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类文化节目的创新之思
——以《邻家诗话》为例

2022-11-01 03:56李嫣然
今古文创 2022年41期
关键词:诗话邻家受众

◎李嫣然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一、绪论

短视频大行其道、直播带货风靡全网、微短剧火速出圈,无一不在昭示注意力经济时代已至,各类碎片信息此起彼伏却又转瞬即逝,零星细碎的知识难以构筑起完整的文化语境,且信息传递多停留于表层刺激,深层的文化耕耘乏善可陈,精神的荒漠渴求文化的绿洲。与此同时,市场状况也不容乐观,非常态的市场环境激起不少急功近利的制作方夺“流量”之心,争先席卷市场高地,肆意抄袭、恶意炒作等不正之风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行业生态一度陷入混沌,而由此引发的“粉丝倒奶事件”“未成年粉丝打投”等一系列饭圈乱象同样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既污化了舆论环境,也违背了公序良俗,文艺界亟须新鲜养分的灌溉。

党的十八大掀起一波文化建设浪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课题,高度关注文艺工作,文化事业蒸蒸日上。2014年总书记于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强调了文艺作用,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再次指出“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随后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提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时代要求,2021年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会开幕式上以“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展现新阶段的规划与决心。

一批文化节目势如破竹,呼应时代之音,实现完美逆袭,开创改革先河,共迎崭新春天。《邻家诗话》以翘楚之资脱颖而出,独特的叙事语调与写实的表达呈现自成一派,成为轰动市场的一抹亮色。

二、诗词类文化节目《邻家诗话》的创新之处

《邻家诗话》是由腾讯视频联合多方共同打造的诗词类文化节目,于2019年首播,该节目赋予传统文化全新内涵,借助经典艺术展现多元形式。

(一)内容:实践调动参与者多重感官体验促使基模升级

“感觉是人通过各感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做出的反应,知觉是感觉基础上对事物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的综合。”节目二、三季带领嘉宾一同开启历史闸门,循诗词所向游历四方,或于延安品尝“长征第一面”,纵览毛主席笔下的北国风光;或于燕园畅谈孟浩然,共赏寄情田园的心旷神怡;或于深山制作乞巧果,夜观牵牛织女星,共享绝美爱情传说。以深入实地、亲身实践之法挖掘包含听觉、视觉、味觉在内的全方位感官体验,为参与者脑海中破译诗词提供丰富的感官素材,从而带动知觉的孕育升华,于自我互动中渲染诗意雅韵。相较于口头的泛泛而谈,内容实践的参与能进一步优化诗词“基模”。无论是回顾豫剧《花木兰》,还是重温黄梅戏《天仙配》,都为加深原有诗词基模埋下伏笔。演绎经典之余,磨铜镜、作沙画、制竹编等难得一见的新奇体验也补足了知识空缺,促进“新的认知基模”形成,基模的趋渐完善也激活了思想之源,使其迸发出新的灵感。

(二)表达:传播模式层层递进打破单方控制僵局

老牌文化节目常以传者为首控制信息流动,意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效用,单方议程设置似一场“独角戏”,一方强势发声促使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累积的重复观点充斥意见环境,多元表达受阻。《邻家诗话》借大众传播手段展现层层递进的传播模式,从实践升华感知、完善基模的人内传播,到观点交互、各抒胸臆的人际传播,再到借赏诗之由共聚、各司其职的群体传播,“一对多”传播逐步向“一对一”乃至“多对多”过渡,各角色借助群体场所满足精神需求,于观点交互中展现集体智慧。此外,因诗而群的各成员自觉遵循并维护内部“规范”,既包括表象的规则约束,又隐含着自身的责任担当,共同为文化的创新扩散尽微薄之力。身处纷繁的意见场中,受众的信息接触不再受限,高自由的选择空间打破了以往的控制僵局。

(三)呈现:“后台”行为与场景的前置引发受众关注

首先,《邻家诗话》选址巧妙——第一季的庭院,第二季的书房、山野、别院,第三季的园林、扁舟、湖畔、禅院,均有意营造不受外界干扰的私密“后台区域”,还原真实私聊场景。再者,互动的随机性与问答的即时性意欲增强“表演”难度,嘉宾突发奇想的率性发言或解读诗文的个人偏好,无论是出于“印象管理”疏漏还是人设的再塑造,诸如此类的临场发挥未尝不是一种“后台行为”的再现。此外,诗歌引发的自由话题讨论也将原本属于“后台区域”的私人故事曝光于公共视野,譬如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勾起了嘉宾学生时期罚抄试卷的记忆,《谢亭送别》触发牛魔毕业时的离愁别绪,嘉宾将个人经历溶于内容解读,利用媒介“将原来私下的场景融合进原来公共的场景”,为私人领域的公开及后台行为的前置创造条件,受众通过观察嘉宾包括语言、表情及动作在内的“后台”空间,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四)传播链: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造文创衍生品

《邻家诗话》打造线上线下的联动宣发。线上尤其关注微博平台运营,新浪微博接连创立“邻家诗话开播”“我为邻家选诗歌”等话题进行互动抽奖,增加粉丝活跃度,为节目宣传造势。同时,官方微博积极与KOL联动,借助微博大V转发获取点击和曝光,体现互联网即时、互动的特点。经过各方宣传,微博话题阅读量和腾讯视频平台的单集点击量均破千万。除了在线运营,节目还屡次开展线下活动,不仅开设探班会邀请粉丝亲临现场,还举办首场音乐会,于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与观众共享音乐文化盛宴,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宣发。此外,《邻家诗话》还出版了第一季同名图书,打造IP系列文创衍生产品,目前在各大商城均有出售,为文化类节目树立了一个新的指向标。

三、“创新”之下的思考与展望

《邻家诗话》前三季已然顺利收官,评价总体向好,赞誉之声此起彼伏。二、三季在延续热度之时也伴随些许争议,以《邻家诗话》为代表的新型文化节目在系列节目打造阶段伴随的潜在问题同样值得深思。

(一)角色设计之思:功能分配与内容表达的契合程度

角色之于节目如同部分之于整体,相辅相成,共同成就。《邻家诗话》以“聊”为序,于对话中为诗词铺路,嘉宾作为互动的关键一环,自然化作衡量节目深度的标尺。诚然,节目精心编排角色及功能分配,选择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学大咖、知名明星等行业领军人物,作为意见领袖发挥“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之用,民族舞出身的新星与擅长民乐京剧的小生也将看家本领融于诗词古风。但是,角色设定并非毫无瑕疵,角色功能与内容表达出现偏差反而会弱化人文气息。首先,“回到那时”“字斟句酌”意在强化故事背景、作者生平及文字意蕴,文学素养及知识储备的差异致使年轻偶像面对文化名家时略显拘谨,提问、附和居多,鲜少抒发独到见解。“一方意见表明和另一方‘沉默’的扩散”易陷入“意见气候”偏移的困局,消解“话诗”特色,当明星嘉宾聊到《墨竹图题诗》时却无法道出作者“板桥”别号的由来,深层的意义互动难以终场,只能简化成缺乏思维碰撞的“你问我答”,身为意见领袖的明星角色难以物尽其用,传播文化功能减弱。其次,角色话语分配不均亦能导致意见环境的构筑产生裂缝,节目中一一露面的画师、舞者等角色过分专注表演而忽略了陈述,缺乏作者意蕴填充的艺术作品丢失了内在灵魂。再者,“诗歌乐舞”杂糅了明星表演,兼具流行、娱乐及艺术特征,同文化内容适配性仍待商榷,艺术点缀的确具有高度观赏价值,但沉溺视觉享受往往会模糊焦点,因此也需分清主次,适度适量地进行艺术渲染。

今后文化节目更应聚焦内容定位甄选角色,寻求流量与质量、艺术与文化的平衡。角色不仅要注重表演呈现效果,更需秉持服务文化内容的大局意识,适时输出优质内容,担任好传播的“中间人”,发挥出意见领袖的关键作用,实现锦上添花之效。

(二)内容设定之思:形式外壳与沉浸氛围的衔接平衡

形式外壳与沉浸体验如同天平两端,精准把控方能协调双方平衡,《邻家诗话》鲜明的风格特色决定其与众不同的“隐性”表达,意图借助媒介创造的“信息场景”为观众编织一场诗词古风梦,方锦龙吹奏口琴引出《送别》表演,王劲松以“交学费”为由邀嘉宾演唱《锦瑟》,看似漫不经心的即兴发挥浓缩着语言与艺术的绝妙搭配,透露着一种精心设计的“自然”。第三季扩大了演出空间,场景分离使画面融合衔接的难度上升,复杂场景的呈现更需要坚固的架构支撑及多方协调配合,稍有不慎便使媒介成功消除的“现场交往与有中介交往的差异性”再现,惊扰观众的“美梦”。语言搭建了内容联络的桥梁,若言语配合疏漏则会破坏沉浸之美,明星的间或失语降低了角色存在感,缺少回应的“主人”发言形单影只,消弭了你中有我的协调,《过故人庄》一期“主人”牛魔为新嘉宾梳理内容环节,循规蹈矩地介绍反而失了闲散兴致,恐有形式僵化之嫌。其次,临场彩排本意烘托即兴氛围,与之衔接的嘉宾表演却过分板正,着重表演效果的呈现而非角色间的意念合一,“随意”氛围与“刻意”表演的对立互斥给观众以“头重脚轻”的虚无之感,平添一抹“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的违和。并且,第三季歌舞表演因画面、角色的割离而削弱了浑然一体的文化意境,表演过程中“观众”的消失打破了众人齐声高歌、共享乐舞的和谐画面,是一种整体氛围的分裂。最后,细节漏洞同样令观众萌生跳脱感,譬如明星服装搭配凸显浓郁的现代风,古典美韵味欠缺,表情、动作略显平淡,专业功底及巧思设计不足,使受众在观看节目与文化熏陶的身份中来回切换,难以融入文字与心灵的沟通。

文化节目打造“共享的信息环境”助力形式隐形,以纯熟技巧实现形式与内容的镶嵌缝合,只有当内容衔接贴合、过渡丝滑顺畅才能令观众“适应新的场景”,还原观看美感。就成分组成而言,“主人”掌控话事权,其语言功底及大局意识是“根”,角色的互动配合是“茎”,多种综合性电视手段则是“叶”,依靠多方协调才能共筑不受形式干扰的完美空间,令观众跨越媒介束缚,拉近心理距离,穿梭于古风诗韵。

(三)受众参与之思:浅层共享与深层融合的现实差距

“人们接触传媒是为了满足特定需求。”受众观看文化节目则是源于价值追寻,需求的满足程度由文化体验决定。总而言之,《邻家诗话》的受众代入观感远比实际体验强烈,参与体系仍待完善。首先,除开寥寥数条诗歌征集帖,线上互动形式多为转发抽奖,主题仅涉及知识竞猜、经历分享等,如微博的“送别主题诗句”“故乡夏天回忆”活动以赠送明星签名照为由吸引粉丝参与,互动性质娱乐化,信息流通碎片化,鲜少针对内容施以深层反馈。同样地,线下音乐会、粉丝探班会多关照艺术领域的视听享受,难以根植文化深入剖析。其次,受困于地理限制,多数受众仅停留于媒介技术层面的“在场”,文化深层互动受限,除了第一季第7期的彩蛋完整呈现素人参与内容讨论的场景外,多数受众仍处于形式参与大于内容融合的尴尬境地,受众与内容的交融有明显隔阂。

因此,文化节目应扩充受众的线上互动空间与线下内容体验。拿《邻家诗话》来说,开播后设立“邻家专栏”精选优质用户评论,供不同观点探讨分享,或新增“诗词信笺”环节,以诗词主题征集观众问题,由文学专家现场答疑,在问答互动中实现传播闭环。此外,通过平台征集粉丝参与节目录制,或以“邻里知音”的佳客身份与之同聚共饮,或化身虚心求教的“文化学徒”前来取经,以期真正参与、融入文化内容,使受众与节目合二为一,实现从“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进阶。

(四)平台宣传之思:各方涉猎向精准细分的宣传进阶

罗杰斯将大众传播视为“最有效的创新信息传播渠道”,全民网络时代利用“交互式沟通”实现内容的创新扩散。纵观《邻家诗话》的各平台宣传表现,参差不一,良莠不齐,其中尤以微博为首助推节目“出圈”,通过转发抽奖增进互动、利用大V引流,都是微博典型运营模式。反观微信平台,则以公众号推送每期内容合辑为主,形式单调且乏味。短视频平台同样反响平平,抖音号共发布61条作品,获赞破千的不过6条,破万的仅2条,以冷门知识、艺术赏析热度较高,如“花木兰不姓花姓什么?”视频点赞量突破3万大关,而单纯的内容讲解和技艺展示则相对冷门,点赞量在几十到几百不等。

宣传有道,盲目宣传远非良策,各平台理应深入细分,紧扣特点,精准宣传。既然短视频平台以强烈视听刺激抓耳、即时热点话题吸睛,宣传理应从时下热门流行语入手重述传统文化故事,实现“以新带旧”。譬如,第三季《过故人庄》聊到孟浩然初见玄宗时过度紧张而藏于床底,后因发言不妥被放还,牛魔戏称“职场反面教材”,网友直呼“社恐本人”,此处便可结合“以新带旧”特点为宣传制造契机。此外,以细节为饵,深掘诗词背后的神秘史料,借名人轶事、民间杂谈或奇趣秘闻,旁敲侧击地满足平台用户的猎奇心理,如第5期《相思》流传“愿君”和“劝君”两版本之因,第10期《天净沙·秋思》的原作者之谜,均为可萃取的绝佳素材。同时辅以情绪传播直击人心,无论是《相思》的情爱,抑或是《谢亭送别》的友谊,借助标题、音画的多元结合吸引用户,满足感官享受的同时也丰厚了知识,为宣传添砖加瓦。

四、结语

市场变幻莫测,竞争愈演愈烈,更新换代日趋迅速。若节目仍持保守观望之态,一味地故步自封,千篇一律的模式迟早被时代淘汰,创新是形势所迫,更是大势所趋。创新之本在于传承,内容仍是核心要义,以《邻家诗话》为代表的文化节目坚守根基,寻求突破之精神难能可贵,实属典范。

各色节目涌入市场,博采众长,突破固有束缚,创新表达之法,前景可观。但是,一时兴起绝非一劳永逸,形式革新与文化意境的平衡把控仍是一道值得反复斟酌的课题,只有在一步步实践、反思中总结经验,稳扎稳打地前进,文化节目才能经久不衰,永驻于综艺舞台。

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12期。

②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期。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④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杨雅、喻国明:《试论技术现象学视域下媒介技术的“在场效应”》,《当代传播》2018年第1期。

⑦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猜你喜欢
诗话邻家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现代诗话研究中诗话的分类问题
倪进明
诗话札记
捉迷藏用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清明
邻家有“女”初长成
古代小说与早期诗话关系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