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下新时代武当武术发展研究

2022-11-05 02:10
武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武当体医

向 磊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体医融合”是新时代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战略的新征程,是现代体育运动与现代医疗的相互结合,以使人的身体恢复健康为目的的新医疗理念。“体医融合”迅速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武术被教育部列为七大重点体育项目,对“体医融合”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古有“南武当、北少林”之说,作为与少林齐名的武当诞生出的武当武术,一直受到海内外的重点关注,是现代中外学者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武当武术是我国传统道教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载体,它包含了生物医学、生态文化、内丹养生文化等众多深厚的文化内涵,向人们展示了古代传统中医学理论、生态文明建设、健身养生等内涵的解答。现阶段,武当武术与我国其他传统武术一样,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阻碍,导致武当武术无法在大众的视角下普遍流行。

1 武当武术的医学价值

1.1 与生俱来的生物医疗价值

武当武术深受我国古代道教文化的熏陶,而道教又在追仙求道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国古代传统中医学知识,逐渐形成了自身独居特色的集炼丹术、养生理论于一体的道教医学理论。武当武术继承与发扬了古代道教医学,通过内修外练、内外结合的方式对疾病具有干预与治疗的作用。武当武术是内外兼修的传统武术拳种,讲究刚柔并济。顺畅流利的套路练习,均匀和谐的呼吸配合从外到内让身体处于良好锻炼的状态中,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研究证明,太极拳、养生气功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地减轻疾病的程度甚至使其痊愈。武当武术作为内家拳的集大成者,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更是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一些疾病的治疗或是术后康复的过程的都需要运用到一些体育运动进行辅助治疗或完成身体的康复,而武当武术作为一种缓慢的、内外皆修的武术运动正是良好选择。对于现代医学来说,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拥有丰富医学内涵的武当武术对于很大一部分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康复都有较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1.2 与时俱进的现代健康价值

随着时代的快速前进,人类不再是单一地为了生活而奋斗,现阶段的“健康”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在医学界,已经把养生、健身作为学术研究与实践的重点领域。武当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中重要拳种,内容众多、内涵丰富,具有良好的健身与养生价值。作为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武当武术同样具有强身健体、锻炼身体的作用。通过武当太极拳、武当拳、武当功夫扇等的练习,可以锻炼四肢等部位,还能让身体内部的各个器官得到锻炼。相对于健身来说,武当武术更为重要且极具价值的是其养生功能。武当武术首先就是从道教文化中吸取养生理论,再将其融入到传统武术创编出来的,养身是其宗旨,并有专门根据龟、蛇、龙、虎、鹤的各种形态创编而出用于养生的武当养身功。现阶段,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越来越迫切,通过对武当武术的长期练习,可以减少部分疾病的出现,增进健康,有效促进养生价值的实现。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加深,武当武术对当今时代关注较深的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武术运动就其根本来说是一项体育运动,武术本身就有调节心理状态、舒缓压力以及锻炼意志品质的作用。武德又是武术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故武当武术积极地促进着人类现代健康生活。

1.3 “天人合一”的健康生态价值

武当武术因名山“武当”而得名,在空山幽静的重山密林中习练武当武术,可以让习练者身心自然地得到的放松,实现身体与心灵的良性调节。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古代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讲究“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亦从古代道家思想中吸取了先进的生态理念,不仅提倡正确地处理好自然生态的共生共惠,还要实现人融入进自然生态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与其和平共处。正如当今人们要在安静、清新的环境中习练武当武术,通过身体的锻炼,使心灵得到相应的放松,实现身体健康的根本目的。武当武术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还着重于促进现代健康养成,故武当武术对于现代健康生态的构建极具价值。

2 武当武术的发展现状研究

2.1 武当武术的发展现状

武当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大代表。它充当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沟通世界的一大桥梁。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于武当武术的发展逐渐重视起来,相继做出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武当武术的发展。特别是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座谈会以后,从全国各地先后挖掘出30多门武当武术拳种与功法。全国武术擂台赛、中国武当武术文化节以及其他一系列推广武当武术的活动与会议在武当山举行,更是为武当武术打响了名号。2006年武当武术作为第一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十堰市群众艺术馆进行保护。在十堰市人民政府与武当派的联合推动下,武当武术迅速在十堰地区,特别是武当山迅速盛行,在十堰地区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程,武当武术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全面铺开。自2015年政府发布武当武术要求实行标准化开始,武当武术便开启了“两拳一械”的创编与推广,首次于武当山举办了武当拳交流大赛,武当武术更为广泛地传播发展。迄今为止,武当武术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与武当派传人的推动下,虽然在全国部分地区尤其是湖北省地区内有着较为强劲的传承与推广力度,也在欧美、非洲以及其他国家地区有着流传,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当武术在发展传播过程中还是差强人意,无法达到大范围且广泛的传承与推广,也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系统、科学的学习。

2.2 武当武术的发展困境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事物的发展亦是充满着前进性与曲折性。在政府的支持下,武当武术虽在不断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影响其前进的阻碍因素,主要为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武当武术发展的内部劣势是自身管理不当与内部资源分散。近年来,在十堰市政府的主导下,对武当武术的宣传力度大幅度增加,更是将武当武术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进行规划。政府部门还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对武当武术进行管理与推行,但在实际施行中由于体制管理、经费开支、组织实施等原因导致众多组织在落实管理中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流程。此外,武当山孕育出的武当武术集旅游、文化、运动于一身,拥有丰富的内部资源。为了促进武当武术的蓬勃发展而大举举办武当武术文化活动当中有关单位因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实际内容与效果导致人们轻看武术活动与赛事,使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组织管理部门对武当武术自身的内部资源整合不足,应联合起来传承文化,武术管理部门可以统一组织管理。武当武术发展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于文化的竞争与其他项目的挤压。当今时代,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在进行着频繁的文化交流。文化在不断交流与融合过程中可能会同化或者被边缘化。来自国外的文化与项目相较于国内已知的更能吸引我国人民的关注。武当武术作为古代道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与我国新颖而有趣的西方文化相比较却失去了原本的优势,在各种文化不断的交流中依然处于劣势地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全民健身运动被推上了日程。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了骑行、游泳、球类等众多有趣、时尚的运动项目,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而对于传统的规定的武当武术,则缺乏现代运动项目所具备的趣味性和时尚性。即使在同种武技当中,武当武术尚未达到跆拳道、拳击、空手道等国外体育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开展形式较窄,参与人数也较少。

3 体医融合下武当武术发展的新思路

武当武术以内家拳而闻名,本身就具有养生、生物医疗与健康生态的多元功能。新时代体医融合的提出,为武当武术的发展带来了应有的机遇。重新审视武当武术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功能,为武当武术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十分必要。

3.1 提高对武当武术建康理念的宣传

武当武术具有丰富的健康理念,而人们对它得健康理念认识并不深刻。正如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辨”一文所说:“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这就让武当武术处于蒙尘当中,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机会。运用体育项目进行非医疗手段的干预是体医融合的重要内容,而运动项目的选择则需要慎重。武当武术在文化内涵上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药理学理论,武术拳法也是公认的健身的运动。作为传统武术项目的一大体系,其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运用表现得淋漓尽致,调动身体的肌肉与关节的运动强健体魄,且本身就是内涵丰富的养生与健身理念,故武当武术适用于体医融合运动项目的选择。通过学校教育、影视宣传、文化交流等方式提高人们对武当武术的认识,深刻剖析武当武术的科学健康内容,严格遵循武当武术健康理论的科学指导,是促进武当武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3.2 加强武当武术与医疗卫生的结合

体医融合不仅是贯彻落实体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它将体育与医疗卫生进行融合,以期实现1+1>2的效果。武术作为内家拳的典型代表,讲究内练外修,又结合了传统道教医学与古代中医学理论,有着丰富的医学价值,对于现代很多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与医疗两大领域从“我就是我,你就是你”各不相谋的模式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断融合发展的模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效。基于此种有利条件,理应为促进体医融合作出该有的贡献,展现其价值功能和文化内涵。武当武术的以道家哲学思想为主流,健康养生为宗旨,讲究清净无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医学治疗在理论上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体医融合”相关项目与计划中将武当武术作为重点体育项目进行运用,加强武当武术在医疗卫生的作用,特别是中医学上对于疾病的预防、康复以及药理学的运用。

3.3 健全武当武术的康健体系的构建

武当武术内容丰富,拳种众多,在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武当武术文化以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为主流,并将中医学、道教内丹养生术、导引、养生等思想融入其中,使其具有深厚的健身、养生以及中医理论,并且以养生理论为宗旨的武当武术拳法更是具有健生、养生和医疗康复的实际作用。新时代时期,为了健全武当武术的康健体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进行:首先要深度挖掘武当武术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功能,理清武当武术有关的健康理论,完善人们对武当武术的理论认知。此外,收集整理武当武术拳种并进行分类,首先从已有的拳术当中筛选出相对简单、流行且适合大众练习的武当拳术作为强身健体运动的项目进行身体锻炼;选取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武当内家拳作为运动兴趣内容进行长期养生练习以预防慢性疾病的产生;在对于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中,挑选出运动缓慢、呼吸配合的武当太极拳进行慢性病治疗,如肥胖症、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同时,选取某些适应康复训练的武当拳术进行运动损伤与某些疾病的术后康复治疗。根据不同拳术的不同特点与作用,分门别类地运用到不同的地方。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武当体医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武当佳境
武当还馍录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
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
武当秘传太极拳图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