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产后缺乳

2022-11-26 06:29贾倩倩张岩岩曾琳子姜清石朱红梅
动物医学进展 2022年2期
关键词:泌乳支原体乳汁

贾倩倩,张岩岩,曾琳子,姜清石,朱红梅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母羊产后缺乳是分娩后乳汁的生成和排出部分或全部停止为特征的综合性疾病,其危害主要表现为母羊生产性能和泌乳量下降,羔羊营养不足、发育缓慢及存活率降低,造成养羊业严重经济损失[1]。产后缺乳是母羊产后常发疾病,多发生于初产及老龄羊,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除由遗传、管理、应激或营养等引起的单纯性产乳量减少外,还有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乳房炎或传染性无乳症(contagious agalactia,CA)等[2]。母羊产后缺乳发生遍及全球,发病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很难确定母羊产后缺乳具体发生原因。本文从母羊产后缺乳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以对该病的防治和诊断提供临床参考。

1 母羊产后缺乳发生原因

1.1 品种品质差

品种退化或近亲繁殖可降低山羊生产性能,大部分产头胎缺乳的母羊品种品质比较差,乳房呈现下垂、乳头短小、肉质乳房或乳房的一侧发育不良等现象[3]。

1.2 饲养管理不合理

饲养管理过程中,初产母羊配种年龄过早,乳腺发育尚未完成,母羊产后易发生缺乳;母羊年龄过大未及时淘汰或使役过度等也是是母羊产后泌乳性能减弱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羊养殖方式逐渐由放牧转为舍饲,导致母羊更易发生产后缺乳,其原因是母羊生活空间变小,管理过程中又常忽略羊只日常运动,使役也较少,以致母羊体质逐渐变弱,采食量也下降,最终引起母羊内分泌紊乱或乳腺发育异常而致产后缺乳[4]。

1.3 应激

寒冷、炎热和惊吓等外部刺激也可导致母畜产后缺乳。环境温度过高,引起奶山羊产生热应激,负调控体内神经递质及甲状腺激素,造成乳汁产量降低和成分的改变[5];环境温度过低,会加大羊只体能消耗,引起泌乳量下降,乳汁浓缩[6];犬对羊的惊吓刺激可引起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乳汁体细胞数增加及乳汁产量的降低[7]。

1.4 营养失衡

妊娠期或产后期日粮供给或营养搭配不合理也是引起母羊产后缺乳的重要因素。饲料能量和蛋白质过高会导致大量脂肪沉积在动物乳腺组织而使其泌乳机能降低;反之,能量和蛋白质过低会使母羊乳腺发育或合成乳汁营养来源不足,造成产乳量降低或乳汁稀薄[8]。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妊娠期泌乳性能的影响可能跟引起的母羊血浆生殖激素变化趋势是否符合妊娠生理有关,若符合妊娠生理则可显著增加母羊产后泌乳量、初乳乳脂率和乳蛋白,更有利于羔羊生长发育[9]。饲草种类单一也会降低泌乳量,比如多种绿色饲草(草原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和车前草等)混合饲喂比单纯饲喂一种草料更能提高山羊采食量和泌乳量[10]。另外,钙磷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也可能引起产后缺乳。

1.5 感染性疾病

母畜受到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侵袭感染引起的热性、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等,都可引起母羊产奶量、泌乳时长、乳脂肪、干物质或蛋白成分的降低[11]。其中,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杆菌等引起的乳腺炎和无乳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无乳症等最为常见。另外,寄居机体器官细菌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山羊泌乳量的降低,如奶山羊在分娩时阴道脱落会感染贝氏柯克斯体,而若贝氏柯克斯体会造成山羊产后泌乳量显著下降[12]。

2 临床症状

2.1 单纯缺乳型

单纯缺乳型主要是由遗传、营养不足、应激、年龄或管理等引起的乳腺组织合成或分泌乳汁障碍,而乳腺组织并未感染或受损。遗传缺陷,营养不足,泌乳相关激素失衡,使役过度,或年老的母羊主要表现为泌乳量减少或无乳。产头胎母羊大部分乳房下垂,乳头短小,出现肉质乳房或乳房的一侧发育不良[3];年老母羊乳房柔软缩小,外皮褶皱,合成乳汁较少,只能挤出少量乳汁,按照中兽医理论,又称为气血不足或气血虚弱。仔畜主要表现为吮乳次数增加,吮吸其他母羊乳汁,用头抵撞乳房或因饥饿而鸣叫[1]。因使役较少或缺乏运动而引起的缺乳,多见气机不畅,乳络运行受阻,乳汁不下,乳房胀满,触之硬或有肿块甚至温热,用手挤之没有乳汁流出,母畜食欲减退,按照中兽医理论,又称为气血淤滞。

2.2 乳腺炎型

乳腺炎的病原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或支原体等,泌乳期山羊乳房炎发病率可高达40.4%。急性乳房炎型母羊症状为乳腺红肿热痛,泌乳量下降,乳脂肪、乳蛋白显著改变,急性期转归后会逐渐呈现慢性发病特征,乳汁严重分层并存在絮状物;隐性乳房炎母羊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乳汁特点是乳汁体细胞数、pH和电导率等理化性质出现改变[2]。

2.3 传染性无乳症型

传染性无乳症是主要发生在泌乳期母羊和幼年羊的一种严重的疾病综合征,春夏季多发,以乳腺炎,关节炎,肺炎和角膜结膜炎为主要特征,偶尔发生母羊流产和羔羊死亡[13]。无乳支原体(Mycoplasmaagalactiae,Ma)是引起绵羊和山羊传染性无乳症的主要支原体,而腐败型无乳支原体(Mycoplasmaputrefaciens,Mp)、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capricolumsubsp.capricolum,Mcc)和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ycoplasmamycoidessubsp.capri,Mmc)主要感染山羊,3种病原体可引起相似的疾病症状,还可导致羔羊肺炎[2]。这些支原体具有许多相似的遗传背景和抗原性状,可混合感染,且无乳支原体和其他分支杆菌的混合感染有高度区域依赖性[14]。

患传染性无乳症的泌乳期母羊在感染早期主要表现乳腺损伤、泌乳产量下降、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和厌食等。传染性无乳症对母羊影响不大,但可引起幼龄羊快速死亡。Mcc和Mmc多引起羔羊多发性关节炎,动物卧地不起,偶尔也可见成年羊跛行和关节肿胀;腐败型无乳支原体主要引起乳腺功能障碍,偶尔引发关节炎;无乳支原体多引发结膜炎,而Mmc和Mcc引起的结膜炎不常见;肺炎在成年羊不常见,多见于幼龄羊,Ma、Mmc和Mcc可引起羔羊严重肺炎。

3 治疗

3.1 中药疗法

3.1.1 单纯缺乳型 针对气血虚弱型缺乳的治疗主要遵循“补血益气”的原则,可根据“通乳散”适当调整;针对气血淤滞型缺乳的治疗主要遵循“理气活血”原则,可用“下乳涌泉散”适当调整[15]。另外,还有初乳疗法及胎衣疗法,初乳疗法是取母畜产后1 d~2 d的初乳,用蒸馏水适度稀释,皮下注射动物;胎衣疗法是取新鲜的牛或羊胎盘,切碎后饲喂动物[16]。

3.1.2 乳腺炎型 乳腺炎型的中药疗法与西药疗法配合治疗效果更好,组方主要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淤为主,可用“公英散”、“角珠散”、“清瘟败毒饮”等中药配方进行治疗[16]。另有复合植物提取物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煎水灌服,还可根据是否有体温升高、虚弱、乳房肿硬或红肿时加黄连、黄芪、皂角刺或地丁等[17]。若辨证准确,可灵活加减,“透脓散”对有肿块或脓块的乳腺炎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18];而对于乳汁变异性和郁结型乳房炎,应用蒲公英瓜蒌方剂加减灌服,结合西药和按摩治疗疗效较好[19]。

3.1.3 传染性无乳症型 研究显示,青蒿、黄芪、芦荟、白花蛇舌草、龙葵等植物提取物有一定的抗Mcc和Mp支原体功效,可以作为抗微生物药物的替代药物治疗传染性无乳症[20]。但有些药物抑制支原体的有效浓度较高,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其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3.2 西药疗法

西药疗法主要是抗菌消炎,不同的病症治疗方法也不同。

3.2.1 乳房炎 主要采用抗生素对症治疗,常采用青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或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或局部灌注治疗。此外,还可以采用封闭疗法,如将浓度为2%~3%的普鲁卡因溶液注入到乳房多点进行封闭,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2.2 传染性无乳症分为全身疗法和局部疗法 全身疗法: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常用的抗传染性无乳症药物;醋酰胺砷对杀灭无乳支原体具有明显的效果;对羔羊可用土霉素或盐酸多西环素来治疗,或用氟苯尼考配合强力霉素,0.2 mg/kg体重肌肉注射,连用3 d~5 d,效果明显[21]。局部疗法:针对乳房炎型采用局部乳腺消毒,乳房内灌注;针对角膜炎型,可以用弱硼酸溶液冲洗患眼,眼内涂抹四环素可的松软膏,或用青霉素进行眼睑皮下注射;针对关节炎型,可用鱼石脂软膏和碘软膏等消炎药局部涂抹。

3.3 激素疗法

管理、应激和营养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母羊体内激素失衡,从而引发泌乳障碍[4,7-8]。激素疗法主要是针对体内激素失衡引起的产后缺乳。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可先给予乳房按摩刺激,再注射催产素。

4 预防

4.1 筛选优良品种

从整体看,首先应当从母羊的品种、身体四肢和乳房发育等方面选择优良个体,如备选母羊应当腹部发达、四肢强健、乳房容积大有弹性等;同一品种母羊应当选择体格大,体质量大的个体;同时,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淘汰老、弱、病、残以及泌乳性能不佳的母羊。其次,可通过基因组分析筛选有抗乳腺炎或支原体等疾病能力基因型的母羊[22]。

4.2 加强饲养管理

4.2.1 提供充足且合理日粮 给予母羊足够日粮,且保证营养搭配合理,饲喂时保证定时定量,同时保证饲料品质和水无污染。妊娠期母羊一般按照“前低后高”饲喂原则,即妊娠前期只需提供母羊基本营养所需,过高则会导致肥胖;妊娠后期增加母羊采食量及营养,母羊分娩前3 d要逐渐减料,分娩当天停料,仅提供适量的食盐和麸皮汤即可,分娩后7 d逐渐增加采食量[23]。而对于膘情较差的母羊,可作适当调整,比如先增加采食量使母羊达到正常的膘情而不影响胎儿发育,之后再按照“前低后高”原则饲喂。母羊哺乳期同样要注意营养供给均衡,以满足泌乳及体质的恢复需要。

4.2.2 加强日常管理 适当增加舍饲母羊运动量,以控制其体重和提高其泌乳性能及抗病力;保证母羊初次配种时间适宜,以同时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为准;减少母羊应激,控制好舍内温度减少温度应激,对待产母羊可提前将其转入产房。

4.2.3 做好消毒和支原体净化 每天定时清理舍内粪污,定期消杀舍内病原微生物及蚊蝇等传播媒介;控制舍内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夏秋季注意通风,也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微生态制剂来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24];注意挤奶卫生,对挤奶严格消毒,挤奶前后对乳房及乳头消毒等。对于支原体感染,可选用汽化(气态)过氧化氢、乙醇和碱性洗涤剂,另外还可通过PCR检测牛奶、眼耳鼻黏液和羊精液中是否存在支原体,以做好支原体净化[25-26]。

4.3 预防免疫

对空怀期母羊定期接种疫苗,如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等疫苗;针对羊的传染性无乳症,灭活疫苗、弱毒疫苗、新型重组抗原疫苗都有应用,目前常采用的灭活疫苗一般为氢氧化铝灭活疫苗,但此疫苗只可减缓临床症状,不能防止外源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影响乳汁排出;弱毒疫苗比灭活疫苗更有效,但是在许多国家或地区弱毒疫苗尚未获得授权。因此,由于疫苗使用的局限性,一旦发现患有传染性无乳症的动物要及时隔离或淘汰。

5 总结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羊的养殖逐渐规模化、集约化及产业化。现代化的饲养条件,羊只运动受限,病原微生物也易于传播,母羊产后易出现缺乳或少乳现象。发现羊只产后缺乳应尽快检查、确诊及采取对应治疗措施,同时应根据产后缺乳发病原因采取积极预防,从根本上降低母羊产后缺乳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泌乳支原体乳汁
母乳钠离子浓度变化与泌乳启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综合护理干预对100例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