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

2022-11-26 06:38漆子静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赤壁赋群文文言文

漆子静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重庆 402160)

以主题为中心的小组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课文实现学生自主建构与探究,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核心素质。它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词汇和文字的阅读和翻译,更注重学生深入的阅读体验,与新课程改革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相吻合,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促进其核心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搞好学生的辅导,提高文言文群文的阅读效率

中学语文文言文通常篇幅很长,大多意义深远,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布置任务、设置语言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和理解文言文,并学会阅读、分析和理解文言文,从而获得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比如,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鸿门宴》进行授课,主题是“学习古代叙事诗的方式”,首先根据“理解文本的背景、使用工具、对比注释、初读、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的过程指导学生阅读与了解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从中找出发生的事件、人物、情节等相关信息,让他们全面感知文本,掌握其中的重要字、词、句的解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荆轲、项羽、刘邦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描述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个问题: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出有代表性的,表达能力强的语句并进行分析;由此也能窥见荆轲的为人。那樊于期怎么办?作家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这些角色?荆轲的形象是怎样的?司马迁是怎样使用个人化的语言和行为描述表现他的性格特征的?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能更好地阅读古文。

(二)丰富社团活动的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章的阅读是以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精心地选取不同的课文进行教学,所选的课文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在进行群文选择时,学生既可以从教师提供的群文组合中自由选择,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多个角度选择论文,并将其纳入一个主题的群文组合中。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在课堂上利用好的课外阅读资源,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授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时,教师就可以从“李清照”这个主题入手,以李清照的诗词为主题,选取李清照的其他诗词,供同学们朗诵。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李清照的诗词,我们还会组织同学们参加李清照的诗歌朗诵比赛、歌唱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用各种方式来诠释李清照的诗词,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诗词,并让他们对她的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课程主题与沟通的设计

主题设定是课程的中心环节,也是课程的灵魂所在。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主题是否恰当,是否能够引发有效的思考与讨论。主题设置,根据语言能力、情感观念价值的需要,在多节课中,依照词汇的综合积累、复述文本的内容、人物形象与造型技巧的对比、文本结构的编排、作者的情感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树”设置了主题。每堂课都要设定一个主题,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对比阅读;在多课的情况下,应注重学科间的联系与逐步上升,从而使阅读教学能够得到系列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一套包含文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内容的完整的教学流程。以掌握课文的一般复述为例,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整个语篇的能力,这也是部分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主题设定时,可以把握语篇中的重点词汇,使学生紧紧围绕着叙述的脉络,归纳出文章的主旨,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增强归纳、表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对复述质量进行评估,在设计时应根据语言的准确性、口头表达的质量等因素,通过教师的评估、学生的自我评估、互评等方法和环节来实现,达到沟通的目的。

(一)主题的革新

主题在群体阅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既是读者的思维取向,又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窗口。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多数题目都是以讨论与开放的形式,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的整体效果。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比如,在《赤壁赋》一节课中,教师把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从背诵、翻译转向独立地阅读和理解。根据本文的教学要点,教师设计了《苏东坡的胸怀》这一主题。在课题的设计中,以作者为主线,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苏轼,也可以收集、阅读苏轼不同时代的作品,使学生可以更全面、更立体地理解他的作品。以此为依据,可以加深对原文的认识,从而体会苏轼豁达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丰富选文内容

在群体阅读中,文章的组合并非单纯地相加,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以便为学生的整体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选读课文时,要充分考虑题目,确保课文的结合能激发学生对题目的探究;其次,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宽课外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文本的搭配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极大考验,因此,教师应主动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以保证组合文本的形成。

大家都知道,《赤壁赋》是《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而语文课本则选用了《前赤壁赋》。所以,在结合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后赤壁赋》与《读赤壁赋前后二首》结合起来,理解苏轼的心胸。《前赤壁赋》通过声音、色彩等的结合,抒发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感叹世间的喧嚣与空虚,从而领略了作者对生活的坦荡与超脱;“孤鹤”的形象在《后赤壁赋》中尤为突出,也是作家自我表现的符号与标志,这个意象表明,作家对待痛苦并非无动于衷,而是新的生活态度,一种坚韧,一种执着,一种豁达。文天祥的这首诗,既是对《赤壁赋》的一个概括,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认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立体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的深度。

(三)强调自我建设

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必须有输入,还能输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不再扮演“领导”的角色,而成为“合作伙伴”和“引导”,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和发展。这种以主题为导向、多语篇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表达,构建课堂教学内容,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设置任务和提问等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顺畅。以《赤壁赋》为例,在分析作家个性特点的同时,也要给学生探讨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作家怎样表达自己的忧郁情绪?”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作品进行仔细的研究,从而在作品中找到作者的显著表现,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如,在探讨“孤鹤”的意象时,教师可以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其与课文相结合,阐述自己对该意象的认识。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表达意愿,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找到最基础最正确的方法

文言文一直都是学生们最头疼的一个方面,对如何去学,如何学好文言文,教师应该从最基础的方面开始引导,再结合“群文教学”的方式,完善整个教学体系。下面就介绍几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方式。

(一)多读法

古人说,读书百次,其义自显。只有多看几次,认真阅读,才能体会到它的深意。自己领悟,总比教师教得要好。阅读数次后,如有某些词语仍然不能领会,可查阅词典、字典或向别人咨询。同时,对自己实在不懂的知识要及时做好记录,不断地记忆,直到达到熟练为止。背下来,提高语感,掌握感性认识,了解文章的内涵。

首先,要对重点句、难句进行反复阅读,用心体会,达到“手到、眼到、心到”的境界。首先要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暂时看不懂的句子,也不用急着去解决,而是用工具来解释,也可以自己去揣摩、去领悟。

其次,在“课文导读”的帮助下,通过对原文中的生字难字进行梳理,把握全文的基本内涵,把握全文的结构。比如,记叙文要把握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历程;说明文要把握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对象特点;论文要把握基本的观点、材料和论证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试着读一次,也可以让同学们一起读,或者单独念一次,从试读中找出问题所在,再一一纠正。在反复朗读中,充分发挥文言构词造句的特征和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阅读要领,加深对词义、句意的认识和辨析,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苏轼曾经说过:“读书百遍,读书多,读书多,才能知道。”可见,朗读有助于学生领会文言文的含义,体味其美,感受其情感,逐渐掌握其词语的某些特征和规律,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其对文言文的语感,进而提升其阅读能力。

(二)质疑法

宋人张载曾说过:“学而不信,学贵而不信。”对文学的了解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俗话说,“横望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有异。对学生的个人观点,如果他说得有理有据,他就不会反驳。正如在讲授《愚公移山》时,一些学生会质疑愚公的做法。他们觉得愚公的方法不可行,而愚公也的确“愚”。针对学生的观点,可以给予鼓励与肯定,并从本文的目标出发,谈谈教师的观点,本文的主旨是让大家了解愚公的不畏艰险。

学生对词语和词语的理解也经常会有疑问。正如在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有一段“散入珠帘湿罗帘”,“散”字到底是哪个音,引起了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建议他们自己去查阅《古汉语词典》,最终发现了这首诗的读音。因此,当学生的提问意识得到认可后,他们就会勇敢地展示自己,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读书要用心、要敢问,要知道古人的用意。不能随波逐流,要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去辨析、判断,把握文章的主题。在问题情境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是不能直接回答问题;组织研讨,不包换;设定对立面,不急着撤军;指明思维的方向,不能给出已有的回答;鼓励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要机械地画一条线,允许怀疑,不要勉强得出结论。如果老师们重视启发式的指导,那么这种探究式的教学作用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气氛或情境,以使学生能更快、更精确地理解教材的内容,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中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在文言文教学中,情景的创造主要是以具体、直观的意象为基础。这个意象,可以看见,可以听见可以触摸,可以有很多感觉。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放出邓丽君演唱的视频。在轻柔的曲调中,在凄婉的曲调中,学生似乎置身于诗人所营造的明净悠远的境界中,感受到了诗人的落寞、无奈和旷达。

除了运用现代的录像、录音等教学方法,教师还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语言创造出诗意的环境,使他们能真正体会到诗歌的内涵和感情。比如《归园田居》,实际上是一幅乡村生活的朴素写照。首先,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将诗歌中的每个句子展开,形成一幅生动的人生画面。再反复朗读,使其脑海中的形象不断地变得清晰、充实。诗意的环境使他们跨越时间和空间,接触到了诗人高尚的灵魂,远离尘世,接近他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合适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并促进其对文言文的欣赏。“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启发思想、发展想象力、发展智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传统语言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老师给我一片天空,我就能自由翱翔。”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使学生产生兴趣,这样,文言文教学就会重新焕发生机,把“怕学”变成“乐学”。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既单调又枯燥,学生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就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需要相结合,既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主动接受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将其与先进的“群问教学”相结合,成为一位终身学习者,创造出一种更适应于学生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水平。

四、结束语

“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需要相结合,既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主动接受先进的教学方式,成为终身学习的人,并创造出一种更符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赤壁赋群文文言文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文言文阅读专练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