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感受魅力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思考

2022-11-20 19:12福建省永春第五中学孙雅玲
亚太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英语英语

福建省永春第五中学 孙雅玲

基于新课改注重学生课堂主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我国初中教学中应试性的英语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转变。在初中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转变传统课本式教学,推动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英语写作的魅力,把生硬、固化的课本知识与形象、具体、生动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实现初中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性学习的转变。

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固化,学生主动性低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方式为布置课后习题,将任务留给学生后,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讲解。这样的方式属于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固化的状态,也将知识局限于完成作业和参加考试中,与生活实际毫无联系,无法让学生在英语写作课堂中感受到英语写作的魅力。与其他科目千篇一律的讲解方式一样,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疲劳,使学生对英语写作学习的主动性下降、兴趣降低,进而影响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另外,教学方式的固化,容易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视度降低,尤其在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的情况下,教师通常轻视英语写作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促使英语写作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教学方式的固化,对教学主体双方都是不利的,突破传统教学固化的教学方式更加利于初中生英语写作教学。

(二)教学内容远离生活

我国教育资源呈现分布不均状态。同时,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家长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英语写作教学的设计也因此变为应试技巧、考试实用性的教学。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出于教学目标、时间的设定,常以应试型教育为主,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常置于课本内容及考试大纲要求中,对学生自我学习习惯的培养、自我思考模式的引导方面都存在欠缺。课本无法随着时代的变化立即推陈出新,教科书中的很多内容陈旧、理论性过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难以形成好的衔接,进而出现所学与生活运用脱钩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难以运用或联想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当所学不能与生活进行联系时,教学会显得很僵硬,知识的吸收变成死记硬背,与我国培育全面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初中生的阅历、经验从大方向看仍是缺乏的,在面对生硬、难解的英语写作理论时,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很难达到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将生硬的理论形象化、简易化,通过生活实际连接教材内容。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一般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性,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教育资源更加丰富,能够实现小学英语的初步学习;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不够强,难以实现小学英语的初步普及。同时,由于学生家庭教育理念、经济实力、个人兴趣等各种方面的因素影响,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给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基于上述原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期,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加强,构建学生英语写作的基础。同时,难度恰当的英语写作练习,更加利于学生对英语写作保持较高的积极性。此外,基础知识的夯实也需要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尽量贴近生活,写作的练习主要集中在对常规话题的把握,因此英语基础知识也应相应地调整为对生活知识、词汇、短语的积累。

(四)写作素材较少

初中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尚有欠缺,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出现词不达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现象。这类现象主要归因于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少,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事物总结、表述的习惯。英语写作是对学生英语的整体考查,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写作表达能力,不仅体现在英语词汇的使用,也体现在时态、语法的灵活运用上。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略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及课外活动内容,对学生的了解仅停留于学校日常表现,突出体现在考试情况、上课状态等方面。事实上,教师应利用好学生的生活日常,从小事上挖掘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生活中写作素材的积累,不仅利于学生整体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在日常琐碎中发现“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更好地培育新时代全能型人才。

(五)课堂积极性低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有重要意义。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心思细腻、敏感。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因性格腼腆内向不愿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有的学生因为害怕教师的批评指责导致课堂积极性低。这样,即使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模式,将生硬的英语写作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小日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仍有学生参与感极低。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英语写作课堂的积极性就非常重要。教师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回答、分享、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其通过自主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学生对初中英语写作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重视程度。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回归生活的建议

(一)运用生活情景式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对固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的通信业、互联网业发展迅速,初中生了解世界的渠道不断被这些电子产品、软件拓宽,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应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创设初中生易懂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引入、训练进行改进,以吸引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驱动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内生动力。

以“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the earthquake?”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作为文章的引入,通过地震期间的视频片段、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损失、在这次特大地震中存活的奇迹案例,给学生讲解、补充地震的相关知识,让课堂讲解内容有生活案例对应,而不是纯粹靠学生自己的大脑无根据地想象。将课堂知识与生活案例完美结合,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对自然灾害相关英文写作知识进行教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在地震中我们保护自己及家人的措施有哪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调动课堂积极性,同时加深对该方面英语写作表达方式的印象。当学生在课后或者其他练习、考试中遇到相关方向的题目时,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储备能够得到有效调动。

在课堂的结束部分,教师可以提出新的地质灾害的英文名字,补充日常生活中遇到这些地质灾害时的正确做法,或者播放一些地质灾害教育视频,实现整个课堂的升华。在授课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生活小常识,也更贴合新课标中培育全面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结合生活内容联系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量的电子设备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改变。许多课本上的例子在学生的生活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经历,但在教学过程中,某些题材方面的联系是必要的,需要学生对其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因此,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陌生的写作题材背景进行介绍,也要对该例子进行日常使用的指导。

例如在“I will remember our friendship forever”话题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给模拟的国外笔友写一封信,倾诉自己在国外游学期间和笔友之间的友谊让自己毕生难忘。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书信题材难免出现无从下手之感。在我国,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电子产品进行;但在国际上,尤其是正式、官方的事情,通认的联系方式仍是邮件。因此,为了学生的后续发展,书信、邮件题材的训练必不可少。教师在对书信题材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将其他人写的官方、正式的书信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书信有大致的认识,此后再详细讲解书信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格式、人称、落款等。生活化的课程设置不仅将书信的写作手法教给学生,也将实际生活中的国际联系手段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对书信有全新体验,有利于保持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好奇心。

(三)关注生活基础知识积累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对英语写作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并且两者对学校课堂的重视相较于课外学习要高很多,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外对英语写作素材的积累几乎为零。当学生遇见不熟悉的英语写作题目时,常表现出关键词汇不会写或不知道该词汇的中文意义等问题。可见,写作不仅需要句法、语法知识,词汇的积累对英语写作仍然非常重要。

例如,在以“Introduce famous scenic spots in China to your foreign friends”为题的英语写作中,由于学生对景点的英语表达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举例的景点的英文表述进行讲解,或可以将学生举例的景点进行分类(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词汇表达能力。同时,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对生活基础知识表达的掌握程度。在学生介绍完景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该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以及相关著名典故等进行介绍。该题目的拓展是对生活积累的拓展,也是对英语写作表达能力的拓展。学生在对景点的生活化介绍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不会写的英语句式、词汇,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对一个生活事物的讲解,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该方向主题的深刻把握,使教学效率达到较高水准,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有意识地对有关生活事物的英语表达进行记忆。将生硬晦涩的英语写作知识与生动形象的生活基础知识相结合,更加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注重生活中素材的积累

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初期阶段,个人阅历较少。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中的“诱惑”远大于以前,初中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游戏、网络小说等转移,进而对生活的关注大大减少,导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出现“无话可说”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英语写作的有关事物进行积累,拓展学生自身的知识面以及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基础。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以“Our Hobbies”单元为例,教师在用“What is your hobby?”作为英语写作主题前,可以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哪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爱好有清晰的定位,再请同学分享自己的爱好有哪些。在分享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他人的回答或分享,增强有关兴趣爱好方面的词汇积累,让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有话可说,有题可写。

此外,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为你的兴趣爱好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为与英语教学结合。同时,可以将不同时态的语法以及词汇进行讲授,这是对以前知识的串联,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氛围,也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

最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们从兴趣爱好中有所收获吗?”实现整个主题的升华,使英语写作的目的不再停留于爱好表层,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对人生有所感悟。通过教学的引导,实现学生对生活的自我总结、体会,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构建起属于自己写作的独特模式,实现写作的灵活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思维、模式的固化是阻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以及英语写作兴趣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题。理论需要实践的落实,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日常生活与英语写作课程相结合,让课本知识在学生心中有形象化、具体化、拟人化的想象,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写作课堂的参与感,有利于在写作课堂中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进而更加利于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

猜你喜欢
初中生初中英语英语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