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批评视域下的《草房子》

2022-11-13 07:54覃坤晶
戏剧之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油麻草房子曹文轩

覃坤晶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日照 276826)

《草房子》是中国著名儿童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的杰作之一。1997 年出版后,《草房子》被翻译成英语、法语、日语、韩语等,获得冰心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各种奖项。《草房子》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的部分内容以《孤独之旅》为题摘录,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

《草房子》讲述了发生在20 世纪60 年代初江南水乡的一个动人的童年故事,曹文轩在这部作品中前所未有地调动了自己的童年回忆,讲述了小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的成长经历。本文拟从社会历史批评角度结合曹文轩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解读曹文轩在《草房子》中所呈现的贫困农村生活、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等,探究小说所反映的乡土怀旧思想,作者对成长的态度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历史批评可以拆解为一段特定时空中的社会批评,其重点在于厘清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想取向和社会效益。此外,社会历史评价要求批评家有一种关注作品对社会影响的历史意识。韦勒克曾说:“文学实际上取决于或依赖于社会背景、社会变革和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勃兰克斯把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并付诸实践。他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设定了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他认为任何作品都具有社会和历史形态的整体性;第二,他把文学的历史发展看成“场景”的演变,认为历史与文学是运动的;第三,他认为文学的历史就是人类灵魂的历史。”简而言之,文学无法摆脱以下三个问题:作者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文学对社会的影响。

一、影射历史

(一)贫困的农村生活

社会历史批评主张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作品成功的前提是真正反映社会生活。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避开了当下这个时代,他笔下的故事发生在20 世纪50—70年代。那个时代,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家百废待兴,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曹文轩笔下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江北的农村、油麻地以及大溪谷等贫困农村地区。《草房子》五个主人公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的幼年时期都植根于这段记忆。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以自身经历为原型,构建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贫穷世界。曹文轩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童年贫穷的记忆极其深刻。在北京求学定居后,他离开家乡已有20 多年,但仍感到陌生和疏离,时常觉得自己无法融入这座喧嚣的城市,农村生活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和心灵寄托。儿时农村的生活经历成为曹文轩不可磨灭的记忆,他认为:“一个人必须写经验,这些经验与你的血肉相关。”。总而言之,童年时代真切的贫穷体验是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草房子》中的油麻地是清一色的草房子,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非常珍贵的,它不是用一般的秸秆或麦秆建造的,而是用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海滩上,在海风的吹拂与阳光暴晒下,每一根茅草都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那时油麻地生活宽裕的家庭都修建了一座这样的房子。“草房子”是丰衣足食的象征,但在油麻地居住的都是一些较为贫穷的家庭,除了富裕的杜小康家庭之外,几乎所有家庭的孩子一年到头只有一套单衣和一套棉衣。

贫穷的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算是一种常态,它在施加给人们苦难的同时,也给予人们难以忘怀的经历。

(二)困难中成长,揭示社会现实

家庭变故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曹文轩的文学作品关注的是苦难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曹文轩笔下的孩子都遭遇了不同的苦难和困境,但最终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一切不幸。在战胜痛苦的过程中,主人公们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收获了各自的幸福。作家期望所有的孩子在经历这些意料之外的磨难后能真正成长,蜕变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杜小康家从油麻地最富有家庭变得一贫如洗,但杜小康并没有气馁,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他坚信一切会变好的。杜小康家开着全村唯一一家杂货铺,他从小就有许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比如,一年四季的衣服、皮带等。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杜小康就拥有一辆自行车。但好景不长,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用家里积攒的财富和外面的贷款买了一条大木船和一批货物,不幸的是,杜雍和的大木船撞到了十来条大铁船,眨眼间那些货物全都掉进了水里……从此,杜雍和便一病不起,下肢瘫痪。杜小康家因父亲的鲁莽而就此破产,杂货店就此败落,杜小康家能卖的全卖了,家里犹如一个“空壳”。杜小康被迫停学,承担起了照顾父亲和整个家庭的责任。杜小康怀着对学校的憧憬与向往,哭喊着要回学校,但父亲却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看着父亲无奈的表情,他明白回学校学习不是件简单的事,学会放下自己的骄傲,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并主动和同学们相处,经常不间断地向同学们询问关于学习的事,为的是再次走进学校不落下功课。为了读书的梦想,他放弃自尊心,偷偷潜入教室里拿同学的课本学习,被发现后,哭着拜托桑桑保密。杜小康家没落后,桑桑没有孤立他,而是尽力帮助这位同学。杜小康停学后,帮助父亲划着小船,离开家乡到五百里以外的芦苇荡里放鸭。放鸭之旅滋长并支撑起了杜小康百折不挠的坚韧与顽强,父亲饲养鸭子的计划唤起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他再次踏上了未知的旅程。在芦苇荡放鸭时,有一次,他们准备将鸭群赶进鸭圈时,天气骤变,狂风大作,受惊的鸭群四散跑开,俩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赶回大部份鸭子。杜小康趁着天还未黑,去寻找遗失的鸭子,这一夜,他迷路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家。这件事让杜小康明白:应该面对生活中的风雨——这正是许多同龄孩子还不能明白的道理。这时,他也不再抱怨,而是从心里担起了家里的重担,不再因为别人的目光而伤自尊心,也不再因为家里的变故而感到自卑。最后,杜小康在校门口摆起了小摊子,把东西卖给同学们,校长桑乔看见了,说:“杜小康长大后,会是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充满诗意的语言,细腻逼真地展示了这些人的生活和命运,并且希望笔下的主人公直面不公的命运,哪怕经历艰难困苦,也能保持一颗积极乐观、不畏艰难、感恩生活的心。

二、影射自身

一个人自身的成长经历往往会影响到他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作家,这种来自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响则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读者们总是能在作品之中发现作家成长经历的影子。一个江苏盐城的小村落,是曹文轩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的创作源泉。在曹文轩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童年的经历与小村庄是他的文学宝藏,不论是早年的小说,还是后来的作品,他都构建了一个江南乡村和一个乡村少年。

在阅读曹文轩的作品时,读者总能感受到其中无所不在的乡村气息。曹文轩曾这样说:“我无法摆脱乡村情感的追逐与纠缠。我深陷其中,很难以灵魂进入都市。”在潜意识的呼唤下,曹文轩的笔总会有意或无意地触及江苏北部的乡村,出于对苏北大地的热爱,他总喜欢把那里作为小说的背景地。在曹文轩笔下,以苏北平原的乡村为背景的成长小说不胜枚举。这片土地是一个静谧的港湾,安放了那些在繁华都市中迷失了的灵魂,也是曹文轩难以割舍的“秘密之地”。

作者童年时期的另一个“自我”,便是《草房子》中的桑桑,一个胆怯、害羞的小男孩。童年往事不仅是曹文轩宝贵的记忆,也使他的作品饱含生活的气息。曹文轩曾说过,“我在写小说的时候,总要有一个依托——经验依托。这个依托,十有八九是与童年经验有关的。它是土壤,然后我再想着如何在这块土壤之上生长我的小说,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感受到踏实。”曹文轩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回溯,对人生的感悟以及浓郁的苏北气息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结论

曹文轩笔下《草房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这部作品给我们带来的真实感却十分强烈,不管是人物形象还是历史背景,甚至是那群孩子的心理活动。作者在《草房子》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农村生活景象,鼓励人们去探索平淡生活里的美好,并从中获得精神力量去战胜所经历的苦难。

注释:

①刘伟见.悲悯情怀是文学存在的理由──访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J].中国图书评论,1999,(10):44-45.

②曹文轩.草房子[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油麻草房子曹文轩
两袖清风
草房子(三)杜小康(上)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草房子》第一章 秃鹤
植物杀手
想飞的草房子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曹文轩的吃相
爱着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