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欢”类型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2023-01-05 10:50庄颖河北传媒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2期
关键词:白蛇动画电影跨文化

庄颖 河北传媒学院

一、“合家欢”动画电影受众心理分析

受众心理是指受众接受大众传媒及其所承载的信息时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它能够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受众心理与传播者、媒体和传播内容相互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播内容、媒体乃至传播者的未来发展都取决于受众。如今观众都是一个有思想的个体,不再是“墙头草”。不管媒体还是传播者多么权威,若是传播的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就会被受众所排斥。动画的类型不同,受众心理也不尽相同。比如亲情类的动画可以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保护,这类作品总能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起共鸣。

“合家欢”动画电影,大部分都是励志成长的故事,主角一开始没有自信,遭遇挫折,然后战胜自我,最后成了一个大英雄。他们勇敢、有情有义且善良,孩子都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偶像,家长也会非常赞同自己的孩子学习主人公的种种优点。比如少年英雄哪吒,他勇敢机智、孝顺父母等优点就值得孩子学习。内容为王依旧是市场的主流,不管主人公如何正义,情节没有吸引力依旧不会有观众缘。“合家欢”类型的动国产画电影大多都采用了经典的好莱坞叙事模式,因为这种好莱坞的叙事模式的起承转合能够让观众产生观影的快感,比如《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首先“合家欢”动画电影的节奏感是非常强的,开头的五分钟内就要有第一个剧情冲突,这也是合家动画电影的一个规定节奏。因此,那些取得一定成绩的“合家欢”动画电影,基本上都在节奏方面满足了成人观众。“合家欢”动画电影的内容以及主题都非常精彩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人类的真情实感,那么观众就会更加喜爱。

因此充分了解“合家欢”动画电影受众的心理,能够提升动画的品质。分析早期的“合家欢”动画电影,不难发现,近些年获得高口碑的“合家欢”国产动画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仅仅表达了导演的思想,同时也能够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比如:陌生化心理、狂欢心理以及自尊心理。因此,未来的“合家欢”动画电影会更加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合家欢”国产动画电影会百花齐放,精益求精。

二、“合家欢”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状况

可以发现2010年以来我国的“合家欢”国产动画电影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票房上,它们都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优势。仔细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动画电影的主要消费对象就是儿童,尤其是近两年属于儿童的节目本身就很少,而只有动画电影是能够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欣赏的对象。其次,可以发现美国的“合家欢”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做得非常成功,比如《疯狂动物城》以及《功夫熊猫》等。这些美式“合家欢”电影在我国都受到了广大影迷们的支持,成人和孩子都很喜欢。最后,国产动画电影《白蛇》系列都是主打“合家欢”策略的动画电影,可见“合家欢”动画电影成了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

纵使“合家欢”动画电影在国内非常受欢迎,而在国外却坐上了冷板凳。不管是从竞争力还是传播的力度方面,“合家欢”国产电影和美国类似的动画电影相比都差很多。所以说,不管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远远不及美国“合家欢”动画电影。

拿我国的动画电影《白蛇》系列来说,《白蛇》系列的动画电影是基于我国的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而来。在此基础上,以一个全新的故事进行创作,讲述了许仙和白蛇的前世姻缘。故事从捕蛇村开始,有了新的时空背景。它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爱的故事。为了爱情,许仙毅然决然的弃人成妖。人间总说人妖殊途,不能在一起,许仙说:“人间多是长了两条腿的恶人,多了条尾巴又怎样”。这样的爱情故事在让人感动之余,也能让观众思考人间善恶。然而《白蛇》系列却不会在海外引起反响,充满中国民族文化的动画电影,海外观众理解起来却有一定难度。

近几年的“合家欢”动画电影都有了新的发展态势,很多动画电影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白蛇》系列就是对已有的IP进行了改编,由此可见,市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上不再仅是形式化,更多的是以内容为主体的改编。善和恶也不再极端化,影片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表现更加多元化。

三、“合家欢”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加大在国外媒体平台的投放力度,提升传播力和 影响力

国际上的社交媒体受众非常广泛,并且每一个受众都是传播者。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国际上的社交媒体,并充分利用这样的平台,加强对我国动画的传播。动画所包含的中国文化以及价值观,都是很有特色的,并且经过艺术的加工,因此媒体在传播的时候不能像传统的传播方式,教条机械化的传播会事倍功半,所以媒体在传播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海外受众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力,进行适当的文化解读,加强海外受众对中国动画的理解。在动画的宣传方面,中国动画的宣传也很落后,比如动画电影《白蛇缘起》,针对不同的国家都会制作相应的宣传片,适应当地受众的接受心理。所以,海外的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获得粉丝以及媒体的关注是前期动画宣传的关键环节。因此动画的宣传在海内外的宣传应该保持一致,并且时间上也应该保持同步,同时也要有专业的宣发团队,得到曝光度的机会也会增加很多。

(二)加强动画电影的共情效应,体现多元文化

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应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人常常能够感知到别人的情绪变化,进而感受到别人的情感需求以及内心想法,这种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的经历,并能够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叫共情。在观看动画的同时,受众通常会由于主角跌宕起伏的命运而产生各种情绪,陷入其中,情绪的感染不仅是由于动画的感染力,也是由于其中的共情能力。因此应该以多元的文化为基础,从而提高中国动画的影响力。中国的动画要在承认文化差异以及受众心理差异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动画中受众能够共同接受的地方,从而减少一些内容上的意识形态。尊重不同文化,寻找其中的相同点,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各个国家的人民的情感共鸣。另外我们的动画本身在剧情上以及叙事结构上都或多或少的优点问题,为此我国动画应该努力提升动画的叙事能力,注重细节,以此让受众更加易于接受。

从文化的角度反映当下,形成自我和角色的视角目光同化,达成同情。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也有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社会情感等集体情感。这就要求电影在制作过程中要以文化矩阵为基础,而不是单纯的表面文化,而是深入到文化思维中去讲故事,就像《功夫熊猫》中使用的是中国场景和文化符号,但是观众却能很快看出不是中国动画。这是动画深层次民族思维的应用。中国动画只有立足于文化的母体层面,观众才能先同化再同情,最后达成文化认同,进而发展为对中国动画的认同。

(三)基于文化内核,打造中国动画品牌,走向国际化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动画作品也是有一些优秀的“合家欢”电影存在的,然而能够满足被全球的受众接受并认可的作品几乎很少,更别说动画形象走进大街小巷了。这样的现象可以反映出我们国家动画品牌的打造非常失败,以至于没有让海外受众时刻提起的动画形象。迄今为止,能够让海外受众提起的也只有孙悟空而已。更多的动画形象都是美国制造出来的,比如功夫熊猫。国产动画更多在受众定位上偏向于青少年群体,内容方面也比较简单,技术方面的特效制作也比较随意。更多的动画作品都偏向于改编,比如“哪吒”“大圣”等,很少有自己原创的IP。本土化的创作最终只有当地的人能够接受,对于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势必不会成功。所以,要想在海外有自己的动画品牌,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创,结合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受众心理创作出精彩的动画品牌,同时在文化方面也要避免会引起海外受众对中国价值观的误会。另外,中国动画也应该加强和外企的合作,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资源互换,也能够顺利进入海外市场,提高国产动画的影响力,进而走向国际化。

白蛇是很多中国观众已经了然于心的民族文化,然而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海外观众的理解程度。中国动画电影需要慢慢的向海外传输“东方的江湖”文化,并且以我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神话故事为基础,创作出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品牌。

因此,只有努力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才能摆脱西方电影的影响,在世界舞台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的“合家欢”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开始加入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取材于文化母体,《白蛇:缘起》就是来自民间爱情故事白娘子和许仙。不管是在角色的设计上,还是服饰和场景,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这也是在宣传中国美。

其实可以思考美国动画对于经典故事的改编,比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动画影片,这些动画就很好的做到了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并且让这样的异质文化成为所有年龄段都能够接受的动画。中国动画也应该思考如何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能够在交流中达到一种平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中国文化的市场具备非常大的潜力,尽管如此,我国动画对外交流依旧很少,甚至被外国文化所挤占。但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很多的青少年对国漫认可度很高,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达成优势互补,促进互利共赢。

(四)政府的支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不管是什么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不管是金钱还是政策,它都需要一定的支持,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因此我国为了鼓励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城市的政府都出台了很多关于动画相关的政策来支持动画产业。比如上海的“优化影视产业扶持机制”、天津的“促进影视剧繁荣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等。这些都是当地政府的政策方面的支持。然而由于当前的部分特效产业状况并不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其发展,从而制作出高标准的动画作品,从而满足海外受众对动画制作的要求。同时也要整顿动画行业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完善动画的产业链,并适时的放宽动画内容的审查力度,从而为中国的动画作品跨文化传播创造更好的条件。

我们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动画的文化兼容性,寻找文化的相似性以及受众心理的共鸣性特征,在异质文化背景下获得受众的认可,从而展示我国强大的文化渗透力。然而,也要能够意识到,中国的动画仍然处于传播主体单一、传播内容缺乏核心竞争力、传播受众文化隔离的长期困境中,很多方面都需要改进。中国动画进入海外市场,不仅需要政府、媒体和电影产业的合作,加强产业支持,也要增加软传播,改善动画的叙事结构,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不断促进中国动画的跨文化传播。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当下,面对中国“失语”的局面,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还能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动画电影作为传播的载体,可以承载文化和记忆。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强大,必须依靠各种传播渠道。动画电影能够承载中国梦,发展自己的动画电影产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能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进而对内讲好中国故事,对外输出文化。

尽管我国的“合家欢”动画电影还在初步发展中,但是它已经成为电影产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相信未来我国会出现更多立意新颖、制作精良的“合家欢”动画电影。

猜你喜欢
白蛇动画电影跨文化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可怕的“小白蛇”
动画电影
蛇与玫瑰
《白蛇:缘起》挑战CG动画创作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严歌苓《白蛇》中的女性情感分析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