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瓷中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美学

2022-12-16 11:41李欣阳庄一兵
天工 2022年28期
关键词:宋瓷禅宗瓷器

李欣阳 庄一兵*

北京化工大学

一个时期的文化会随着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发生转变,两宋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海外贸易四通八达,社会文化生活百花齐放,人们得到了很大的艺术熏陶,慢慢形成了宋代独有的文化艺术风格,宋代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诗词作品、绘画作品,也造就了很多诗人和哲学家。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宋瓷成了宋朝工艺产品中令人瞩目的璀璨东方艺术品,本文通过对禅宗思想的研究和介绍,逐渐清晰了宋代瓷器的美学理念的产生背景和禅宗思想的产生使宋瓷体现出造型意识,介绍了士大夫对禅宗文化的广泛传播,极简艺术在宋瓷美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五大名窑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进行了品读。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本文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属于宋瓷的那段辉煌历史,感叹我们东方大国的文化魅力。

一、孕育宋瓷设计理念和设计美学的社会背景

(一)宋代政治背景

宋代文化在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中当属最出色的一段文化。宋代在面对地邻侵扰的时候采取抑武崇文的原则,所以在军事方面比较处于弱势。这是因为宋朝特定的政治背景,即赵匡胤作为当时的武将夺权上位的政治背景,所以当权者掌权之后就大力推崇文人当权,限制武将的权力。[1]当时,相对于军事更重视文学,所以对文人非常看重,在这个契机下出现了许多文人士大夫,人数众多,队伍庞大,宋代的士大夫有很强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这些士大夫不仅在当时政坛中是达官贵人,在文化生活领域也是不可小觑。他们的出现深深影响了宋代文化生活,给宋代艺术风格赋予了新的色彩。[2]因为这样的政治制度,宋代的艺术风格不像唐代那样大气磅礴、炫彩华丽,而是相对内敛、低调清冷。

(二)宋代经济背景

由于政权相对稳定,商品经济日渐发达,促进了当时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发展。[3]宋朝海上贸易发达,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食物器具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民间开始逐渐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宋代商品经济也日益繁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过去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发展的观念,经商群体逐步壮大,从皇室到大众平民纷纷参与到经商队伍中来,经商的群体也有了改变,人们开始逐渐有了做生意的思维[4]。

(三)宋代文化背景之“宋瓷”

在文化生活开放的情况下,民间老百姓纷纷受到艺术熏染,后来宋代也被视为文化相对自由的时代,创造出很多不同的艺术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宋瓷,它与诗词、小说、戏曲、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相比,人工雕琢的痕迹更少,可以说是达到了浑然天成、十全十美的观赏效果。[5]从唐代过渡到宋代,人们的审美风格也得到了一次全新的洗礼。宋代的瓷器当属中国传统艺术品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分支,宋代瓷器在我国古代整个瓷器发展史上是炉火纯青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当提到宋代,人们总能最先联想到瓷器——“宋瓷”。瓷器的生产总量蒸蒸日上,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在工艺方面十分精致美丽,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了社会文化水平。

二、孕育宋代瓷器设计理念和设计美学的思想背景

(一)宋代禅宗文化催生出的宋代瓷器的极简美

禅宗美学来自我国的禅宗文化[6],宋代陶瓷的造型特点离不开当时的禅宗理念的影响,“禅”翻译过来有冥想的意思,也就是集中精力以安静的心态思考一些事情,后来发展成我国自己的佛教美学,是可以和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相提并论的。这种文化是以精神心灵上的主观感受为前提来感知美和艺术。禅宗是把哲学思辨与审美和艺术创作联系起来的独特思维方式,为当时的艺术创作打开了新的大门。禅宗是一种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宗教思想,禅宗认为世间万物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是虚无的,所有事物都是人心里的假象。禅宗所追求的境界是无牵无挂、空寂清静的,不需要刻意去怎样,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这种文化渗透到宋代瓷器造型中变成了空灵、朴素美,一切都是浑然天成,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增添了青瓷白瓷的审美韵味。正如《园冶》里的那句话“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禅宗传入宋代后,开始出现了佛像、观音像、罗汉像等以前没有的陶瓷人像,佛教使用的器具如香炉、香盒、花瓶、烛台、宝瓶、如意、佛坛等也开始完备。

(二)宋代士大夫的广泛接受

因为宋代倡导和崇尚礼治、自然的文化精神,再加上禅宗所强调的宁静致远、虚幻雅兴等禅境思想方法,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静坐、雅淡等有着非常相似的感觉,这直接促进了这种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应用。宋代文人阶层有着淡雅的美学品位和雅兴雅致,倡导朴实、温润、婉约,不提倡张扬、奢华、铺张浪费。禅宗颂扬独立,找寻自己内心的声音,不人云亦云,让士大夫有了这种精神层面的提升,而宋瓷特有的修长、空灵的外部造型更能体现出这种美感。宋瓷不但给人呈现出表面的形态造型,也能让人深深体会到当时禅宗文化给士大夫的一种虚幻空宁,使精神心灵得到洗礼,表达了“宁静致远”的思想。

三、宋代瓷器的设计美学和理念

(一)宋代瓷器和唐代、明代瓷器的对比

宋代作为唐代和明代之间承上启下的朝代,艺术风格和这两个朝代大相径庭,但又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唐代主要是白瓷和青花瓷,瓷器在唐代得到了极大推广,为瓷器的广泛研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朝的瓷具大多用作茶具、酒具、餐具,以及瓶、壶等,对其的应用随处可见,其造型多样。宋代继承了唐代的青花瓷和白瓷,也打破了“南青北白”的局面,烧造了多种新的瓷器类型,如梅瓶和玉壶春瓶。唐代的瓷器冰清玉洁,施釉大气饱满。色彩上更偏向于冷色调,雅致高贵,烧造的器物风格也偏向大气,和宋代瓷器的温婉秀气有所不同。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加广泛,烧造技术迅速发展。唐宋茶具大部分是杯、盏,明清多是壶具。唐代盛行厚葬的风气,而随葬的物品大多是三彩瓷器,唐代一度流行“唐三彩”。明代以景德镇为首的各瓷窑成为当时瓷器烧造的中心。明代是中国陶瓷史上又一个辉煌的时期,因为有宋代瓷器鼎盛时期打下的基础,再加上元代的过渡,明代的瓷器技术出类拔萃,是我国瓷器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再一次提高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水平。

(二)宋代瓷器极简美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瓷器的故乡,我国最早发明了瓷器,不仅使瓷器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更使瓷器成为艺术品,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瓷器的家乡,时至今日仍有众多的制瓷企业在用瓷器这个特殊的载体传承着中国的文化。宋代瓷器可谓是我国浩瀚传统艺术中一块绚丽惊艳的瑰宝,宋瓷雅致简约,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中华文化隽永博大之美。[7]再加上宋朝时的审美思想,一些具有极简特点的瓷器在宋朝流行起来,如唐代出现的梅瓶在宋朝流行起来,在大街小巷的酒馆都可看到,梅瓶的造型非常经典。梅瓶还有一个名字,即“经瓶”。以前是用来盛酒的,容量非常大,造型优美温润。在宋代,开始出现了很多具有极简美感的瓷器,和西方的极简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北宋出现的玉壶春瓶,在当时也是用来盛酒的器具,后来逐渐演变成用来观看的艺术瓷品,也是中国瓷器外形中非常典型的一种。玉壶春瓶颈部细长,瓶身具有S形的轮廓,好似一个纤细瘦削的少女,外形简单简约,但是有恰到好处的美感,有一种“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又太少”的极致美感。

(三)宋代各窑厂的设计美学

宋代瓷器的造型是在宋代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这使宋代瓷器有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和境界。禅宗思想所带来的艺术境界是空寂、清净。这必然会影响当时宋代瓷器的审美形态和品位,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宋代瓷器优雅温润,装饰极少,禅宗思想使瓷器表达了“只有装饰得简约才能更好地表达其中的韵味和境界,过多的缀饰和加工反而会影响到其精简的造型之美,打破了瓷器想传达的意味”。关于宋代瓷器的具体分类,可以按窑系、地域、瓷器类型等进行分类。按窑系分,有让人耳熟能详的宋代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这几大名窑;按地区分,有“南青北白”的说法。宋瓷的装饰方法丰富多样,可以在已干或半干的未经烧制的器件表面上,用竹制或铁制工具来刻画出各种深浅不一、面积不同的纹饰,也可以用刻有装饰花纹的印模,在没有彻底风干的胎上印出装饰花纹。有将印出或塑出的立体状纹饰黏附器物的坯上,然后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之后烧制而成的陶瓷装饰技法;还有在釉烧制品的表面,通过树叶、剪纸等材料进行装饰,再在烤花窑或梭式窑中(600℃—850℃)烤烧的装饰方法。那时的瓷器替代了很多物品,充当了许多生活用品的角色。

(四)简约风格在宋代各窑厂经典作品中的体现

五大窑生产了很多经典的瓷器作品,定窑的胎质轻薄坚固,坚硬刚强,不透明,釉质非常细薄,釉色洁白晶莹。定窑瓷器种类众多,质地精致细腻,色彩朴素雅致,花纹秀丽别致,以碗、盘、杯、瓶、碟、盒和枕居多,还有少量的壶,主要是作为贡品送入宫廷。最著名的是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不仅是一件生活用品,还是一件艺术品,是定窑瓷器中非常有名的作品之一。定窑在北宋发展到了最高点,说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烧瓷能力大大提升,还有审美能力和文化精神世界新的突破。宋代汝窑是北方第一个有名的青瓷窑[8],生产的瓷器普遍精致小巧,烧制出了天青色的瓷器,天青色也是汝窑瓷器最显著的特点。其中最能把中国古典美发挥到极致的作品是《汝瓷莲花碗》,造型精致素雅。“莲花”蕴含“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完美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清高、谦虚、廉洁之风,体现了中国的佛家美学、道家美学、儒家美学。宋代官窑的双耳炉是官窑的一个经典之作,官窑生产的大多数用在国家礼仪性的活动上,所以普遍器物较大,北宋官窑生产的瓷器釉质相对比较厚,质地精细,器面光滑温润,有乳浊感。南宋初期盛产青色的瓷器,官窑生产的瓷器双耳炉胎釉质细腻,釉面厚重,整个作品给人以大气敦厚之感,很符合官窑是宫中御用器物的特点,以及尊贵的身份地位。哥窑最有代表性的是《哥窑贯耳瓶》,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体的开片纹,开片纹是哥窑最具代表性的美学特点。钧窑最有特色的作品是《玫瑰紫海棠式花盆》,钧窑在烧制的时候会出现带颜色的斑点纹的变化,被称作“窑变”[9],特别是很好地运用了铜红釉和铜红彩,这是钧窑在我国陶瓷制作历史上新的功绩[10]。和哥窑的“冰裂纹”开片一样,最初被当成巧合,但是却让人发现了它独有的美感,像夕阳晚霞一样美妙,后来便把这个现象当成了一项专属的工艺,钧窑瓷器被誉为“国之瑰宝”,绚丽多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宝贵结晶。

四、结语

宋瓷的雅致是经过多种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经得起岁月洗礼。宋瓷的造型各具特色,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为中国陶瓷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宋瓷造型小巧简洁、朴实无华,富有特点的外形给人一种超世绝伦的美感,虽然大部分瓷器是生活用品,却给人艺术品的感觉,耐人寻味,纤细的外形给人一种“窈窕淑女”的感觉。和其他时期的瓷器造型相比,宋瓷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境界,使人产生“增一分多,减一分少”的完美体会。宋代瓷器纤细、婉约、秀丽,釉质细腻、温润,釉色朴素简约,从上到下都体现出秀丽高雅的气质。虽然不像唐代那样艳丽大气,宋瓷的独特造型和朴实釉色却另有一番风味,能使观赏者理解其情感语言和美学理念。

猜你喜欢
宋瓷禅宗瓷器
瓷心晚晚
禅宗软件
灵 山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宋瓷 低调中的高大上
落叶禅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北京毛家湾瓷器坑那些事
Marry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