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2-12-16 10:02安大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沟通交流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安大春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岔口驿小学,甘肃 武威 733299)

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落实对于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下新课改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一些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不能积极地应对数学问题,并且在数学学习中不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因此,影响了教师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而互动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知识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 小学数学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思维不活跃,欠缺良好的教学气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那么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研究可知,一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并不透彻,并且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这增加了数学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压力,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并且不能深入探索数学知识,导致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对于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不能给予反馈和回应,那么就会影响教学质量,使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及理论上,不能有效地落实到实际中去,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强,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降低了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成效.

1.2 不能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影响互动教学效果

传统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造成的.学生不能认真地与教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对于知识不能进行深入研究.除此以外,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比较有限,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不具备良好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知识时,学生没能珍惜和把握,不能认真、积极地参与互动教学,最终影响了互动教学的效果.

1.3 师生欠缺沟通交流

在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落实互动教学工作,那么教师就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数学基础,然后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开展教学工作.然而一些学生与教师欠缺沟通交流,主要是一些数学教师比较威严,造成了学生惧怕数学教师,从而在学习中产生问题不能与教师沟通交流,并且抵触与教师互动.这样教师就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影响教学课件内容制订的针对性,也不能与学生拉近关系,而且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到困难和吃力,存在一些心理压力,这也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和发散,影响了互动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1.4 互动方式随意

一方面,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比较随意.如在备课时,教师并未预设互动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临时进行互动,虽然这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但是难免会让教师在遇到突发问题时难以应对.另一方面,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随意性还表现在互动方式的单一上.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大多都是问答式的,教师对所教学的内容创设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并回答问题,问答式的互动方式可以说是贯穿了数学课堂的始终.这种方式适合用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时间段,因此,大多数数学教师都喜欢选择这一方式进行互动,有些数学教师甚至把问答式当成唯一的互动方式.小学数学教师认为问答式的互动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是有利的互动手段,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其实不然,首先问答式不能覆盖所有的学生,问题也没有针对性,且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比较浅显的问题.

2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优势特点

2.1 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能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良好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2.2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互动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能够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时间.学生在积极参与到互动教学中以后,在良好的氛围下可以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改变了被动的学习局面,激发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了互动教学的成效.

2.3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工作中实施互动教学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同时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规律.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能够提出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在互动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掌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3 提升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3.1 实施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实施分组教学,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实施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具体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产生困惑或者遇到问题,那么他们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而锻炼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过度依赖教师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和同学、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于培养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具体的分组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小组成员存在的差异,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并且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数学基础,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扶持、帮助和监督,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这是开展分组教学的主要目的,同时是重要的教学方向.因此,教师需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分组教学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工作重要的方式,学生需要正确认识分组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加强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2 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以此发挥互动教学的作用和优势.对于此,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进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在丰富了数学课堂内容以后,教师还可以展开分组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使思维得到培养和锻炼,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以及教学内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以此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数学能力.所以,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及沟通交流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教学工作的关键和重要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辅助学生深入认识并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比较片面,那么教师需要让其加强练习,弥补自己数学学习的缺陷和不足,加强对于知识的认识,以此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欠缺沟通交流,教师只是机械地传输给学生数学知识,而没有注重互动教学,那么就得不到良好的沟通交流,从而降低教学质量,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质也不能得到深入发掘.

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应用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知识学习,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更加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教师也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认识,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储备,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打开心扉,表达内心想法,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

3.4 注重教学方式的丰富与灵活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本身具有单一性,教师要着力改变这种单一性,使教学方式灵活化、多样化、趣味化,让学生从传统的数学应用题目学习中解脱出来.教师在课前可以多收集有助于教学的教具,因为教具的加入会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学方式的丰富还可以体现在运用多媒体方面,多媒体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手段,它具有新奇性和直观性.

如在教学“圆”一课时,教师就可在课堂中展现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及灵活性.在课前,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圆形的物体和一些常见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物体.在课堂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其思考身边的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哪些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得出许多答案:圆形桌子的桌面、圆形的化妆镜、圆形的花坛……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接下来,教师请学生回顾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就会联想到“圆的面积和周长应该如何计算”.这时候,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者三角形让学生逐一进行比对,并考虑用肉眼能不能看出谁大谁小.因为肉眼无法分辨这些不同图形的大小,故教师让学生用直尺量一量不同图形的周长.这时候学生会发现,“量一量”这个方法在有棱角的图形中可以使用,但对于四周都是弧形的圆无法进行测量.在学生一筹莫展的时候,教师就此引出圆的周长的算法,告诉学生,圆的周长是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但不是测量它的弧长,而是测量圆的半径或直径,接下来出示圆的周长公式πd或者2πr,最后由圆的周长计算引出圆的面积计算.这样一步一步层层推进、灵活变通的教学思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5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对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应用题教学,教师除了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利用公式解答问题之外,还应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应用题的解答不仅可以利用算式,还可以利用画图、列表、实践等方式进行探索,也可收到良好的解题效果.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假设全班学生组成了一个坐标方格,每张课桌就是一个格子,学生代表物体.先请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坐标方格中组成不同的图形,老师下发指令,让这个图形平行移动,则全班学生一起参与寻找每个学生的点位,共同完成移动.这个移动过程,学生会觉得非常的直观,大家一起参与活动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和集体协作能力.接着,教师让学生顺时针旋转90°,让学生清楚顺时针旋转的概念,并熟记概念.然后教师加大难度,把平行移动和旋转变化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又该怎么移动.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变抽象为具体,脑海中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清晰、明朗.最后,教师出示关于图形运动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自己解题,参与活动后的学生都信心十足、跃跃欲试.完成后,教师再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做游戏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对应用题解答的兴趣,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

3.6 合理开展竞赛,制订奖励机制

应用题的分值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具备解题的能力与技巧相当重要.部分学生对解应用题会有抗拒心理,看到题干就已经要放弃了,这就类似于一些学生对于写作文的态度.为了让学生正确对待数学题,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数学解题比赛”,并和学生一起制订合理的比赛方案和奖励机制.

当然,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加入奖励环节,比如认真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获得数学积分,积分可以兑换一些学习用具,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具备更好的解题能力.

在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教师也可以适时进行帮助和提示,在学生成功解答后,教师可以给予一点小奖励,比如一支笔、一个作业本,这样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得到数学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这也是有效开展互动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当下小学数学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实施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