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2023-01-05 10:50李锦锦金华广播电视总台
环球首映 2022年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心理

李锦锦 金华广播电视总台

受众,原本的意思是指演唱时的听众,后来是指接收信息的一切群众。后来又被引入了传播学,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包括电视的观众、书籍的读者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编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如何迎合受众的心理,满足受众的真实需求,是电视新闻编辑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对此,需要以受众需求为切入点,采取针对性、可行性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策略,在满足受众真实需求的同时,提升信息传播的效果。

一、电视新闻受众的大众化心理特性和心理需求

(一)电视新闻受众心理特性

通过对电视新闻受众的了解发现,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比如,生活环境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等。简而言之,不同的受众群体结构层次不同,需求也会相应的有所不同,在面对不同的信息、传播内容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受众群体也具有一定的共性。

1.随意性

“随意”,可以将其理解为在面对不同的信息时,可以根据自己主观方面的意识进行选择,不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或者限制[1]。电视新闻信息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信息,主要是为了将目前社会中所发生的真实的事情或者信息,及时传达给观众,观众在接收信息时的心情比较放松,不需要带着某种特定的目的接收信息。不管是看哪一个电视频道,或者看多长时间,观众都可以自行选择。在随意性心理特点的影响下,受众通常会选择比较容易理解,且比较容易获得的信息内容。如果传播内容生涩难懂,受众在接收信息时难度较大,那么很难留住受众,会导致传播效果大幅度降低。

2.互动性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人们在进行互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某种联系,这些联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某种特定的社会行为。不管是电视新闻传播者,还是电视新闻的接收者,信息经过传播以及接收的过程,这种行为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构成了互动行为,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这种互动行为不同于一般的互动行为,其主要发生在新闻活动中,除了电视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之间的互动之外,还包括电视观众与电视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交融性

电视观众在接收电视信息的过程中,其对于新闻的评价、看法等均会受到身边其他人的影响,比如,朋友、家人的态度。在交融性心理特征的影响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对于新闻的认知,其更愿意接收跟自己生活比较贴近的新闻,并且会将新闻与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对比,验证新闻的真实性[2]。

(二)电视新闻受众需求

1.对信息的需求

人们了解新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接收到相应的信息之后,通过对信息的思考以及感知,产生一系列的认识活动。通过新闻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包括了解一些重要事件。有关学者对收视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有数据明确显示,在收视率排名比较靠前的节目中,信息类节目所占比重较高。以人们最喜欢的节目为例,在排名前12位的节目中,信息类节目为7个左右。由此可见,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欲望比较强烈。有关学者认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满足了自身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为了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人们还需要从身边获得一定的信息。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人们会处于一个比较满足、兴奋的状态。当人们所了解的信息较少,或者对于信息的储藏水平持续下降时,在心理上会出现比较烦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通过相应的办法搜索新的信息,且接收信息的速度会明显提升,如果能够持续接收到新的信息,在到达一定程度时,会逐渐消除心理上的烦躁。因此,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需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包括社会的变化、经济的运作情况等。对于个体来说,通过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能够从不同的信息中进行分析,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在现阶段,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对时效性的需求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新的信息,这是人们普通的一种心理。在现阶段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如果没有掌握一定量的信息,几乎很难获得成功,再加上人们对于社会信息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这种心理越来越明显。在生活中,人们认为如果能够了解最新的信息,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快乐,在信息传播中掌握主动权。比别人早知道信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调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变化的需求。将受众的这种心理特点放大化,也就是对于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想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处于有利地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需要注意:第一,注重信息传播的速度;第二,重视信息传播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新信息进行传播时,最先出现的信息解释或者看法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通常会将其认为是正确、真实的解释,比较容易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后续所出现的信息解释很难影响或者改变人们原有的看法。

3.对真实的需求

不管是在什么时期,追求真实的信息或者事物,均为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本能。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其主要的职责是收集社会中各个方面的信息,且将真实的信息向人们报道,使人们了解事实的真相。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会相应的从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将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并且指导自己的实践,如果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那么信息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不仅不能对人们的实践起到辅助作用,还有可能会对思想、行为产生误导。从现阶段电视媒体的整体特点来看,其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尽可能地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力求使人们看到真实 的现场[3]。

4.对“近”的需求

通过对受众的了解发现,他们对于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的相关新闻,或者比较熟悉的事情的相关新闻更加关注,且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感,更愿意消耗时间了解类似的新闻。由此可见,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人们的感知能力更强,在理解上也会更加深刻。对于电视受众来说,他们需要能够反映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的相关节目,且比较接近生活各个方面的报道,比如,生活习惯、环境等。

二、受众需求角色出发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

(一)选择受众容易接受的新闻内容

在现阶段,不难发现电视节目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在收看电视节目时的选择更多。第一,要根据新闻稿件的内容,提高编辑时的合理性,要避免内容过于生硬。比如,一些新闻节目的内容以会议方面的内容居多,且含有大量的文件语言,理论性较强,长时间的观看很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心理。因此,可以在新闻稿件后面加上几篇“软”新闻,通过内容的合理搭配,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第二,“硬”新闻,主要包括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的新闻,其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这部分新闻观众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且不容易被传播。在具体的编辑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画面或者视频,使内容更加丰富。第三,如果能够用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语言传递信息,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消化。在播音文字稿的编辑修改中,要尽量用一些比较口语化的语言,可以将生涩、书面化的语言替换掉,使文字稿比较浅显易懂,使观众产生对话的感觉。比如,不少方言类的新闻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传播效果大大提升。第四,受众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最先引起他们注意的为视觉上的刺激。在画面的编辑上,要尽量丰富画面,尤其是要重视一些细节画面的编辑,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第五,除了需要注重画面的编辑之外,还需要重视声音的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可以选择与观众比较贴近的声音,从而使其能够感受到现场的氛围[4]。

(二)加大新闻内容信息含量

第一,提高信息删减的合理性。不管是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还是在新闻素材的搜集过程中,相关人员为了尽可能地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通常会在现场拍摄尽可能多的素材。在进入编辑阶段时,需要根据新闻事实的内容,从素材中提取出与新闻有关的素材,对于无用的素材要学会舍弃。在文字稿件的编辑方面,也需要时刻把握新闻主题,避免出现无关紧要的内容。第二,新闻的播出时间十分有限。对于每一条新闻,都需要将其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做到语言简洁、内容突出,使观众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接收到更多的信息。第三,在为观众报告信息时,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比如,对于一些信息,为了使观众知道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对事情发生的背景进行介绍。一些新闻事件之所以发生,是有一定的原因,如果不对具体的原因进行报道,观众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比如,在介绍我国某个地区的风沙情况时,除了介绍风沙形成的原因之外,还可以补充介绍风沙治理的具体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需要介绍事情发生的原因,需要根据新闻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操作[5]。

(三)满足受众对“近”的心理需求

第一,在地域上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不管是对于电视节目来说,还是任何一个频道来说,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可,首先需要全面了解观众的需求,要使电视内容迎合本地观众的喜好。第二,在心理上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选择新闻内容时,要以观众的视觉进行选择,将观众比较关心的话题搬到电视节目中。

(四)对多种形式符号综合运用

在三大媒介中,以报纸为例,其在传播时的符号比较单一,一方面主要是对文字符号的应用。电视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传播媒介,传播符号的种类较多。与此同时,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受众在接收传播内容时的速度较快。另一方面电视新闻对于受众的刺激强度较高。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现代社会,特技技术不断成熟,对于电视从业者来说,其可以运用一系列的技术,对多种不同的符号进行灵活运用,降低受众随意性心理对电视新闻传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如果仅仅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接收信息,能够记住10%左右的信息内容;如果通过具体的语言了解信息,能够记住信息的20%左右;如果边看边听,能够记住信息的50%左右。由此可见,如果能够通过多种符号对受众进行刺激,能够使其在短时间内接收信息,扩大信息的接收量。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中,特技的应用较少。如果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应用特技,能够突出新闻的重点,加深人们的理解和记忆。目前,在电视新闻中已经应用了多种符号。比如,画面展示、声音处理等,与以往单一的画面相比,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屏幕文字的运用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电视新闻在报道某些内容时,可能需要用到比较复杂的描述,或者进行比较集中的讲解、引入一系列相关的数据,这类报道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且比较复杂。对于这类信息,如果仅仅以播音的方式进行报道,观众可能会无法理解,很难抓住实质性的内容。对此,在这类信息的编辑中,要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可以将其转化为屏幕文字,或者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将复杂的信息具体化,使观众能够直观地看到。此外,为了强化受众对画面的刺激,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效果,比如,放大关键字、改变关键字的颜色等,使受众抓住重点内容,了解更多实质性的信息[6]。

2.在新闻表现形式上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信息的密度过于高,很有可能会导致信息量过于大,受众很难从信息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可以将新闻类的信息与一般性的信息搭配起来,使节目按照一定的节奏播出。与此同时,在具体的编排过程中,要对短新闻引起重视,使信息量能够加大,尤其是对于重点新闻,可以适当增加这类新闻的长度。在具体的播放过程中,可以先对新闻背景进行分析,再采用现场报道的播放方式,使这类新闻的报道更加立体化,提高报道的质量,在引起观众注意的同时,使报道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舆论力量。此外,在对重要新闻进行播放时,可以运用滚动式的播放方式。比如,对于重点新闻的最新消息,要第一时间进行补充报道,或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播放,突出新闻的实效性。通过这种报道方式,能够使新闻信息量大大提升,从而带动新闻节目报道所在时段的整体收视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受众需求角度出发,对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十分重要。对此,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对受众的心理需求进行全面、深入了解,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在满足不同观众真实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