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新闻语言的口语化

2023-01-05 10:50罗少玲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环球首映 2022年2期
关键词:口语化言语听众

罗少玲 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接收新闻的渠道日益扩大,已深深被大众群体所关注,新闻播报员要根据大众群体的接收热度更新新闻内容,并探究新闻语言的实践使用,优良的使用口语化播报,全力推动更加专业与科学的新闻报道工作。接下来,文章着重分析了新闻播报语言口语化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一、展开广播新闻语言口语化工作的必然性

不管过往的纸质新闻报道,亦或广播新闻报道,势必要按照基础规律来完成相应工作,即为新闻的客观性,要精准紧密联系言语的客观真实性来讲述。纸质新闻与广播新闻的本质区别在于,纸质新闻报道为报纸传播,其语言必须文脉合理、逻辑缜密,报纸新闻的真实性;而广播新闻在恪守这一准则的基础上,还有紧扣独特的传播方式,围绕声音做文章。如何才能精准且高效便利地获取新闻报道,广播新闻则要在言语的口语化与通俗易懂方面做足文章。尤其在广播新闻中,播报者务必把新闻中的书面上的词汇替换成更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言语,把新闻中抽象的数字实施模糊化处置或改变成了形象表述方法。最终,广播新闻方才可顺畅、极易被大众所接纳。和电视新闻播报的比较,电视新闻可以把直播画面转移到屏幕上,利用动态画面与言语、声音来全方位阐述客观发生事实,让观看者有切身的真实感受。广播新闻主要是听,为此播放新闻主持人需要适当加入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使一些难以理解的文字与信息表达得更易懂、易理解,二者相互融合在一起,则将新闻传播成效最大化。因此,广播新闻语言的口语化为广电事业蓬勃发展的急切需要,也能为广播电视传播新闻价值产生巨大的推动影响力。目前广播电视已成为普及范围最广的传播媒介,同时植入了大众日常生活的各个角度,其中近些年蓬勃发展的民生新闻节目,对于广播新闻言语的口语化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诉求。

二、广播新闻语言口语化具体起因解析

(一)主观性起因分析

广播新闻内容及其信息传递的精准性是新闻传递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准则。因此,语言精准性为广播新闻内容与播音精准传送的最基础标准。简言之,广播新闻高效、精准传递的先决条件为语言精准度。然而,广播新闻与过往传播媒体的本质区分为广播新闻主要通过言语来进行传递新闻内容,相反过往传播媒体则主要通过纸质文字来传递。因此,在过往传播媒体机制下,阅读者需推敲字词来捕捉相关新闻信息,但在广播新闻媒体下,受众只需借助言语收获信息,基于此,言语的纰漏势必造成受众收获信息的不精准性,严重时获得错误信息。所以广播新闻语言口语化表述更有助于受众收获准确信息,也极易搞清楚新闻的主题思想,同时新闻语言口语化可主动渲染受众者情绪,从而收获良好广播成效。而新闻信息的亲民化,更有利于契合受众的审美观点。

(二)客观性起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言语组织呈现出敏感特点,且言语的千变万化顺应了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内广播新闻发展初期,其新闻广播形式遭受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深远影响,言语政治化色彩浓厚,比如高举、紧跟等政治化词语。相反广播新闻报道的口语化极为稀缺,基于此,此时段广播新闻报道的重点职责就是政治思想宣讲的重要方式方法。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社会思想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广播新闻报道,慢慢在广播新闻报道中表现出责任到人、万元户等口语化的词语。因此,广播新闻语言的改变,其从侧面也映射出国内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也随之悄然做出了变化。尤其在新时期大环境下,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及其科学水平迅猛发展,广播新闻语言的口语化问题越发突显,呈现出浓厚的生活与时代气息。

三、广播新闻语言口语化应用成效展示

(一)精准务实

广播新闻则是将具体感知的、产生社会意义的事情播报出来,其通过人或物真实事件组成,且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广播新闻播报中阐述的事件务必是真切发生的,不可为杜撰出来的。然而,广播新闻栏目的播音主持,新闻播报的言语精准与简练为基础标准,相反语言口语化并不是对立的,播音主持在进行采访或录制访谈栏目过程中,需要借助口语化来设置相关提问环节。

(二)生动与活泼形象展示

当广播新闻内容呈现出浓烈的情感元素与深刻内涵表述,虽过了相当长时间,但依旧可使阅读者产生共鸣。假设大家期望广播新闻内容与播报能以真诚感动或标新立异的吸引读者目光,则需利用精准、恰当的口语化,其中关键点则是赋予情感色彩及其深层次内涵的言语,其可全方位的呈现出生动、乐观、形象、灵动的形式与环境。

(三)浅显易懂

平日群众所应用沟通方式被称为口语化,可制作实施广播新闻稿,更容易浅显易懂,且极易被群众所接纳。例如:《贷款买房更“合算”》新闻稿举例,其中合算为大众日常口语化的表述,将其列入标题可以使群众直观的看到标题,则尽快的领悟新闻内容的主要中心思想,此外,广播新闻播报和内容创作方式上,最大限度地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毕竟广大收听或观看群体极为讨厌套话、官话及其东拉西扯的播报内容,相反却更容易接受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毕竟口语化作为人民群众日常最常用的谈话方式,使人感受到亲切感。再加上口语化言语致使播报内容由繁入简,可表明立意所播报的中心思想内容。例如:《省长说话算数》此新闻播报,题目醒目,整篇文章字数仅五百字,其中却将省长与副省长、乡供销社主任相互间的日常事谈话方式如实记录下来,不光节约了听众的时间,同时容易让听众有共同的心得感悟。

四、广播新闻口语化提升详尽策略

(一)强化口语使用力度与规范播报者言语

在广播新闻播送实践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采取了大众化言语或者流行的网络语言,极易让大众快速了解不同相关新闻内容,此播送方法更贴近日常生活,从而让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尤其在大众收听广播新闻相关内容后,能够迅速掌握详细新闻相关播报内容,基于此,在新闻播报实践中,务必最大程度地规避特殊专业化言语内容;并且最好把部分专业化言语转化成为大众化言语,更加便于大众所接受和了解。此外,在新闻播送实践中,同时可使用当下流行词语,随即将部分词语植入到专业化词语当中,同时与大众化言语与官方言语融合使用。再有适合而止的利用约定俗成的文言词语,如何提升现代汉语词语的使用频率,顺应不相同的言语应用场景与多变化语境诉求,则需合理增添使用部分文言词。最后,限制生僻词使用频率,然而,创新词汇则为了迎合社会发展诉求,所创新的大量词汇是在社会与时间反复斟酌之后形成的,相反生造词则全部为依据个体意识任意拼凑起来的词汇,不符合词汇习性,势必减弱了言语的实际效果,造成言语含糊不清楚,所以务必限制生僻词使用频率。

(二)精准口语化为传送常识与数据的主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口语化使用频率极高,例如:广播新闻播报,极少数人有天天阅读新闻且实时记载的习惯,绝大部分人会收听广播新闻以口语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切合人民群众日常沟通的诉求。尤其在国内广播电视媒体中,新闻立台为最根本的基础,毕竟新闻为不同广播电视媒体不可放过的优质蛋糕。然而,新闻的特性尤为传播的精确高效,且不可出现任何偏差,因此,播音主持需在极短的时段内实现播出任务,确保口语高效的信息量,进一步提升信息密度,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的精确性至关重要。因文字表述不恰当,整体意思表述相差甚远,所以日常播报针对播音主持人的口语化标准诉求极为严格。新闻栏目播音主持尤其是新闻主播,则更需要利用简短的言语,避免不易听懂的语句,毕竟对于交际动能来讲,精简短句对比长句更容易被大众应用于口语表述中,也极易被听众所接纳。有些网络平台上有大量新闻播音主持口误的视频,广播播音主持人作为言语应用与推广使用频率较高的主体,势必要从这些主持口误中归纳总结与思索。

(三)口语化表达直接关系到栏目品质的生命线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语言就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言为心声,语言的表达,不仅可以实现交流的目的,表现出个人对于客观世界以及对于主观世界的认识,同时,又可以通过不同特色的语言,呈现出自身的个性与认识世界的方式。例如,深圳电台《夜空不寂寞》主持人胡晓梅,在节目中把她的情感风格与听众故事相融合,把节目打造的更完美。河北文艺广播《音乐早班车》主持人鲁军以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听众,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不仅如此,主持人利用自身博学与情感借助口语化来阐述、组织评论、串联节目或以访谈形式播报新闻人与事物报道,进一步将听众的关注度与兴致完全调动起来,尤其在广播电视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势必成了娱乐栏目能否脱颖而出的核心要素。

(四)口语灵活使用为栏目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口语化的表达不仅通俗易懂吸引听众,还能拉近听众与媒体的距离。同样的稿件,通过口语化的表述会让新闻内容更浅显易懂,运用一些语气词,用“拉家常”式的口吻播读新闻,会有更贴近性的效果。传播方式也由理论性的播讲转化为互动式的宣导。例如,《每日鲜闻》的片头和片花是固定的、规范的语句,不适合加任何的语气助词,那么来到正文部分,传统的问好是“北京时间六点整,各位听众朋友早上好,今天是2018年2月14日。”《每日鲜闻》的问好是“时间是早间的六点整,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早上好,这里是全心全意为您服务的每日鲜闻,欢迎您的收听,我是续妍,今天是2018年的2月14号,星期三,农历的腊月二十九”。用时间是早间的六点整代替北京时间六点整,语气随和随意,没有压迫感;用亲爱的朋友代替听众朋友,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加上全心全意为您服务体现出对听众朋友的重视,介绍自己“我是续妍”,容易让经常收听节目的听众朋友增加熟悉感,产生信任感;在介绍日期的时候加上“的”是口语化的口语化的表达,听起来不刻板不生硬。此也表明,当下栏目受脱口秀的影响下,播音主持人利用口语表达,与大众互动感情交流,推动了栏目的成功。

(五)提高真挚感情的表达技能

人们情感表述的主要载体为语言。毕竟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需要收看广播与电视栏目。播音主持人不光要在言语上与受众产生沟通,同时也要在感情上与受众产生共鸣。因此,播音主持人口语化表现出情感、真诚、热情,方可拉近主持人与受众的距离,同时也可使主持人备受大众的喜爱。同样作为主持人,更应该具备关心社会及其人民群众在平日生活中的艰难处境,持续强化个体感情储备,精准地把感情元素传递到栏目主持当中,且借助肢体语言与严肃的微表情来让受众感同身受,为栏目渲染强烈的感情气氛。此外,播音主持人需要主动加入栏目组早期的采访与编辑流程,便于真实掌握新闻内容的来龙去脉,更有利于融入栏目主持进程,进一步提升广播新闻品质。

(六)主持风格独特化

现如今,随着竞争逐渐白热化的广播电台栏目大环境,其呈现出的栏目类型也千变万化。然而,新闻播报想在领域中脱颖而出,势必要突出个体栏目特点,养成个体独特做事习惯。但是风格独特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养成的,其需借助口语化使用技巧,全面提高新闻播报文化内涵与品质,方才能逐渐培养出独特化栏目风格。毕竟独特化的主持风格不仅关系到主持人的文化素养水准与思想道德品质,同时整体周期也会很长。各种原因都会干扰主持人独特风格的养成,比如:个体修为、兴致喜好、言语特性等。因此,广播主持人要想拥有独特主持风格,势必要在日常播音实践中加强个体独特风格言语的大胆尝试。翻看国内优秀广播电台优秀栏目主持人,其都具备个性化的播音风格,例如:蔡静、马黎、包志坚等,其都是主持界的大佬,拥有各自不同的主持特性。此外,要想成为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势必要在考量栏目组自身状况前提下,防止发生播音模糊与言语不通畅情况。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广播新闻播送实践中,言语的汇总产生了积极作用,需要广播新闻播音员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与言语的统筹技能,全面认识到口语化培育的主要影响,科学地使用口语化内容;并且要认识到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符合客观事实先决条件下来播送新闻内容。并且,需持续变革,在实际中探寻合理的与适合的言语技巧,使大众在接纳新闻信息时,全方位地了解新闻所包含的价值所在。经历与人民群体相互交流,解析与探究群体接纳新闻信息的习性与信息收获路径,同时把语言关键点植入到日常工作中,全面发扬新闻播送的口语化优点,从而为广播新闻语言发展奠定优良的根基。

猜你喜欢
口语化言语听众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听众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邢非的诗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