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作业新的生命

2022-11-21 19:14周宏燕
江苏教育 2022年50期
关键词:指示剂内驱力布置

周宏燕

学生以什么样的生命状态成长才是最好的?思量许久,我想应该是自然的、向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如一株幼苗,扎根于沃土,有树友相伴,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自然生长,一切是刚刚好的美与惬意。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全面减轻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我认为,要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把作业设计得更加有趣、有效、有用。

怎样让作业变得有趣?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因此,作业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然而,长期以来,作业设计缺乏个体和环境的耦合,阻碍了学习的发生。我们要改变作业的形式与内容,遵循各年级、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布置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熟悉和喜爱的情境中的作业,让他们就像进入游乐园一般,既感到新奇有趣,又能主动深度思考。比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形式为英文电影配音,用合适的音乐配乐演唱宋词,应用二次函数知识设计家庭节约用电方案,手绘个性元素周期表等。

作业怎样才能有效呢?如果作业设计呈现点状思维,忽视系统性,那么作业便会机械重复、索然寡味;如果作业设计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超越认知负荷,那么便容易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这些作业都是无效作业。作业布置要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与实施,这是目前可操作且有效的实施路径。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作业,有助于避免以课时为单位而产生的作业零散、孤立、割裂等问题,更加有助于知识学习的结构化、问题解决的综合化。同时,还可以布置高质量的跨学科作业,避免重复机械作业。

怎么理解有用的作业?不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作业是虚假情境或没有情景的。我们应创建与学生实际生活环境整体关联的作业设计模式,充分保证作业有用性、可用性。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引领学生从理解、运用,走向分析、评价,实现深度学习。比如组织学生动手种植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成长,学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寻找可作为指示剂的材料,并运用指示剂为图画上色,强化对指示剂性质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媒体关心国家大事,为大家做时政播音员,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学记》中说:“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作业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指示剂内驱力布置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石灰性、中性土壤有效磷测定中指示剂替代研究
人生需要『内驱力』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特别号都有了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谈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对滴定终点的影响
准确把握中和滴定实验中的“三点”
对自然界中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