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2023-01-04 13:27李艳黑龙江大学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导向应用型教学方式

李艳(黑龙江大学)

一、“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明确专业定位、确立教学目标

在“一带一路”建设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及区域经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源于社会需求、行业要求、学生发展的综合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有利于解决重文化教育轻德育教育,课程思政意识不足,德育教育缺失问题。国际贸易是涉外经济活动,要充分体现国家经济领域的外交政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开展必须重视与德育教育的融合。“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解决如何通过主干课程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与职业素养。

(二)有利于解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

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时间较长,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足等问题。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应该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打造“互联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为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适应“新冠疫情”对新业态新的发展模式的要求迫在眉睫。

(三)有利于教学科研融合,实现教学科研的相互促进

国际性人才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了解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如何教研相长,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理论与知识,保证教学内容与质量的不断更新与提高,这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有利于解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专业教学体系的中心内容,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避免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脱节,促进人才培养与国际经贸活动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保持其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有利于专创融合,搭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平台

专业教育为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创业教育为专业教育效果的展现提供了平台。“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有助于充分利用专创融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相补充,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格局

时刻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理念,加强“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立德树人,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改革。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背景,创建应用型课程培养目标,对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推进“教书育人与自我提升”相融合的学习机制,立德树人。课程介绍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多环节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思政意识,在课内教学、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引导同学爱岗敬业,培养具有优质职业素养的国际贸易人才。

(二)确立“数字教育与传统教育”手段相融合的教育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应不断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利用“互联网+教育”开展一定程度的数字化教学。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实现学习软件环境的数字化。利用校园网“自主学习平台”这一数字空间,将课程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全部数字化。提升传统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作用,实现学习硬件环境的数字化。发挥手机和无线网络的优势,实现教学方式的数字化。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在线签到、答题、讨论、练习,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树立“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教学意识

加强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研究探索的过程。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某一课程的基本知识,还向学生介绍课程发展的状况、最新动态及研究方法等,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参与教师课题,指导学生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自主学习、毕业论文撰写等环节中体现科学研究的要素,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四)打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国家、社会需要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从以往的单纯课堂教学中挣脱出来,课程设置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设置“外贸实践技能课程群”,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课时分配应给实践环节留有余地,使学生从“课本”学习过渡到“课本+实践环节”这种新的模式中。在新的模式中,最大的好处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增强,使学生踏上社会就能使用该知识。通过校内“外贸实习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实践,校企合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五)搭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平台

创立以成果为导向的“课项赛”“课证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孵化创业项目,举办校级“国际贸易精英挑战赛”“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并参加国家级“国际贸易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

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专业应该与时俱进,以“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育人目标,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猜你喜欢
导向应用型教学方式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偏向”不是好导向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