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视角下对古诗《无题》译本的对比分析

2022-11-01 03:56张丽婷陈亚杰
今古文创 2022年41期
关键词:原诗译本无题

◎张丽婷 陈亚杰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80)

一、引言

做过翻译的人都知道,翻译绝非易事。而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因其独特的意境、风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想要用另一种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更是难上加难。唐诗作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诗歌英译的过程中,再现其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英译展开研究,但主要集中在语言层面,强调语言的本身结构特征,从文化层面展开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研究视角,选取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以许渊冲、卓振英以及曹顺发译本为例,对诗歌英译过程中的文化传播进行研究,为诗歌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

二、文化翻译观

传统翻译研究更多围绕语言本身进行展开,忽略了影响语言外部的因素。文化翻译观就是从文化角度进行研究,早期以佐哈尔为代表的以色列学者可以称得上是温和的文化学派。20世纪80年代起,文化翻译观作为新的视角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建议译界学者在翻译中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地还原文化情感。这一观点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翻译理念,为翻译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翻译界引起了较大的关注。文化翻译观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翻译应该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是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第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不应当局限于对原文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不同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但说到底,这些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其次,巴斯奈特对诗歌的翻译也做过专门的研究。她肯定了诗歌的可译性,否认诗歌翻译的绝对性和封闭性。她认为诗歌是开放的,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所以作为译者要灵活地对译文进行处理,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译本对比分析

《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全诗以“别”字为通篇字眼,深沉而不晦涩,华丽而又自然,凄苦却不失优美,倾诉了极度想念却又相见难得的思念之情。本文围绕诗歌选择许渊冲、卓振英以及曹顺发译本(以下分别简称为许译本、卓译本、曹译本)展开对比分析。

(一)选词造句

诗歌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去表达诗人的丰富情感,有时一个恰当的词语就可以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诗歌用词就需十分讲究。在符合西方人的用词习惯同时,也要保持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文化翻译观要求处于两种语境之间的译者既要力求保留意象在源语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又要考虑译入语社会的文化语境及读者大众的接受能力。因此西方读者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每句诗的内涵,区分中西文化的不同性与关联性,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

例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许译: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And candles but when burned up have no tears to shed.

卓译: The silkworm ceases not to spin her thread before she's dead;

Unless burnt to ashes endless tears a candle'll shed.

曹译: Till last day a silkworm spins, love at heart,

A red candle burns up with no tear to shed.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原句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在对“蜡炬”一词的表达时,许译本和卓译本将其处理为“candle”,只有曹译本将其译为“red candle”,相比三者的译法,曹译更为忠实地道,可见译者的用心良苦。在中西文化中,蜡烛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西方人多用白色蜡烛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代表着神圣。而红色蜡烛则彰显了中国特色,和西方的白色蜡烛区分开来,所以将蜡烛译为“red candle”保留了本文化的特色。无论是用春蚕还是蜡烛,都代表着两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而卓译本在这一点上用“unless”一词更能将坚定的语气凸显出来,且易引起读者共情。

例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许译 :At dawn I’m grieved to think your mirrored hair turns grey;

At night you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

卓译:At dawn the mirror may betray your dread of aging hair;

Reciting poems at night I feel the moon's chill in the air.

曹译:A dawn mirror sees your sad hair too grey,

You’ll feel a cold moon as I croon at night.

原句描写了女子早晨梳妆照镜,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不在。男子晚上长吟未寐,感到冷月寒气逼人。在本句中,一些词语含义的细微差别也会造成读者的理解偏差。中国古代诗人常喜好对月吟诗,以此抒发内心的情感,而此处的吟诵是指诗人内心孤独凄凉而独自一人长吟。卓译本将“吟诵”译为“recite”,这一词用到此句中过于生硬,没有充足的感情色彩,而诗歌语言本身带有细腻美,所以诗歌的翻译选词也应尽量充满感情色彩,而“croon”一词释义为“ sing soft in a sentimental manner”, 带有感情色彩,体现了吟诗的动态美,十分具有画面感,增强了读者的情感体验,在这一点上许译和曹译处理得更合适。在形容夜晚的月亮寒气逼人时,相比之下,卓译本的“chill”更胜一筹。“cold”只是泛指寒冷,而“chill”更侧重于天气或者地方冷得让人不舒服,更强调人的感觉。是作者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但美中不足的是卓译忽略了原句中“应”的含义。原意是在设想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因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加暗淡。由此可以看出选词的重要性,只有选词恰当贴切,才能让读者理解无误,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文化因素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民族、历史的不同,所以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会出现差异和隔阂,文化因素带来的障碍是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因为翻译活动中文化因素的处理要比处理语言本身更难,意义更加重大。在此情况下,译者需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补偿。一方面,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注释、使用音译等方法将源语的文化信息或文化意象进行解释,促进文化信息的顺利传达;另一方面,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表达,译者可以将隐含的文化信息表达出来,起到传神达意的效果。

例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许译: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卓译:'Tis hard for us to meet, but separation's harder still.

When breezes languish,fall and wither all the flowers will.

曹译: How hard we both meet, and harder to part,

So weak is east wind,and flowers are dead.

诗的开头两句描述相爱的两个人分别时的痛苦,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由于中英两国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对东风的理解各不相同。首先,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东风是温暖的,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代表着美好的事物。而作者将“东风”用到此情此景处,其实是带有埋怨之意,此处也是作者创作的特别之处。但如果是在英国,地理位置的差异会导致他们认为东风是代表寒冷的意思,如果采用直译,相应的对于目标读者来说理解也就大相径庭了,恐怕读者体会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埋怨之情。在三种译本中,许译本和曹译本直接将“东风”进行直译,很显然,忽略了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虽然相比较之下,卓译本更为妥帖,但也将“东风”的含义有所淡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因素,作为译者应该尽量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促进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

例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许译:To the three fairy mountains it's not a long way.

Would the blue bird oft fly to see you on the height!

卓译: As Mount Penglai is not very long a distance away,

The Blackbird may be kind enough to you frequent,I pray!

曹译:Right from here Penglai Isle isn't faraway,

May Blue Birds fly over within your sight!

“蓬山”一词是指蓬莱山,指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后指仙境。在西方并不存在,属于文化缺失的现象。针对“蓬山”一词的翻译,三位译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许译本采用了西方文学中的“three fairy mountains”的含义,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更利于理解,但巴斯奈特认为译文应该保留原文本材料的原汁原味,在这一点上,许译本的译法失去了原文的韵味,并没有保留本文化的特征。卓译和曹译只采取了单纯的音译来译“蓬山”,虽然保留了原文韵味,但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有些突兀,尤其是曹译,译为“蓬莱岛”,意思有所偏离,会引起读者对“蓬山”一词概念的混淆。最适当的处理方式应当是在音译后补加注释,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做到忠实原文,有效传递信息。

(三)再现风格

除字词句以外,翻译诗歌还要考虑到文化、音韵,风格的深层次对等。好的诗词是内容与形式、神韵与韵律的完美结合,所以好的译文也应形神兼备,不可忽略其一。并且诗歌翻译的标准之一是形神兼备。《无题》是由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在音韵上二、四、六、八句押尾韵,一二句也押韵,朗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感较强。比较三个译本,从音韵的处理上许译和曹译采用了ababcdcd的形式,且许译本第三句还使用了头韵,一连串的头韵中/s/的发音模仿春蚕吐丝的画面。这种巧妙的译法将原诗的画面感体现得淋漓尽致,丰富了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可谓点睛之笔。而卓译采用了aabbccdd的形式,从节奏上比较,许译本和曹译本更加有音美的感觉,译诗音律和谐,音节错落有致,传达出了原诗的韵律美。

在形式上,卓译在第一句用到了诗歌用语'Tis,许译本在最后一句也用到了诗歌用语“oft”,较符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原诗第三四、五六句为对偶句,对仗非常工整。对偶句一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等。从这方面来看,三个译本都难以将这种“形”传达到位。这一点也是诗歌翻译最难达到的,所以译者想要达到作品形神兼备,必须在翻译上下功夫,才能将唐诗完整地呈现在目标读者面前,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四、总结

本文基于文化翻译观从选词、文化因素以及再现风格三方面就李商隐《无题》英译本进行考量。一方面,三译本在用词层面各有千秋,从不同程度上传达了原作的文化内涵,并且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许译本和曹译本诗句押韵,读起来铿锵有力,具有节奏感。其中曹译本最为简洁凝练,符合原诗的风格。易于读者理解。卓译本形式上与原诗差距较大,可能会给西方读者留下中国诗词冗长不甚工整的印象,体现不了诗歌语言的精简,同时也会模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三位译者在处理文化缺失现象时选择淡化处理,未能体现出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在此部分译者可以通过音译加注的手段进行翻译补偿,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韵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译者,不仅要翻译作品,还要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递给西方读者,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

猜你喜欢
原诗译本无题
峨眉山月歌
改诗为文三步走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无题
无题
后来未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