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的陶瓷之礼文化思考

2022-12-06 22:02易雁南
陶瓷 2022年5期
关键词:秩序景观设计陶瓷

易雁南

(江西财经大学 南昌 330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成为了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文化发展方向引导的重点,陶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但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还融合了多种文化艺术,是集大成与一体的传统文化艺术,而在陶瓷文化的发展中,不单单只注重审美和烧制,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所以当我国的陶瓷艺术品传向海外之后,立即获得了大批的簇拥者。同陶瓷一样,古典建筑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温婉精致的徽派,腔调十足的京派,都包含着我国传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但在所有建筑的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元素都是功能性和实用性,所以对美感的追求都交由景观设计,通过景观设计去修饰、装饰、升级建筑物的美感,因此景观设计无论在任何时代的建筑背景下,都至关重要,是升华建筑灵魂的必备元素。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就不乏工匠将陶瓷艺术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塑造出了独特的景观之美,但社会发展至今,建筑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景观设计文化在如今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新的突破和重塑,而时下关于陶瓷艺术和景观艺术的资料少之甚少,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浅谈什么是陶瓷之礼,以及在现代景观艺术中如何突破固有观念进行设计创作。

1 什么是陶瓷之礼

“礼”这个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可谓是随处可见,礼仪之邦也是对我国盛而不欺,知礼守节的美誉,因此关于“礼”的文化就像是烙在华夏民族的基因中,随处可见,影响众人,传承于世。在各种艺术文化中也有深刻的体现和表达,陶瓷艺术更是重中之重,因为陶瓷艺术初期的创造与发展,就是作为祭品和盛放祭物而诞生的,可以说是以“礼”相生的艺术文化产物。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义之邦”,对于“礼”的文化可以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无论是谈吐穿着,行为举止,亦或是礼仪规章以礼相待等,均可以看出,在我国传统文化历史上,对于“礼”的重视,这种重视也深刻的影响着华夏民族的思维逻辑及艺术发展,在英文中,陶瓷和中国的字母发音相同,足以看出陶瓷文化对我国的重要,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因此,在制造时被注入“礼”的概念也是理所应当的,而陶瓷作为我国的艺术国宝,更是倾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之魂。随着陶瓷文化的发展,逐渐演变出了三种礼仪文化:秩序之礼、自然之礼、塑形之礼[1]。

2 陶瓷艺术在景观设计中主要的作用

根据陶瓷产品种类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的作用方向:基础功能性、雕塑玩物性、陶艺品装饰性、景致装饰性。

基础功能性,对于场景的基础性功能进行相应的景观设计,基础功能性建筑是一切建筑景观设计的基础,从最基本也是最具实用性的出发角度,是游客最常使用到的,例如游乐场和人工景点等场景在构建中,势必会有一些不可或缺的设备,如配电箱、垃圾桶、电灯、地灯、围栏等,为了更好的融合进整体环境,与景观整体风格融为一体,常常会使用陶瓷塑造外形结构,装点成艺术品,提高美观度和规整度的同时,也能提升景观的整体格调。不过在这种装饰作用中,要注意保证原事物功能性不被收缩的情况下去进行美化,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和功能的适配性,不能忽略了对质量和使用体验的追求。

雕塑玩物性,粘土的可塑性可以让雕塑物得到更多艺术上的发挥,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和场景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很多供人玩乐的场景为了贴合主体,都会推出相应的陶瓷雕塑,例如迪士尼的玲娜贝儿、星黛露、跳跳虎等主题人物都被建造成了雕塑摆在景区的明显处,方便了游客快速的在偌大的游乐园里找到自己的所在位置,这些雕塑在制作上通常惟妙惟俏,颜色鲜艳,形态各异,憨态可掬,十分适合游客拍照留念,也丰富了景区的精致。

陶艺品装饰性,这类景观装饰通常以壁画、摆件、艺术瓷砖的方式出现,与单纯的艺术装饰不同,而是更加深入的融入景观中,提升景观的整体审美和艺术性,传达既然不同的艺术感受。在现代家装设计中,经常会使用到拼接瓷砖做出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卫生间的地面上使用海蓝色水滴瓷砖,而在墙壁上采用鲜艳的绿色和红色景色拼接瓷砖,浪漫的波西米亚风格跃然而出,不但提高了美观度,在视觉效果上也对房间产生了拓展效果,这种风格目前正在广泛的应用于景观设计中,受限于景观开发时经费、合理规划、地域气候等方面的限制,很多景色无法真实还原,就需要使用到陶瓷壁画或瓷砖进行场景的刻画,从而提升整个景观的格调[2]。

景致装饰性,直接将陶瓷作为建筑景观的材料,这是一种大胆独特的运用方式,不但产生了独特的景致营造效果,体现了别具一格的美感,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和审美体验,也更好的将陶瓷自身的特质融入与景观之中。但由于陶瓷材料脆性已坏的特质,这种运用方式在日常建筑的建造中具有一定的困难度,也需要设计者有出色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物品属性透彻的了解,才能做到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陶瓷元素,而不会做成‘华而不实’的成品。例如位于天津市的,我国独一无二的瓷房子,前身是法式老洋楼,后经过屋主张连志的亲自设计,将瓷器和玉石的元素贯穿了整个房屋,其独特的美感征服了全世界,甚至被,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出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在建筑和景观的装饰上,陶瓷还有很多惊喜等待挖掘。

3 陶瓷之礼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3.1 秩序之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家常琐事,大到国事纷争,任何事物都有其秩序规章,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秩序是最重要人生准则和社会规则,也是秩序保障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古人遵守礼制礼法,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以秩序治国,在秩序的基础上不断进步,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秩序也在不断的更迭变换着,变得愈加贴合人性,贴合社会,逐步形成了当下人们熟知的规则秩序。秩序注重礼仪,礼仪维护秩序,秩序和礼仪相辅相生,这一点也充分的体现在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

3.2 自然之礼

自古以来,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就有着敬天地,崇鬼神的传统,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之力的敬重和崇尚,而在许多传统艺术中,都十分推崇敬重山川、湖泊、飞鸟走兽等自然元素,这也体现了农耕时代人们靠天吃饭所形成的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印记,从而使华夏人民对于哺育万千大众的自然充满了敬仰之情,这种情感,也深深的融入了陶瓷文化中。

在传统建筑的景观设计中,这种对自然的敬重和崇尚之礼也备受热门的喜爱,不但在布局上将就风调雨顺,人与自然相合,在设计中也十分热衷于添加风水元素,例如古代宅邸前的泰山石敢当,以泰山之力守护家门,趋吉避凶,体现了主人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这种对自然的敬仰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即便今日也随处可见,例如许多潮汕地区人家即使住进了高楼大厦,也会在厨房准备一个蓄水池,因为当地人相信,水能守财,有源源不断之意。因此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创作者们也可以多熟悉地域风情和自然风貌,将这些传统文化、自然元素、风水之说合理优美的融合在一起,添加在日常生活中,亲近自然不但让人习性开阔,更拥有美好向上的寓意,给使用者以心灵上的慰藉,让景观设计切身实地的为使用者效劳,增强实用性[3]。

3.3 塑形之礼

如果釉彩为陶瓷披上了华丽的外衣,让它光彩照人,那么对于陶瓷形状的塑造,则是在建立陶瓷内核的灵魂。人们常见的陶瓷制品,例如碗、碟、杯、花瓶等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实时上第一个瓷器的诞生也是为了装盛物品,是古代人智慧的体现,但随着陶瓷文化的发展,它特殊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得到了延伸,也更多的被用于不同场景不同场合,寄托了更多的思想和理念。

不同的艺术文化与陶瓷艺术掺杂在一起,也塑造了不同的陶瓷作品,寄予了不同的内涵和寓意,在当下的建筑设计中,可以将这种丰富多彩的塑性能力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以形态之美,突破建筑的整体审美概念,塑造性的审美议题[4]。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艺术文化将再次被重视并发扬光大,陶瓷艺术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华夏文化的结晶,通过陶瓷之礼对当代景观设计艺术进行全面的剖析和升华,不单能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国艺术,更能将古人的智慧和优雅融汇进当代景观设计艺术中,给当代景观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和血液。

在陶瓷文化的发展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礼器,寄托了普罗大众对自然、天地、审美、秩序等文化的希冀和渴望,体现文化底蕴的同时,传承了艺术之美。我国在新世纪的建筑文化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很大,基于传统艺术之美的景观设计也愈发的千篇一律化,希望未来我国的景观设计艺术能得到突破和创新,汲取陶瓷之礼,传承古典之美。

猜你喜欢
秩序景观设计陶瓷
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让市场竞争更有秩序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秩序与自由
秩序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