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醒狮文化传承研究

2022-11-05 02:10林家缗
武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商演狮头舞狮

林家缗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1 引言

中国民俗传统中,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于是人们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故此每逢喜庆佳节,都以敲锣打鼓,舞狮助庆与辟邪。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不同地域有各自文化差异,它们有着各自的特色。在广东省水东镇东阳北街小巷进去第一间屋子,就有一家当地颇为有名世代相传的武馆世家,大门进去左侧墙挂着三块牌匾,左边第一块写着“尚武堂”三字;中间写着“妙手回春,再世华佗”,是患者赠送的牌匾,上面日期写着1997年立春;第三块是当地政府颁发的“春节表演杰出贡献奖”,日期是2003年。在大堂正中间墙挂着“华光师祖”的雕像,供奉着“华光师祖”。右侧墙一排挂满各色狮子。每具狮子神情熠熠,端庄传神,色彩鲜艳,有种威严感。

林师傅族谱源自福建一带,在曾祖父那辈因躲战争而南下,迁移到这边生活。世代以舞狮、武馆、编狮、正驳骨和看风水为生。他们世代传承下来的祖训,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准则。林氏每一代人名字中都含有一个美德寄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仁义礼智信”,而到林师傅上下四代,则以“五谷丰登”为字辈,到林师傅这辈则是取“登”为字辈。而林师傅儿子这辈的名字中,按辈分,以“仁”字辈为主,而孙子辈以“义”字为主,以此相传。

他们世代都是以开武馆,教武术,编狮售卖等为生,每逢佳节或新张庆典则舞狮表演。在日常生活中,会接待驳骨矫正生意。偶尔接待新屋迁喜、迎神纳福、占卜算卦等。闲时还会编狮,创造出完整一套狮子装备。但近数十年,景气大不如前。以前习武人士老的老,中青年到大城市打拼,青少年与孩童兴趣不高,多是三分热度,且吃不了苦,加之家人反对,更不愿浪费钱让孩子吃苦,所以学武人士减少,武馆也算关闭,只是在自家一楼当武馆,就算关闭也不会关门而已。以前当地政府每逢佳节会带头大搞节目,四处拉赞助和申请经费,所以每到节日,公园和街道张灯结彩,舞狮舞龙游行,歌舞喧哗,夜里烟花吹璨,节庆味浓厚,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政策原因,即便新张庆典、迎春赛会,都不敢铺张喧哗,低调到只在公园隐约看到几个应节摆设物和几盆盆栽。现在,就算过年也看不到任何应节的陈设摆物,期间不过短短十来年,便发生如此大变化。

他表示,很多手艺传到自己,面临将要失传,充满了无奈和遗憾。他表示,两儿子除了会舞狮和武术,其它的传统技术都不会。最让他遗憾的是,两儿子都没继承他的驳骨矫正和看地理占卜,还有编狮等技术。笔者问林师傅,为何不教他们,又或传授给弟子?他无奈解释,各行业有自己规矩,他太祖曾把这些技术教给自己得意弟子,结果弟子学会后,携带其他师兄弟自立门户,后来还形成行业竞争关系。此后,便立规矩不再传授外人。他表示两儿子都没这方面慧根和天赋,大儿子较懒,喜投机取巧;小儿子虽勤快,但天资愚笨,因此便打消了传承的念头。他说以前自己习武和学技术,只要学不好就挨打,但现在的孩子较娇气,父母宠着,舍不得打骂。吃过苦也不愿意让孩子走自己旧路。现在时代在变化,很多传统技术都被时代淘汰。且现在这行业挣不了钱,只是世代在当地累积了名声,所以当地人认准老字号,偶尔新张庆典、迎春赛会有邀约表演,图个吉利。其它时候只能帮人驳骨矫正和编狮卖钱,对于传统技术的流失也是无奈。

2 舞狮的起源

对于舞狮起源众说纷纭,有神话传说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常在村庄出没,咬伤村民,村民为自救而学武功,打死了狮子,之后村民们纷纷开始模仿狮子形态而形成舞狮;亦有传说狮子在人间扰乱,百姓多丧命于狮子,如来佛怜悯人们,把狮子引走,因此在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一幕;还有传说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经常在民间扰乱,有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鞭炮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舞狮真正起源较可靠说法是:中国没狮子这物种,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据说,它最早从西域传入到汉朝,狮子本是文殊菩萨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人们模仿狮子的外貌、动作作息,至三国时期发展成舞狮活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兴起而盛行;到了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活动,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因此,舞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

狮子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把它当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形象驱魔辟邪,造成狮形以镇压或以示威武。

今天的舞狮主要分南狮、北狮两种,最初南狮流行于华南、南洋及海外,而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南方狮子显得矫健凶猛,比较注重于武术的结合,舞起狮来除模仿狮子形态与动作,也添加不少难度极高的技巧和动作,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北方狮子虽在外形上与狮子十分神似,但是在动作上则显得憨态可掬。望、跳、扑、咬、甩尾巴、抖毛和翻滚,样样动作极富趣味。数十年来,亦有将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用了南狮的狮子形状、北狮的步法,称谓“南狮北舞”。

3 编狮手工艺的工具材料及工艺流程

3.1 工具材料

一套完整编狮手工艺所需工具材料有:竹藤条、宣纸、牛皮纸、浆糊、树浆糊、小刀、棉花、剪刀、焊胶枪、胶条、细铁丝、白布、各色人造仿毛、各色透明薄彩布、多色颜料罐、毛笔、卷尺、直尺、小白鞋、胶手套、红色小毛球、白胶布、毛刷子、各色的纯色贴纸、细绳、小珠鳞片、鳞片、长白毛等。

林师傅说,以前材料较真实牢固,且价格较便宜,受传统教育节俭持家,以前都是自己去竹林砍竹回来,然后晒干砍成不同条状,再然后削细,让它变得光滑顺畅,再接着放到阳光下暴晒,第一步才算完成。后来觉得麻烦,且年纪大了,便去市面上买现成的,但价格略贵,质量较差,主要问题是机械切割,周边没削顺滑,容易有小刺,如不小心处理,易刺手,且质量差,易折断。材料好坏与技术高低都决定编狮质量是否过关。

3.2 造型

外型矫健硕大,神情严肃凶猛,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畏惧感。这是林师傅编狮的统一造型,他爷爷编狮手艺才称得上当地一绝。以前很多广州、潮州、佛山、甚至吴川的人都慕名而来预定和购买。狮身会根据编制的狮头颜色而定,要的就是统一连贯性。而狮裤和狮鞋亦是一样。

3.3 色彩

在编狮取色方面,没有色彩禁忌,但在用狮方便,则传统会用红黄两色为主,但出师时,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用黑色,除特殊情况。如某地方过于无法用科学来解释,需要一种很严肃的气场镇压;或有地方开盘动土时,需烧香祭拜,再用黑狮开场,才会动土顺利。这些都是行规默认情况下会用黑狮,其它情况则是不允许的。

3.4 工艺流程

3.4.1 狮头部分

首先,把晒好的竹藤一条与另一条错位衔接,用白胶布捆绑固定位置,凹好每一个位置造型,粘浆糊在每一个白胶布固定位置上,用宣纸粘贴,进一步加固,再用细铁丝在周边打结牢固,使整个狮头造型完成为止。放至阳光下晒两天,利于牢固。这过程很重要也很关键,更考验一个师傅技术是否扎实,如果在晒的过程中遇到水,或暴晒后裂开,那么前期所有工作都白费了。

其次,把晒完的狮头贴宣纸,先把宣纸裁剪成不同大小尺寸,这时会结合胶枪、胶条、浆糊和树浆糊一起使用,使镂空的编狮头变成实体,这步骤需要反复贴七层,贴完后拿到室外再晒一天,再接着贴牛皮纸,使制造出来的狮子更加结实和耐用。牛皮纸则需要反复贴五层,再晒两天。这样编织出来的狮头,看起来硕大,实则轻,舞起来方便省力,不像狮面那么笨重。市面狮头用的材料都是报纸、硬纸皮,所以舞动时会显得笨重吃力,且不耐用,如舞狮时,稍微力度过大,便会散烂,更关键是市面狮子不敢暴晒和淋雨。自己制造的则不怕淋雨和暴晒。在这行业,自然气象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但时辰很重要。尤其是新张庆典或仪式墓基,客户规定吉时,遇到不可阻挡的自然现象,也要按时出师。有同行为省成本,买几百块便宜狮子,遇太阳暴晒再加上舞狮者力度过大,就会爆裂散架;如遇雨季,因材料问题,易淋湿发霉。所以他们很害怕这种情况出师,因为接一场商演活动经费都抵不过报销一头狮子。但自己制造的狮子较耐用,不怕暴晒和雨淋,且每次商演完,都要拿吹风机对整个狮子进行吹干,再晒,每隔两年要对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修补。

再次,用毛刷涂一层凝脂油,让它变光滑,晒干,再复涂,复晒。此步骤重复三遍。裁剪人造彩色仿毛,用焊胶枪贴在狮头不同部位,使其牢固,晒干。再接着用各色纯色贴纸裁剪出各种纹样,贴在狮头每个对应地方,图案有山形、波浪形、不同形状的条纹、还有龙形、凤形和鹰形等图案。两条龙对称贴在狮脸两侧,两只凤则贴在狮背,鹰则贴在狮头的额头顶处,在贴鹰图纹时,需要铸一面光滑的小圆铁镜,然后再在镜面贴上鹰图纹。狮头后背还横贴着“尚武堂”三个字。接着再对整个狮头旁白处进行彩绘,然后晒两天。

最后,眼睛和耳朵的动态制造和须毛制作,眼睛是两个灯泡,通过细绳绑固在一个位置上,然后再把耳朵两边的细绳捆在眼睛两旁,再沿着两旁的线系在一条线上。舞狮头者,通过这条细绳,操控眼睛和耳朵。当不动这条细绳时,眼睛和耳朵是张开状态;当操控这条细绳时,只需一拉,耳朵和眼睛都会随着细绳一起合闭。当动作频繁的拉和收时,会呈现出眼睛和耳朵张开和闭合的视觉效果。完成了眼睛和耳朵的细节后,再进行细节处理。如给狮头添加人造仿毛,给旁白处贴上图腾纹样,周边留白处上色,头顶尖角处再缝上对应颜色的小毛球。狮头内侧缝了长方形布袋,里面放满棉花。当小枕头,方便舞狮者在舞狮过程中,头可以靠枕在布袋上。最后才是狮须制作。

3.4.2 狮身部分

裁剪一张2.3米的白棉布,再裁剪对应狮身的纯色人造仿毛,然后借助缝纫机,一条细边五厘米的人造仿毛间隔缝制到白棉布上,中间留白十厘米的间距,再裁剪一块二十厘米的纯色透明薄彩布,裁剪成一条波浪状倒三角,缝制到留白出,形成一层人造仿毛,一层纯色透明薄彩布,以此类推,层层叠进。然后再在每一层透明薄彩布倒三角的尖角处,针线缝上鳞片。尾巴处缝一个圆锥形布袋,里面塞满棉花,缝合好后,再围上人造仿毛,一层一层的间隔缝上。最后再单独缝制一条波浪形的黄色彩带——黄褂。这条彩带是当狮头和狮身被捆在一起后,再系上,类似人们披风一样。

3.4.3 狮腿部分

舞狮扮演者统一上身穿白T恤,上面印着“尚武堂”三个红大字,腰间束系一条红色大腰带,而裤子依旧是裁剪纯白棉布,通过大橡筋绳做成均码裤,尺寸统一裁剪。所以不分高矮胖瘦都合适。同样裁剪同狮身色系的人造仿毛,同色系的透明薄彩布,借助缝纫机,一层叠一层的间隔衔接。最后在每一个波浪倒三角的尖角处,缝系上鳞片,呈现出瑞狮祥和的端庄气派。

3.4.4 狮鞋部分

准备了从40到43码的小白鞋,裁剪红和黄、白三种色系的人造仿毛,一层一层的缝制到小白鞋上,再缝上小珠鳞片,至此一套完整的舞狮装备就制造完成,所需时间将近两个月。

3.4.5 狮身图腾

关于狮身图腾纹样,在狮头两边脸颊处和后背有龙、凤、鹰、山纹、海浪等图腾纹样,还有四神纹、仙鹤、麒麟等。其中以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最为经典,也颇为讲究。

4 特色与文化元素

舞狮极具民族特色,是特色的地域文化孕育出来的民族活动,其富含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精髓,颇得老百姓的喜爱与传承。

舞狮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而广东醒狮兴起于明清时期。最早由模仿“北狮”发展而来,因其较“北狮”更显勇猛,音乐节奏更为激越能够令人警醒,故称为醒狮。广东醒狮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加入本土的风俗文化,诸如与南派武术的结合、对客家文化的吸收等,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狮舞基本动作有拜、舔、吃、吞、吐、探、戏、叨球、甩球、侧滚、跳跃、擦、转圈、绞子。结合弓、马、虚、仆、跪、探、独立、跳等步型步法,来表现出狮子的喜、怒、动、静、惊、疑、怕、寻、探、戏等神态。

不同地域的舞狮青阵法的套路技术各不相同,较为有名的有:

行头青阵法,摆放形式是五个方向分别用五个柑压住五个红纸(贵人纸和五粒柑),中间放青菜,红利是上放一菠萝。其文化寓意是向往美满生活,贵人相助。

风水青阵法,摆放形式是十二个方向,分别用三个柑压住红纸(共三十六粒柑),中间一张圆桌,上面放盆,装满柑,再上面放青菜,菠萝,红利是。其文化寓意是四面八方,红利平安,吉祥顺利。

而其他青阵法中最为出名的是蟹青阵法,摆放形式是中间一个圆盘子,分别放三根筷子,盆子前放两个柑和两根叉枝。其文化寓意是斗智斗勇,粗中有细。

除了舞狮时的青阵法套路技术不同以外,而醒狮套路技术也不同。民间流传的醒狮表演套路十分丰富,但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150套左右,虽然醒狮表演套路不断地被丰富,但是礼仪规范依然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醒狮表演中的“三拜狮礼”最为经典。而其他常见套路技术有:拜神、会狮、抢青、舐须、睡狮、醒狮、拜神。

在节日庆典,老百姓认为舞狮除有祝庆还有驱邪镇妖、消灾除害功效。在舞狮文化中,最有特色的是,传统南狮引狮人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捏葵扇逗引狮子。此外,红孩儿趣耍猴子与戏狮、还有猴子逗耍大头佛和土地爷也是当地最有名的舞狮文化特色,堪称当地经典。

5 民间信仰与禁忌

不同地域文化有不同信仰,代表着不同文化元素。在广东水东,当地以林师傅为主的尚武堂团队,他们信奉道教,祖辈供奉的祖师爷是“华光师祖”,逢年过节商演都会焚香祭祖,祈求庇佑出师顺利。

编狮前,林师傅会提前沐浴更衣,在供案上摆好五果等供品,以及要准备编狮材料,焚香祷告,先行三拜九叩礼,跪拜拱手卜卦,点香对材料扫一遍,嘴里振振有词,称之为开光仪式。仪式后便烧纸钱,最后倒掉供案上酒和茶,再跪拜,表示完成仪式。编狮结束,还会重复上面仪式,称之为答谢仪式。表示感谢神灵和祖师爷庇佑,使动工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仪式后,会准备一个红色大布袋把狮子裹起来放进储物室。其中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是点睛仪式。点睛仪式不与编狮竣工后的答谢仪式一起举行,而是分开。编狮结束举办完答谢仪式,不代表狮子可以立即使用,将会用红布把狮子裹起来放在储物室。只有点睛仪式完毕,狮子才正式启动。新狮一般会在大年初一正式启用。

在一年里,林师傅大概会完成五六具狮子。集中在年尾进行点睛仪式。每年农历一月,他会恰接当地商演,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月份,农历三月有清明节;农历五月有端午节,其中五天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又有五毒日之称;农历七月有盂兰节;农历九月有重阳节。这些月份除农历五月是至阳,农历三月、七月、九月是至阴,因此都不宜在这些月份举行点睛仪式,只能在农历十一月份举行点睛仪式。即便如此,只有初三、初六、初九这三天中挑一天举行,仪式一般选择在巳时(9:00—11:00)时段,以早上九点为吉时,且须保证仪式当天是晴天,如遇阴天或雨天只能重择时辰。仪式前三天,提前备好需点睛的几具狮子与供案,上面第一排备好五杯酒、第二排摆着五杯茶、第三排左边放着一盆清水,水里有五片柚子叶、水下面有一小撮米、盆里插着一条柳枝条,右边放一碟磨好朱砂和一支新毛笔。供案下面铺席子,席上摆好要点睛的几具狮子。仪式当天,用柚叶沐浴更衣,供案上摆好五果等。仪式开始,才把几具裹在狮身的红布摘下。仪式完成,行三跪九叩礼,整个仪式充满严肃又神圣,大概这便是宗教的神圣作用吧!

笔者有幸在大年初一林师傅邀约下,正是大年初一,按当地习俗要备汤圆、蔬菜、水果等斋菜祭拜祖先,加上行规开工前也要祭祖。因为他们六点要准时出发,七点准时到达商演地,所以五点准时祭拜,而其他商演人员,有的在搬工具,有的在换商演服,有的在聊天,以及家里人丁走动,好不热闹。祭拜完,所有商演子弟换好衣服,排好队形,集体拜过祖师爷,另外参与舞狮头和狮尾的16人必须带着狮子,对祖师爷行“三拜狮礼”,然后以退的形式,一头狮子接一头,从大门先尾巴退场再到狮头退场,等离开大门后,狮头才能转身先行。八具狮子集体从屋子大门离开后集合,整理好队形便出发。

到达商演地,天微微亮,接待人员拿出需开场材料,招待和安置他们团队。然后林师傅开始布置青阵,团队人员分左右两批放好道具,并在自己工作区域待命。给大伙介绍商演流程,门口摆的青阵是八仙过海。锣鼓响起,一开始先八具狮子齐齐三拜狮礼,然后进行会狮,八具狮子跟着锣鼓的节奏进行表演。再然后是传统高青上楼台,接着是叠罗汉和爬楼梯,下来大堂会狮,三拜狮礼。这时土地爷先彩吉纳福,然后到大头佛,再到猴子,接着八具狮子齐齐三拜狮礼后,开始舞狮。此时,红孩儿扮演者拿着小彩球开始遛狮子,遛到狮子退出七头为止,然后剩下最后一头时,红孩儿离场,狮子开始盆青,采青结束就退下去。然后土地爷、大头佛、红孩儿、猴子以此类推,一人一次遛狮子,然后离场,狮子留下采青后再离场。直至八仙过海阵被八具狮子采青完结束。接着是武术表演,八具狮子再次行三拜狮礼,两两配对会狮,最后行三拜狮礼,此次商演便告一段落。

一般在奠基动土仪式和需镇压辟邪场面,会用到四神纹图腾和黑狮。四神纹图腾纹样一般贴在白、黑、红和黄狮头后背,这也是经常会在严肃场合看到八狮汇合场景。四神纹在道教中又代表着四方位。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又是上古时期的神兽,当地人也坚信通过舞狮,除了迎接喜庆祥和,以示辟邪。我们无法证实他所说的现象是巧合还是真实,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这事件看出舞狮活动和狮子的形象在当地人心目中占有相当高的神圣地位和影响作用。以礼仪与禁忌的相关理论和田野材料为基础,探讨醒狮表演中的礼节行为,认为醒狮表演时所遵循的礼仪、禁忌与规则是源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中国乐舞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醒狮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所有演出人员,须腰间系上红腰带,尤其是当地举行年例、抬神出游时,可以起到庇佑的作用。因此,在商演整个过程中都要求系上红腰带,他们认为红腰带不仅是行业服饰标配,还有神灵庇佑的信仰。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是师祖诞,这天邀请所有弟子齐聚一堂,在异地弟子们也会赶回来参与。祭拜华光师祖,大摆宴席,自然少不了舞狮和功夫等才艺表演。有武艺展示还有才艺切磋,大家把酒言欢,好不热闹。

6 结语

通过此次在广东水东对当地的舞狮团进行田野考察,笔者首次亲临其境感受到编狮手工艺的造物和舞狮文化的魅力,以及了解当地的舞狮习俗和文化。同时发现对于编狮手工艺传承存在的问题,一是继后无人,因为手工艺不外传,而林师傅两儿子都没能继承父亲手工艺,再好的传承手工艺,后继无人也无法发扬光大,编狮手工艺到林师傅这便断了传承。二是一套完整的编狮装备,以前最快也要一个半月,现林师傅年纪大了,最快也要耗时两个月,以两个月编织一具狮子装备,时间和人力的付出成本太高。虽说质量比市面上好,但售价比市面上贵,现同行者中也没以前那么重视狮子造型和质量,认为在市面上买到最便宜,能用就好,都是商演时才会用,其他时候都是摆设。如果想买几具完整一套狮子装备,至少要提前一年预订,基于这些因素,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状态。三是缺乏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以往有政府支持和重视,节日庆典都会邀约商演和游行。现在只有私人新张庆典和迎春赛会,一是商演少,二是经费少。除去材料成本,及人员的演出费用,剩下当团费就更少了。这个行业商演,越是重大节日,需要的人员越多,一是春节,二是端午节。但他们无法以这行业为长期生计,只能把它当成兼职。尤其年轻一代到大城市打拼,他们只能在春节才会聚集一起。要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传承,除了离不开传承人的坚持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外,还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四是要除旧迎新,结合新时代的潮流,融入一些新时代的元素,让更多的青少年对舞狮和编狮文化深入了解和认识,开拓市场需求,相信一定会改变现在局限。

编狮手工艺是为舞狮文化而创造,舞狮是为展示地域文化特色而存在。舞狮表演不仅仅只是娱乐审美的消遣,更是一种当地的习俗文化传播,只有真正了解、重视舞狮的文化和内涵,才会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它的精髓,展现它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商演狮头舞狮
基于水蒸气蒸馏法的狮头柑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
超声辅助溶剂萃取狮头柑精油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论国有杂技院团“赛场+商演”演出模式优势
舞龙舞狮进校园
舞狮
卖牙膏的西单女孩终于丢失了翅膀
非遗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