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探究

2022-12-16 10:02潘紧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核心教材素养

◎潘紧珠

(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二中),福建 漳州 363000)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核心素养这一思想理念是教育工作走上改革道路重要的方向指导,也是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准.所以,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模式需要遵循新课改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进行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才能够把核心素养与数学知识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本文的研究也是基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的视角,探讨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实施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育环境和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高素质人才.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在我国教育事业走上改革发展道路之后,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完善,以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特别是在核心素养下,想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就需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完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没有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状态,学习效率较低,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通过核心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以及相关理念的支持,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需要对以往教学的弊端和模式进行改革,最大程度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所处的地位,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这样才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目的,也能够发挥数学学科的素养,真正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育环境,这对于学生良好的知识学习及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家长方面

首先,多数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比较高,且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家长在家庭中除了督促学生学习,就是带领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补习班.而高中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承受了过重的课业负担,逐渐对数学课程产生了抵触情绪.当学生无法达到家长提出的要求,数学成绩下降时,部分家长会非常严厉地批评学生,导致学生的身心严重受损,从而更加讨厌学习数学.其次,家长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高中生和小学生、初中生不同,心智、思维发展更加成熟,进而与家长之间存在明显“代沟”,并且多数家长的工作都比较忙,很少有心平气和与学生沟通的时间,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就可以,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二)学校方面

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习惯采用灌输式手段进行教学,在课堂中重述备课内容,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长时间处于教师的过度“保护”下,更加依赖教师的教学,思维变得懒惰,缺少属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期间会将部分的习题答案直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题解答情况进行对照,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并未给予学生充足的关心和爱护.课堂中,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即便他们出现了某些错误,教师也会宽容对待.但是,当班级中的后进生出现某些错误时,教师常直接批评学生,很少对学生提出有效的建议,致使这些学生越来越讨厌数学课程.

(三)学生方面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心理变化比较明显,他们关注考试和升学,并将升学放在首要位置.相关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并不源于内心的热情和对数学的喜爱,而是为了在高考中获取优秀的数学成绩.而且,这部分学生会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精力放在解题上,将“题海战术”看成学习道路上的“救命稻草”,即使有的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答的题目,也不会通过某些渠道去努力理解,而是选择将答案背诵下来,长久下去,难题越积越多,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也会增加,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一过程无疑会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甚至将学习数学当成一种无法避免的负担.当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后,学生不仅会主动避免参与数学活动,还会以敷衍的态度学习数学,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无法在生活中、考试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活跃课堂气氛,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际开展高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学习情况,为学生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知识学习氛围,这也是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有效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和数学困难的时候敢想、敢做、敢问,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自身的个性化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进行新的尝试.所以,教师也需要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利用活跃和融洽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敢于探索,最终顺利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也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在高中校园内开展和实施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二)坚持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对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需要利用全新的教育方法,真正把核心素养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改善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从而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优势,促进课堂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在教学中,教师使用数学教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为教材中的文字、所包含的例题内容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起到推动作用,实现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高中数学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坚持渗透教育的本质理念,实现了学生的良好发展,编者高度关注了教材内容所具有的灵活性和现实性特点.所以,教师不能忽略教材的内容,还要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展开有效的课堂教育工作.

很多教师都遵循新课改的理念,试图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拓宽视野,提升学习效果.所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习惯收集更多的知识内容,以在课堂上进行使用.而在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如何收集资料,其最终的核心内容依然需要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在合适的使用方法支持下,提取数学教材中包含的概念性内容,并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合理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和优化,这也是高中数学课堂上以教材为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方法.

(三)转变教育观念,落实教育革新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往往把自己置于“最高”的位置,劝说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让学生背诵知识点,且重视考试成绩.在这种模式下,师生之间不仅会产生很大的距离,学生还会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育创新过程中,教师应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入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比如,在讲解“数列”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直接把公式扔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尝试对知识内容进行准确的把握.其次,教师应摒弃急于取得快速成功和即时利益的思想,不把取得高分数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着眼于教育的未来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和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并且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这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在根本上推动高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想要顺利地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就需要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和研读,掌握教材中涉及的重点知识内容,同时了解教材知识所处阶段和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而把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优化学习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将知识与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结合,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尽量选择新颖的内容,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比较常见的几何物品,利用这样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几何体,熟悉几何体的特点.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课堂教学工作实施的难度,教师可以把多媒体设备引入教学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几何体,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五)引入分层教学,落实教育革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分层教学是目前较受欢迎的教育方法之一.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使教学面向学生群体,更好地处理学生之间的差异,所以,分层教学是高中阶段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选择.因此,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大对分层教学的实施,使教学更具创新性和实效性.例如,在讲解“初等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和知识基础,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对于C级(成绩较差)学生,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掌握知识点;对于B级(成绩中等)学生,教师应要求其掌握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方程、性质和图像;对于A级(成绩较好)学生,教师应该让其对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的值域、定义域、图像及性质等进行掌握,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这样就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整体环境和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教育事业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教育也拥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所以,教师需要利用创新的思想及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方式进行改革.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能够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以往面对数学望而生畏的态度.所以,本文基于以上内容,在了解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发挥教育的优势,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核心教材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