的人物塑造有血有肉、鲜活立体。她作为民国时期的女性角色,即使接受过一点先进思想的熏陶,但封建守旧的思想仍然在她的骨髓里荡漾,她无法将自己的心灵彻底的独立,只能将自己的精神力量寄托在男人身上,让男人赋予她生活的意义。

在这样的情景下,与她有着关联的两名男性则成为了她的情感寄托,承载了她对生活所有的期盼和意义,而因个人感情擅自种下这样背德的因,随之而来的,是毁灭性的果。她对着这份爱情有着多浓烈的渴慕,便会遭受到同等的沦陷和绝望,使她深陷泥沼,无法抽身。

周朴园,他是蘩漪进门以来的第一个男人,蘩漪对于这个男人可以说是情窦初开,倾尽所有,虽然周朴园和蘩漪两人属于家族联姻,但那时的蘩漪正值韶华,一往情深,看着这个将要和她共结连理的男人报以无限的寄托。而当时的周朴园个人魅力也十分突出,年少有成,家境优渥,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誉,相貌也比一般人出众些。这样全面发展的周朴园让蘩漪深深向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于是抱着这样强烈的倾慕,蘩漪甘之如饴地嫁给了周朴园。

而婚后生活却与蘩漪婚前的美好向往大相径庭,首先从周朴园本人的品性来说便暴露缺陷,周朴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利己者,他生性冷血,视人命如草芥,为了金钱名利,坏事做尽,恶果累累,所谓的美名在外也是用钱财所堆砌的表面现象。

而在他们彼此的婚后生活里,周朴园也将这样冷漠的态度对蘩漪贯彻到了极致,他从来没有真正的把蘩漪当作一个需要善待的妻子来看待,甚至并没有把她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的眼中,蘩漪不过是他手中的万物,一个任他摆布的傀儡。

而对于这种不公命运,蘩漪是努力做出反抗了的,但这样的结果却是被她的丈夫嫌恶地当作精神病。

在这段畸形的关系里,蘩漪的精神逐渐疯魔化,即便她用尽全力与周朴园一派的封建势力作斗争,但终究势单力薄,难以逃脱思想的熏陶和爱欲的感染。

周朴园为了强迫她吃药,对人的尊严视若无睹,让自己的二儿子去说服她,让大儿子在她面前下跪,在如此浑浊、扭曲、压抑的环境里,蘩漪十八年如一日的挣扎、喘息着。

十八个年头,蘩漪曾经一度幻想的爱情明亮的未来黯然无光,这表面金银满屋,实则充斥着封建礼教的婚姻何尝不是万重枷锁,锁尽了她一生的自由与欢欣。

在蘩漪的心中,她对于周朴园为人处世的态度并不认可,却无法逃脱其中,只能每天在煎熬中度过。然而在这样暗无天日的婚姻生活里,蘩漪经历了命运和心理的双重巨变,她遇到了她的第二份爱情——周萍。一个被她当作救命稻草的假好人。

蘩漪在无法逃脱的婚姻困境中最绝望之时,遇到了周萍,于是她的满腔压抑和委屈,全部告诉了周萍,在这种雪中送炭的情景下,两人的关系逐渐变质,他们从纯粹的母子关系,演变成了不可告人的情人关系。而这段变质的情愫让心如死灰的蘩漪又重拾希望,以为自己的第二个春天即将到来。

她内心突破了所有道德的约束,她抛开一切,想和周萍过上“真正幸福的日子”。然而蘩漪所谓真正的幸福的第一步必定是要离开周朴园的掌控,这是她望眼欲穿却无法实施的愿望,所以她把所有的情绪出口都放在了周萍一人身上,希望这段不伦的关系能救她于水火之中,滋润她干涸的心灵。不需要孩子也不需要丈夫和家,除了周萍的爱,她对她的生活一无所求。

然而,知人知面不知心,她并没有看透这个男人的真面目。周萍无法接受这样不伦背德的关系,于是他爱上了周公馆里年纪轻轻的女仆四凤,这样一来,蘩漪的幸福寄托便也不复存在,离开周公馆的梦想更是化为泡影。

蘩漪就在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感怀中浮浮沉沉,不断经历着大起大落的心态变化,她明明这无异于她看破了生活的绝望,却只能被抛下一个人孤零零地等死。

蘩漪最终还是被周萍抛弃,周萍直接选择从周家离开,从此退出蘩漪的人生,而蘩漪还留在周公馆里苦苦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为了追求这份生命中唯一的光亮和热度,蘩漪终于放下了尊严,祈求周萍不要丢下自己离开。

然而,无论她的态度是多么的低声下气,也无法阻挡周萍拒绝这份爱意的决心。爱而不得,再三失望,蘩漪心中的爱恨交织,浇灭了她所有的理智,她开始厌恶一切,只有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直至最后完全爆发。

蘩漪这个角色的悲剧性来自于她的生活背景,那时候刚好是一个新旧思想不断交替的矛盾的时代,即便她曾受到过一点先进思想的熏陶,但是毕竟还是从小从封建礼教的富裕家庭中教育长大,“在家从夫,出嫁从夫”这样根深蒂固的奴性思想依旧束缚着她没办法脱胎换骨,明明比任何人都渴求着幸福,却从没有想过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周氏父子身上,从而葬送了自己的一生,造就出了这场人生悲剧。

三、蘩漪是新旧思想结合的人物

在《雷雨》中,蘩漪是个性格特点非常复杂丰富的女性人物,在周家上下处处充斥着的封建官僚气息包裹着的环境里,蘩漪就像一只飞蛾一般勇敢扑火,义无反顾,她身上具有着敢爱敢恨、向往自由、不畏强权的顽强品质。这也来源于蘩漪自身所接触过与周家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层面,她曾经上过私塾,受过一点西式教育,从略略开启的窗缝里感受过自由与民主的微风,而那点微风,让不仅她拥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也使她拥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思想更加个性开放,敢于接受事物的新生与变化,而这也可能就此唤醒了她天性中的热情和强悍,使她比其他同样境况中的女子,多了几分勇气和果敢,少了几分忍耐与顾忌。家里人人都怕的冷酷专横的周朴园,她也没有放在眼里。当时“五四运动”的开展也给处于封建礼教下的中国社会终于带了一丝希望的曙光,蘩漪在这片短暂的新思想浪潮之中也更加拥有了勇气去追求妇女的解放与独立,为自己的理想与幸福去奋力争斗,夺回属于自己的人权与自由,这种勇敢无惧,知难而进的精神力量使蘩漪在一片黯淡的微光中大放异彩,闪烁着独属于她的理想的光辉。但纵使她满怀着反抗的执念与力量,在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大势所趋下,始终还是势单力薄,新时代的潮流过于迅疾猛烈,使她根本来不及从容地接受这些新思想,除去存留于灵魂深处的旧时代的种种烙印,就像作者所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她渴望自由的爱情,却还是无法摆脱家庭的牢笼,只能对周朴园的凌辱妥协,蘩漪即使是周朴园明媒正娶的妻子,却并没有得到一位妻子该有的厚待和尊重,不过是貌合神离的一对夫妻罢了,周朴园当着两个儿子的面侮辱她,逼她喝药的例子便足以佐证,所以就像原文所述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带有一些心理的扭曲的,她在家庭庸俗沉闷的重压下,常常会感到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自我桎梏却又无法摆脱的软肋,日复一日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她的内心逐渐走火入魔,执念逐渐幻化为了执妄,她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于是她开始点燃了野性的火种,释放出了自己原始的冲动,戏剧化的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周萍,而这份相爱除了为了弥补她平时缺乏爱意的苦闷之外,也是一种损人不利己地对自己丈夫平日所作所为的一种报复,选择这样一种极端而又自轻自贱的做法追根溯源也是因为在蘩漪的内心深处依旧残存着无法抹灭的封建思想的意识,她的反抗并不彻底和完全,因为平时没有得到的爱和尊重所带来的悲观与自卑已经在她的骨髓里荡漾,使她不愿也不敢走出这个封建家庭的桎梏,她依旧还是有着一贯旧式形态的女人的印记,比如她依旧还是很看重名位,认为周冲与四凤的爱情是不门当户对的,纵然对自己的爱情形态充满了反感与唾弃,却依旧还在以封建婚姻的标准去残害其他人的感情,蘩漪一直在争做漆黑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却终究还是没有敌过层层密布的晦暗乌云,被埋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与人海里。蘩漪这一悲剧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封建与反封建的主题传达,对封建礼教下黑暗人性的抨击与批判,随着蘩漪悲剧的心路历程的走完,也更加升华和深刻了作品反帝反封建的主题意义。

四、蘩漪具有鲜明的“雷雨”特征

蘩漪这一女性角色的性格特点在《雷雨》之中是爱恨分明,复杂多变的,非常彻底的对应了雷雨的特征,强烈而又极端,拥有着极强的摧毁性和打击感,因为蘩漪在周家日复一日长期以来积累的被侮辱、践踏、漠视、轻蔑的负面情绪不断地催化和刺激着她内心的反抗斗争精神的爆发,也不断激发着她心中澎湃爱意的滋长,从而便增加了她情感充斥的不稳定性,时而温顺,时而疯狂,充满着未知而又强烈的一种情感力量,正是源自于她极端压抑又极端报复的相结合,一种被黑暗的环境压迫到绝路的无助与挣扎,是当时封建社会许多无能为力弱势受害者水深火热现象的象征代表,被极力剥夺和压迫的一切使得人性的欲望在锁链中无限膨胀,蘩漪外在纤弱的气质与内在强大的欲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雷的猛烈狂乱,也有雨的纤柔脆弱,长久以来的逆来顺受和不被尊重注定导致了蘩漪这一角色如雷雨般的蛰伏爆发,她执念用自己仇恨的雷雨来荡涤这肮脏阴沉的封建气息,却又在巨大的悲运面前只能无限哀恸着无法救赎的自己,她的爱情宛若她的性情一样,同样也是如雷雨一般突来乍到的,由最原始的野性,欲望的冲动,皆裹挟着一种闪电雷鸣般的突发性和猛烈性,所带来的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性错误,她身上的“雷雨”品质也正对应着她对资本主义的不畏强权,顽强斗争的坚毅与果敢,对光明与幸福锲而不舍地不竭追求,象征着一份对未知的勇敢挑战、和尝试的不屈精神,体现着一种生命被自身的欲望牢牢掌握的人性力量的无穷可能,面对周朴园的训斥,繁漪敢当面顶撞说:“不,我不愿意。”可以说,繁漪是周朴园家长专制的掘墓人。她厌倦了冷寂阴沉的家庭,在形如枯井的心底却跳跃着一丝如火的热情,她爱上了周家的长子周萍,可是在她看来并不是可耻的,反而是正义的,是自己追求爱情、自由的最好宣言,是自己葆有生命活力的最好办法,是她在被家庭环境逼到绝境时走投无路的自毁式的自救。繁漪的追求固然是具有局限性的,可以说是狭隘的,但她敢于冲破周家这个“牢笼”,敢于和周朴园“对着干”,甚至甘愿放弃奢华的生活,去富贵险中求,在当时的社会,这意味着一种挑战、一种叛逆。虽然没有成功,但确实难能可贵。

作者曹禺借蘩漪这个角色的心路和人生历程,希望一切都能如同这场雷电交加的骤雨般摧毁当时那个人性湮灭的社会,暗示着那个被封建专制牢牢桎梏的社会正如雷雨般吞噬和摧毁着每个人人性的光辉,也把每个抱诚守真的人变得不得不如这场雷雨般敌我不分,疯狂极端,变成自相残杀,面目全非的吃人怪物,作者借由蘩漪这个丰厚的人物形象去淋漓尽致地展现和抨击了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下人性被压迫和扭曲的现实,闪烁出了曹禺的卓越的艺术才华,令蘩漪这一人物形象更加浑圆饱满,贯穿全文,应征主题,在读者心中留下了复杂鲜明的烙印。

猜你喜欢
周萍周朴园周家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杵坨
周家生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周家生
《雷雨》(节选)
葡萄牙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亲情与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