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花语美相通
——我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022-11-28 07:30姜奇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丰年夜行蛙声

文|姜奇华

常常读到林清玄“每一朵落花,都香过、美过,与蜂蝶相会过”,心里就会特别温暖。那是一份有着对世界万物捕捉美好心灵的情感,与任何过往的温度感知。

诗,是美的。诗教要诗歌成为一朵花,绽放在儿童心灵,由此温暖儿童的认知触觉,唤醒儿童内存于心的美好,让他们的成长之路充满诗意,心灵开满花朵。

带着这样的理想,我希望在每一次诗歌教学时,都能够带领学生沿着诗路花语,做一次次寻觅美好感觉的温情之旅。

带着这样的理想,我执教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初读诗词时,我就陶醉在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七八个星、两三点雨等意象中。

然而,如何才能让学生进入寻美的学习之旅呢?我所在的农村学校,学生对于辛弃疾词中的物象并不陌生,且可能因为“习以为常”,而成为感知这些优美物象组合的温情画面的障碍。要知道,诗歌学习必须沿着物象体会诗意,这是学习诗歌的起步。

在《义务教育阶段诗词教育创新实践》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我深入研读课标与教材,“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我从课标的角度审视这首词,再结合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决定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美,在想象中畅话美”。

感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离不开读。虽然读与吟诵不尽相同,却另有一番滋味。辛弃疾的田园词清新明快、通俗易懂。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我首先配乐范读了整首词,舒缓而悠扬的乐曲,通过对语调语速的精准拿捏,很好地诠释了这首词所展现的意境。不仅将学生带入词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词的兴趣,还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模仿将词读正确、读流利。我要求学生能流利地诵读这首词,读准通假字“见”,感受辛词的音韵之美。同时,我及时捕捉学生的停顿错误,结合学生的理解,指导诵读“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句,巧妙渗透了倒装手法。在学生基于理解进行诵读时,我通过点拨提示,强调了想着画面去诵读、带着情感去诵读等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诵读水平。整节课我将诵读活动贯穿始终:听老师诵读,自己试着诵读,想象画面、理解大意和诵读相结合,体悟完情感后再次诵读,最后回忆词中的事物背诵。学生通过老师设置的诵读推进路径,经历了从会读到读好、从模仿读到自悟读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时候,我没有逐字理解、逐句翻译,而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辛弃疾夜行的所见所闻”为抓手,让学生结合词句,想象画面。有些词句学生难以具体描述自己的想象,我就让学生在脑海中想着画面,借诵读来表达体会。在组织学生交流时,我又让学生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来说,通过想象,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这首词的大意,并由此想开去。比如从“说丰年”说开去,以“到底是谁在说丰年呢,怎么说呢”激发学生的想象,让课堂热烈的讨论氛围和词中的热闹场景相映成趣。

有学生说是农人在说丰年,但立即遭到反对:“荒郊野外,半夜三更,农夫跑到田野中去高谈阔论庆丰收,这不合常理呀。”“诗人都听到了农夫谈论‘丰年’,这得多大的声音,恐怕惊了鹊鸟的不是明月而是农夫吧。”有学生说是诗人自己,但也遭到反驳:“他是自言自语,还是与同行人交谈,此时任何‘人声’都会打破半夜的幽静,给鹊声、蝉声、蛙声、风声编织而成的天籁之音平添一种嘈杂的不和谐音符。”

我顺势引导:“尽管诗人从扑鼻的稻花香气中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却又更与何人说?何须与人说?看来,说丰年的主体不能是人,那么会是……”

“蛙声一片,都在说丰年。”学生为这个发现很是兴奋。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蛙,你会说些什么呢?”我趁热打铁。

“呱呱,稻花真香啊,想必王大伯家的谷子会比去年增产,今年可是能卖个好价钱了。”“张大福家的瓜也很不错呀,他会不会拿瓜去换王大伯的谷子,互相体会一下丰收的喜悦,呱呱。”“稻花香得醉人,丰收的谷子吃不完,李大娘到时用来酿米酒。呱呱呱,据说这是一种香甜的醪糟,每次把醪糟发酵好后打开,酒香浓郁四散,空气中就已经弥漫着醉人的味道了,村里的娃娃总会被这清甜的气味吸引过来,手指插进糯米里面掏出一大坨来吃,香甜的感觉顿时充斥着敏感的味蕾,跳跃着拨动大脑最愉悦的神经。”……

我总结:“诗人寓情于景,把自己感受到的丰收的喜悦通过青蛙‘诉说’出来,构想奇妙。把本该由自己来说的丰年之喜托给那一片蛙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同时也保持了全诗前六句句句写景的一致性,描绘出一幅幽静宜人的乡村月夜图。诗人的恬淡喜悦之情,已经融入到这幅图画之中了,哪里还要诗人‘说’出来呢?没有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热爱,没有僻居乡村的闲适心境,是体会不到‘蛙声说丰年’的意境的。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首词,感受稻香、蛙声中的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学生兴致盎然地在稻香蛙鸣中感受辛弃疾关心民生、祈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总之,本节课通过完整的审美过程,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这首词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还形成了自己对这首词独特美感的体悟和表达。

猜你喜欢
丰年夜行蛙声
丰年(油画)
夜行侠联盟
总有那一片蛙声(节选)
稻花香里说丰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
秋夜
微雨夜行
신기질(辛棄疾)─서강월·밤에 황사도를 지나며(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港区“蛙声一片”
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