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货: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安全感”

2022-12-26 02:56Rachel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安全感品类价格

文 Rachel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做核酸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常态,出国旅行成了奢望,上网课变成了学习的常规手段,没有口罩和绿码哪儿也去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消费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后疫情时代,面对不确定性,人们倾向于以囤积行为给足自身安全感。即使市场供应普遍充足,还是下意识地囤积消耗品,这种消费习惯看似病态,却成为日常。在普遍存在的“囤物焦虑”之下,预制菜和速冻肉、蔬菜的品类变得更加丰富,备受消费者欢迎。NCBD(餐宝典)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除了食品,其他品类的消耗品也存在储备需求,如护肤品、清洁用品等,其中还有一类较为特别的消耗品——隐形眼镜。疫情之下,常年戴口罩的年轻人开始更看重眼妆,彩色隐形眼镜已成当代人的“明眸新妆备”。2022年3月,上海因疫情影响封城,导致大部分生产地位于长江三角洲的隐形眼镜货品滞销。由于供应链物流受到影响,引发了隐形眼镜断货的次生危机,其中,定制散光隐形眼镜的缺货情况尤为严峻。隐形眼镜日常使用的消耗量并不小,其在“囤物经济”中的市场价值不容小觑,此次断货事件更是提醒了消费者囤积此类消耗品的必要性。

那么,消费者会囤积哪些商品?

1.更高性价比

囤物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消费者囤积的消耗品数量多且并非近期能使用的,因此不会选择价格偏高的产品,而是更注重性价比。打折促销时,比平时更低的价格给了消费者有力的囤积理由。如“双11”购物节的折扣力度较大,通常也是消费者的“囤物节”。相较于实体店销售价,网购的价格更低,是许多消费者非紧急时期囤物的首选渠道。

2.更看重品牌

除了价格,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也有所要求。首先,为了避免产品不好用、自身不适合的风险,消费者不会选择缺乏使用体验的新产品,而是大量买入曾经使用过并且有较好使用体验的产品。其次,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信赖的品牌产品进行囤积。通常,产品的各种信息会让消费者对其有特定印象,当消费者不断收到该类产品的信息时,通过多种渠道或多种方式的整合便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品牌印象。消费者在对产品进行评价时,会以品牌印象作为基础,从而影响其判断与购买。

后疫情时代,品牌和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与营销手段的创新,还须考虑如何迎合现下消费习惯的转变,才能在“宅经济”和“囤物经济”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囤物的首选产品,对品牌和企业来说何尝不是一条崭新的赛道。

猜你喜欢
安全感品类价格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2013年三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
2013年二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
2013年一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