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

2022-12-31 08:55黄丽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金火完全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0期
关键词:航路史料学科

黄丽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金火完全中学)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对促进学生学好历史、形成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有着积极意义。要求历史教师必须首先能够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科特点与学情实际,确定有效的教学思路,通过运用适宜的教学策略使历史教学更具效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思路

(一)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清楚,学生的学习动力与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否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密切相关。比如,教师在课堂中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倾听学生的建议与想法。

这样做,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抵触历史学习,不愿主动思考、自觉学习,也就根本谈不上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同时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可以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历史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各科教学都应自觉以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但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各个学科的学科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因此,各科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所执教学科的学科素养内容,明确教育方向和教学目标。以历史学科为例,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历史理解能力、历史价值观与史料实证能力等。在明确这些内容的前提下,教师才能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实施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教师只有自觉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这种广受师生青睐的教学手段,可以保证对教学模式的有效改进与创新。比如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都是基于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实现有效教学。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辅助教师对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历史素养不断提高。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了解,同时更能激发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探寻新航路》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新航路并没有多少认识。即便知道一些也无法将其与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结合。如果借助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讲到新航路的时候,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航路,在脑海里形成基本的认识。然后,再运用动画和视频形式,为学生介绍几位航海家是如何进行新航路探寻的。同时,鼓励学生想象自己如果就是其中的某一位航海家,或者作为船长都会做些什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四人,明确分工,根据教材内容与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就本组学习成果进行分享,使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切身体会航海家的艰辛不易,自觉学习他们勇敢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对探寻新航路的原因了有了较清晰的了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于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二)通过问题引导,提升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借助对相关史料的分析,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但很多初中生尚不具备相应的史料实证能力,甚至完全没有利用史料的意识,以致于他们的历史学习较为低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具体讲,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法。比如,在《古代埃及》的教授中,学生需要结合对相关史料的分析,了解古埃及文明及其发源地。

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特征与学习能力,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有效搜集历史史料的前提下,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分析,积极探索古埃及文明及其发源地,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首先,在搜集历史史料方面,教师可以在安排课前预习任务时提出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既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历史史料的搜集,也要对比较关键的历史史料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如金字塔与狮身人面画像、尼罗河岸灯火通明的景象、关于古埃及国王图特摩斯三世的相关资料等。这些都是学生探索古埃及文明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历史史料。其次,要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古埃及文明与尼罗河有什么联系?受到的影响都有哪些?”“古埃及国家的发展进程是怎样的?”“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等等。这样既能拓宽学生历史视野,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史料实证能力,从而使历史教学更具效率。

(三)合理渗入德育,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文化性、人文性非常突出,这使得历史学科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合理渗入德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比如,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中,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使其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感。在《关于生态与人口问题》的讲授中,可以为学生展示全国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并就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向学生进行介绍,为方便学生了解可以配上相关的图片、文字与视频资料。

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全面性。如既要有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也要有粮食问题、土地荒漠化以及就业等问题的资料,以此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探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为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生态与人口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此让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树立正确历史价值观。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现行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历史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思考。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清醒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真正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作用。

猜你喜欢
航路史料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反舰导弹“双一”攻击最大攻击角计算方法*
航班信息处理系统在灵活航路替换使用机制的应用
多平台协同突防航路规划
史料二则
基于二阶平滑的巡航导弹航路跟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