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22-12-16 10:02马锦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数学课堂教学

◎马锦文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柳梁学区陈山小学,甘肃 平凉 744602)

数学是小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是三大主科之一.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认为数学学习难度大,枯燥无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然后对教学方法开展针对性的创新,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大帮助.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在于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存在严重的偏差,其次是小学数学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最后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存在偏差,降低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推进课堂教学的重要动力,只有学生认真、积极地学习,教师才能顺利将所要讲的知识倾囊相授,但是这种推进作用不能单纯依靠学生,教师也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确保自己可以对课堂做出有效的把控和管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是课堂的重要引导者和推动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观念,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数学学习难度较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感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数学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但同时引入了更多具有创新性、拓展性的新知识和新方法.这些新增内容从整体上来看虽然降低了教学难度,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难以理解,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部分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通常情况下会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压缩处理,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和内化,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师角色定位不对,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都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陈旧的机械式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也遇到了阻碍.产生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很多时候教师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授课全程都是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讲,只注重教授的知识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失去了学习主动性,还会产生厌学心理.

(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从而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学心理,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如果课堂上都是教师占据主动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学习,不能进行独立思考,那么学生心里所积累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导致其产生消极情绪,这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

(五)作业过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课后作业过于繁重会使学生无法对问题进行探索,在思想上造成负担,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放弃数学学习.

(六)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成绩要求过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部分学生的学习还是以升学为主,因此,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师会留很多的课后作业,家长也会要求学生上各种学习班,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还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负担,严重的甚至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在当前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尽可能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有趣.

(一)以提问为突破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许多小学生都不喜欢思考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问作为突破口,强化小学生的提问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使学生时时想问题,对于不懂和不明白的地方敢于提出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还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总结.例如,教师可以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些好的问题进行评价,然后将提问好的学生评为 “提问小明星”.这样能促使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目标要略有不同,这样才能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对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利用微课讲解新知要点

对于疫情时期的教学来说,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空间,因此,线上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合理实施十分重要.对此,教师要结合实际需要合理设计微课,并坚持以“生本理念”进行教学,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微课.教师可在新知讲解中合理引入微课资源,利用相应的软件录制教学视频,精选微课内容,适当穿插一些视频、音乐、动画等内容,同时设计一些针对性的情境练习,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真切感受知识的探究和获取过程,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及掌握.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将这些知识点制作成相应的专题课件,设计相应的视频、动画等模块,将图形的变化过程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积极思考,并努力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新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质量.

(三)在新知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传授数学知识和相关解题方法,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相关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情感教育,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维导图通常可以分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导图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导图,而在这两者中,学生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日后学习有着积极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成思维导图,将课堂中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梳理和回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其对重点知识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四)结合生活实际促进课堂教学延伸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切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组织课外延伸和拓展,教会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让学生利用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如,对于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以教室地砖的面积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利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计算教室地砖的面积;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以超市购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正确用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让学生切实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教师以身作则,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想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首先要在教学中以身作则,并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经常参加一些培训和进修活动,以此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再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必须给予及时的纠正.最后,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还要重视情感教育,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体会学生的学习感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利用游戏教学开展课堂互动

游戏不仅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表现机会和选择权利,这样才能促使其在游戏中积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在游戏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再让其明白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必须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相关工作和任务.然后,教师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班级学生的年龄、身高、爱好、特长等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个小组,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教学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团队意识,最终达到促使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有效的教学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实施良好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其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评价,既要实施全员性评价,也要进行分层评价,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分层评价:

(1)要求后进生能够独立完成题目的阅读和分析,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这一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师要多加表扬和鼓励,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信心.

(2)要求中等生能够分析和总结出应用题中的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然后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这一层次学生处于中等水平,教师在评价中要积极予以鼓励,并适当指出不足,使其能够受到鼓舞,不甘落后.

(3)要求优等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不仅要对相关题型进行计算和解答,还要列出多个解答式,并能够将相关解题思想和思路应用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教师对此类学生可适当提高标准,严格要求,采取竞争性评价,使其懂得谦虚低调,继续努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不仅枯燥无趣,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模式,确保自身的教学方法可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并在实际的教学创新中以学生为核心,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自主探究意识等进行全面培养,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