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疗与防治

2022-12-13 08:21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病鸡雏鸡支气管炎

李 琳

(吴川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广东 吴川 524500)

秋冬季节比较寒冷,鸡群中传染病发病率明显提高。目前各类传染病变异种类较多,防治传染病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近年来,我国关于鸡传染病诊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研制出了许多灭活疫苗和特效药,在鸡群疾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预防与诊疗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便于在养禽业有更好的推广应用。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概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是对养禽业危害非常严重的疫病。该病主要侵袭鸡群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系统,最严重的可危及到鸡的肾脏。该病最早在美国发现,19世纪在美国的农场发现了一只小鸡死亡于呼吸道感染疾病,随后,科学家分离该病毒,并确定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近年来,该病毒不断有新型的变异毒株出现,多引起成年鸡混合性感染,除支气管炎外还会伴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加重疾病的危害性,鸡群产蛋量严重下降,严重时会造成鸡群大面积死亡。该病是鸡群中极易暴发的传染病,病毒是冠状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鸡群气管声音发生变化,叫声不清晰,雏鸡流鼻涕,成年鸡产蛋量下降等。该病出现了许多变异形态,研究发现,该病在秋冬季极易发生,死亡率高达28%。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差,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在世界各地已经分离出来各种变异的病毒毒株。在这些病毒毒株中,对动物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对肾脏以及生殖道的影响。在一些养殖场中,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卫生环境达不到标准,养殖密度过大等,都极易导致这类病毒的传播,该病毒极容易通过空气传播,也可通过饲料、饮用水、垫料等方式传播,由于管理不当还容易造成鸡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极易导致雏鸡的输卵管发生异质性变化,到产卵期时,达不到相应的产量,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

2 引发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因素

2.1 鸡舍通风系统较差我国大部分养鸡场都存在鸡群养殖密度极大,鸡舍通风不良的问题。天气发生变化,会造成鸡群大面积生病,暴发传染病。因此,预防鸡群传染病的暴发,应对鸡舍及时通风换气,降低鸡群的养殖密度。冬季应当做好鸡舍的保暖措施,以防鸡群出现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此外,一旦发现了病鸡,应立即将病鸡与健康鸡隔离,并对病鸡采取药物治疗,对健康鸡鸡舍进行通风换气,以保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有研究表明,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于秋冬季,并以冬季最为严重。原因是冬季一些地区气温过低,养殖人员往往忽视了对鸡舍的通风换气,雏鸡抵抗力差感染病毒。一旦发生支气管炎感染,管理人员应重视白天和夜间的巡视巡逻,注意观察鸡群的表面特征,严重感染的鸡群会表现出流鼻涕、咳嗽、伸长脖子大口喘气等,并工作人员应及时发现病鸡,并将其与健康鸡群隔离。此外,如在夜间发现有些雏鸡发出嘶哑的叫声也要对其进行隔离检查,及时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病鸡死亡或疫情蔓延。平时应配备专业的诊疗人员,以便于能够在鸡群发生异常时,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减少经济损失,提高鸡群的产蛋量和产蛋效率。

2.2 营养保障营养是雏鸡免疫力低下增强的基础,有调查显示,在死亡的雏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饲喂不当营养不良所致,所以每天营养物质补给。除了正常的饮食外,可根据雏鸡的状况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具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中西药物对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采取口服补液盐3次/d,口服碳酸氢钠Vc。中药可瑞康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防止该病进一步扩散,使病鸡更好地康复。可瑞康可用开水煎制,煎好后0.5h加入冷水。随后,将煎好的药水放入鸡舍内,作为鸡群的饮用水,让病鸡群连服5~7d。也能使传染病很好地缓解。

3 降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有效策略

3.1 按时接种疫苗疫苗的接种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传播有良好的阻断效果,疫苗接种在雏鸡时期已经开始,才能达到良好的疾病预防效果。同时,对不同年龄的鸡,应当采用不同的疫苗接种方式。要重视对雏鸡的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一般为4~5个月,对雏鸡,刚出生时应为其接种防传染病疫苗,应其成年后,应当接种疫苗的第2针剂,在其产蛋之前,接种疫苗的第3针剂,以保障鸡群的健康安全。在我国疫苗分为两种,给鸡群接种的疫苗包括灭活型疫苗和弱毒性疫苗。这两种疫苗均能够有效地缓解和预防鸡感染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首先,灭活疫苗是将病毒疫苗进行灭活处理制作的,这种疫苗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疫苗。特点是安全性高但免疫保护期短,目前养殖场比较少用。第2种是弱毒苗接种。在我国使用最常见的是荷兰生产的H120,H52型疫苗,H120疫苗针对雏鸡接种,一般情况下,会统一对14日龄的雏鸡进行接种,该疫苗的保护期可长达3周,防护病毒的概率能够达到90%。而H52型疫苗针对的是14日龄以上鸡群,因为这种疫苗容易对14日龄以下的鸡产生不良反应。为鸡群接种疫苗能够有效抑制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因此,疫苗的接种对养殖业十分必要,不仅能够做到方便快捷,还能节省养殖成本。在家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应广泛地推广疫苗接种,普及鸡群的疫苗接种率,能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和产蛋率。

3.2 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研究表明,鸡舍卫生不合格时容易暴发支气管炎。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鸡舍的卫生,定期对鸡舍消毒,将每天清理的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其放置在远离鸡群的位置。消毒是阻断鸡病传染的有效手段,养殖人员对鸡舍的消毒,应当一周进行3~4次,以减少鸡舍中疫情的发生。如果不重视消毒,会严重影响整个养殖场的养殖效率。养殖人员应将鸡场选择交通便利、排水良好、采光良好、地域宽敞的地方舍建造,并且在鸡舍内部设置格挡,保证鸡有充足活动空间,也能够通过格挡防止鸡群的随意运动。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清理各个鸡舍中的鸡粪,以免粪便发酵,产生有害气体。此外,要对鸡群定期投喂抗菌、抗炎药物,将这些药物与日常饲料相混合,一方面提高鸡群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鸡的产蛋效率。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有针对性的学习消毒知识,以免让疫情在鸡舍中蔓延。及时消毒,加强预防是养殖工作的关键内容。

3.3 加强养殖人员的管理在养鸡过程中,养殖人员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协调好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的关系,让每一位养殖人员各司其职,比如负责饲料分配的养殖人员,要保证每一天的饲料平均分配;负责消毒杀菌的工作人员,要防止病毒侵入到鸡舍中等,大家分工明确,责任优化,当鸡舍中出现传染病时便能很快通过责任人得以解决。此外,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以及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将标准化的先进技术在基层的养殖场中进行推广。除了要加强理论学习外,日常的实践工作也是重要一环。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鸡群中有病鸡出现,应当及时地诊断并加以治疗,要做到经常在鸡群活动的范围中巡查,每天至少巡查一次,查看有无病鸡的出现,一旦发现鸡舍中有死鸡存在,应当立刻取走,加以填埋。如发现声音沙哑、精神萎靡的鸡,应当将其迅速隔离,进行饲养观察,以免发生大面积疾病暴发,在观察结束后,如病鸡无抢救价值,应及时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加以处理,以免给养殖工作造成巨大损失。

猜你喜欢
病鸡雏鸡支气管炎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