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多元化方法探究

2022-12-06 18:56高爱荣
现代食品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监管食品

◎ 高爱荣

(唐山市丰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北 唐山 063000)

食品安全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确保消费者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保证食品安全能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或正面或侧面的积极影响,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还能够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只有加强对食品的把关,才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基础,因此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质量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1]。食品安全管理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时,要将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转化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从而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1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层面监管无力

①机构改革不完善。随着食品监管部门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门之间职能重叠的问题,但市场监管部门的事权划分仍不合理,如食盐类产品部门的监管职能并入市场监管部门,却缺少相关专业人员的并入,经费也难以拨入[2]。②目前,人员少、工作多及相关专业人员专业性不强的情况较严重,要想将行政化的手段发挥出来就要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后备力量,但由于受到编制及特殊岗位的影响,这些问题难以得到解决。③实际监管工作缺乏独立性及针对性,市场监管部门一般会以当地政府的主业作为重点,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不够重视,而且会受到各地政府经济因素及人情关系方面的影响,为留住更多的高产值企业,政府往往会给予更多的优惠,很多食品企业为得到更多的利润,往往采用各种方式使自身具有更高的影响力,使政府监管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④政府行政执法的滞后性严重,对各种短期性食品采用发现问题后再严肃查处的方式,难以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的真正作用[3]。

1.2 消费者的参与度较低

消费者是与食品接触最多的群体,但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只能通过看或闻的方式对食材进行辨别。对部分食品成品,消费者无法了解其使用的食材及食品生产情况,只有食用食物出现问题后才会寻求维权,但消费者虽然懂得维权,却并不一定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4]。部分变质食品,除非能当场认定,否则很难认定消费者手中食物变质的时间及责任。此外,消费者希望能对自己已开封的产品进行检验,但送检的产品要求必须未拆封,且维权的成本相对较高,导致消费者参与程度较低,这些问题助长了食品生产者的侥幸心理,不利于食品监管多元主体的参与。

1.3 第三方机构的作用未发挥出来

食品安全监管不仅需要政府的严密监管,还需要第三方部门等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才能为食品市场的监管提供更多的后备力量[5]。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食品安全协会较少,且组织结构和部门的职能都非常单一,还有很多是挂靠在政府部门中,缺乏独立性,同时也缺乏专业人员,很难将人们的需求真实地反映给监管部门。同时,人们也不能及时地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导致各企业间缺乏公平竞争的氛围。相关机构未对食品经营者提供食品安全教育,且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行业协会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无法发挥行业监督及行业管理的职能。此外,各种新闻媒体更多的只是扮演着食品安全关注者及食品信息传播者的角色,由于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度较低,因此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出现后无法及时传递最真实的信息,无法将监管各方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部分媒体反而为了流量而传播不实舆论。

1.4 食品监管方式过于简单

传统的食品监管是由政府主导,其他各部门辅助完成,但在监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消费者却未参与,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方式过于简单[6]。因此会出现政府采取措施整治食品安全问题时,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但之后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食品安全监管成为了一种形式,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的良性监管。

1.5 监管程序不够民主化

在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监管行为具有非常强的封闭性,消费者和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了解程度低,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工作透明化程度不高,使消费者逐渐失去了对食品安全的信赖。当出现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后,很难建立稳定有效的食品监管工作体系。

1.6 监管的观念落后

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着重视管理而忽视服务的特点,更重视对违规现象的制止,却未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地疏导。在实际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惩罚措施来落实处罚,不注重对存在问题的改正。

2 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多元化方法

2.1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多元共治的平台

通过对中外食品安全监管方法进行探究,发现仅依靠单一的市场主体监管是不够的。因此,政府需借鉴多方面主体共治理论的观点,形成多元主体的监管体系,构建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平台。但平台的构建必须要贯彻政府相关的主导方针,打造从原材料生产到食品消费全过程的链式监管。企业要落实自身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及时向消费者公开相关信息。消费者要积极参与到监管工作中,通过各方的努力共同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质量。

2.2 发挥新闻媒体的正向推动作用

新闻媒体是政府发声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因此必须要将新闻媒体舆论监管的作用发挥出来,确保他们的报道能集中民意,促进政府部门与消费者及食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微信及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平台,并结合传统媒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此外新闻媒体还可通过宣传手册和动漫小视频的方式为消费者传播更多的食品安全监管知识。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强对食品安全舆论的研判,客观而又准确地报道食品安全相关内容,披露行业中的违法行为,不为博人眼球而颠倒是非,促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行相应的职责,确保社会的舆论环境能稳定有序的发展。

2.3 引导消费者参与监管工作

消费者是民主监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公开透明各种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消费者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途径,使消费者能便捷安全地进行举报。此外,要健全激励机制和救济途径,对以盈利为目的的恶意举报,不给予激励和保护,对真正关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个人和团体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充分调动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2.4 更新监管理念

食品安全监管并不需要直接对市场活动进行干涉,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一定要避免利用公权力对市场产生过多的干扰,使市场自主调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此外,在监管过程中要加入普通消费者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政府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以适应市场不断出现的变化,有效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2.5 采用技术性的监管方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必须作出体系化的规定,逐步与国际上的食品标准衔接。在制订标准系统前,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评价,并以最终的调查结果为依据,从而使标准系统具备更强的前瞻性,使食品行业技术标准系统更灵活、适用。此外,还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内相关科技的发展动向不断对国家标准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国家标准复查系统,同时国家食品卫生监察部门也要对已通过检验的企业产品进行严格检查,以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2.6 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调整

目前,多部门分段监管体系与食品供应体系已不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缺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更好地解决由于多部门分段监管体制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加强对我国多部门分段监管体系的改革,有效整合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构建覆盖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的监管部门。此外,食品安全委员会还需充分发挥自身统筹协调的功能,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确保食品安全监管与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能同步有序地进行。

2.7 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技术还需不断进行优化,需研发适合各种规模企业和农户的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由于我国小规模生产企业较多,而现代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成本较高。因此,对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存在一定困难。政府相关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往往更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企业可选择高效率的食品安全监管技术。由于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差异较大,不能采取相同的标准,应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同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小企业中推行适合的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确保这些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技术都能够得到改进。

3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不断出现,新闻媒体的正确引导,行业协会的努力和消费者的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正朝着比较好的方向发展,人们的健康也越来越有保障。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监管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雪中放牧新风景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