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融合思维转变的路径分析

2023-01-05 10:50海瑞新疆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
环球首映 2022年2期
关键词:群体受众时代

海瑞 新疆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

随着科技发展,新型的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彻底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新闻作为媒体中必不可少的一大板块,在不断变化的媒体形式中应该积极做出自身的改变。而作为新闻的主体,新闻编辑应转变思维,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积极同现有形式进行适当融合,将新闻行业带上一个新台阶。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融合思维转变的必要性

(一)全媒体时代增强信息的多元化发展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方式多种多样,已经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体了。像承载新闻的报纸现如今已经很少能够见到,更多的是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方式融合在一起的网络平台。在该类平台中,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只需要简单搜索即可,这极大地增强了媒体受众的范围,也为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工作转变融合的可能。在现今短平快的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需要尽快转变自身的思维,如果还以传统思维进行新闻工作,就会效率低下,因为现今的技术工作效率已经不仅仅注重于文章本身,而是对于新闻编辑的工作思维、技术深度和广度都有所考察。这导致新闻编辑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才能够与新媒体形式持平,达到相同的满足市场需求的结果。但这无疑会对新闻编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心态造成影响。

但是运用好新媒体形式,新闻编辑在采编工作中的效率会得到提高。之后,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相关新闻主题材料的搜索,新闻编辑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创编,在信息具备时效性的时候将新闻发送在新媒体平台上,新闻的时效性得到了保障,时间短、效率高。

(二)新闻内容优化发展的需求

由于在全媒体时代,人们对于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和多元化,所以在对于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上,受众往往会非常纠结。新闻作为主流媒体内容之一,其创作主体和信息数量更加庞大。想要从庞大数量的新闻媒体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新闻编辑对新闻内容进行优化。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选题时要选择有深度的题材,贴近受众生活,以此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1]。但是如果新闻编辑想要让受众能够对新闻内容产生持续的兴趣,就需要在新闻内容的深度、人性温度以及内涵上下功夫,用优质的新闻内容让受众认可。新闻编辑要抓住新闻事件主要脉络和事件意义,对新闻内容进行创新发展,打造出有内涵、有深度且能够与时代相融合的新闻内容。特别是在当今的新媒体新闻中,大多数新闻内容只是一味地追求效率,没有深度和真情实感。如果新闻编辑能够在新闻内容的深度上进行挖掘,并以创新思路在新闻发表的背景中展示出新意,就能够在全媒体时代站稳脚跟,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增强新闻的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满足观众的不断变化的观看需求

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于信息的观看方式和选择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纸质媒体以及单纯的文字类内容,受众现今的观看兴趣下降很多。但是对于短视频和图片类的信息获取,有超过43%的受众都表示愿意接受[2]。即便是那些愿意阅读纯文字类的受众,也表示对于新闻的标题关注度更高一些,至于真正能够关注新闻内容的受众占比极少。而且在观看方式上,受众也开始倾向于短小精悍的文章,对于长篇大论的内容观看兴趣很低。针对新闻的形式,受众也更加倾向于新闻内容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较为传统的新闻表达方式以及复杂的内容结构很难接受。这表示新闻想要在全媒体时代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到足够的关注,就需要新闻编辑转变创新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思维,顺应受众的观看需求变化,对新闻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二、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融合思维的转变策略

(一)推动新闻编辑思维改变,实现职业转变

1.从单向思维转向立体性思维

全媒体时代带来的媒体发展归根到底应该以促进刺激新闻编辑的思想转变为目的,在当今多元化的媒体中,新闻编辑的思维被注入了新活力。新闻编辑需要从传统的单向的线性思维转变成立体的融合性思维,对于新闻编辑来说,现在的媒体主流形式已经不再是进行传统新闻的创编以及发表就可以完成的了,而是需要在新闻的创编之前、创编中以及之后实现。在新闻编辑得到第一手素材之后,对于素材的处理、新闻主题的拟定、深度挖掘作品的意义、创编过程以及发表的手段和资源等方面都是需要进行详细综合性的考虑的。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新闻编辑对于内容以及平台资源实现整合与融合。在媒体类型、表现形式、投放概念等方面进行完全的创新。通过对于这些方面的整合,减少新闻编辑在工作方面额外消耗的精力,让新闻编辑可以实现宏观调控新闻的具体发展情况[3]。立足于受众进行创编的内容加上合适的媒体类型渠道进行宣传和投放,会让新闻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到大量的受众群体。

比如新华社在微博平台上有一个系列作品,这篇作品对于“父爱”为主题的新闻主题进行了确认,之后在进行创编的过程中,以歌曲的形式作为表面,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再对新闻的深度进行挖掘,最终发表了作品《读懂父亲要从这首歌开始》,浏览量突破千万级别。这系列作品在新闻内容方面进行了“父爱”容易引起受众共鸣的题材,并将受众更能接受的歌曲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带动受众的积极性去进行浏览。而且微博平台是一种交互平台,对于情感类话题的关注度较高,因此达到了内容与媒体类型的融合,吸引到了大量的受众。

2.从单一编辑发展转向复合编辑发展

传统的新闻编辑一般都有着具体的分类,每个新闻编辑都有着自己擅长的领域,虽然这样对于初期的新闻编辑工作有好处,但在现在全媒体时代,单一类型的新闻编辑已经很难再满足现有的市场要求了。现有市场更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出现,新闻编辑也一样。除了日常的创编之外,新闻编辑还应该灵活地对于当前市场变化的需求进行及时的反应。对于之前单一的新闻编辑领域划分,新时代要求的是复合型新闻编辑,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于受众群体进行了解,对于全新的新闻媒体有着足够的了解,能够对多种新的媒体进行适当地运用以及有机结合。明确媒体优势,取长补短,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新闻编辑的日常活动,为新闻的有效传播和受众增长有所帮助。

比如在2021年国庆期间,相关部门在微博超话、微信以及抖音等多个平台举办了“我为祖国升国旗”的活动。此次活动中,采取小程序升旗、以国旗为背景拍摄视频照片以及超话讨论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受众的热情,话题讨论突破上亿次。此次的平台不仅选择了用户众多的微博、微信和抖音平台,还以精彩的形式激发了受众的热情。此次的编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复合性思维,实现了形式内容创新,采取受众感兴趣的方式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结合受众爱好以及平台的引流能力实现了广泛的传播。

3.提高新闻编辑的包容与整合能力

在新媒体发展之下,新闻编辑虽然对新闻行业有着充足的经验和认知,但是全媒体时代中的新闻媒体运行方式以及受众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新闻编辑只有紧跟着时代变化的脚步,把握住时代发展方向,将综合能力提升上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创新。想要实现这一点,最先需要的就是对新闻编辑的包容能力进行提升,新闻编辑一般都是要对于所给的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创编,给予受众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所以新闻编辑对于传统的媒体创作方式一般都是根据所给材料和思路进行规定化的写作。但是在新型媒体出现的当下,新闻编辑要开始根据新闻内容选择最合适新闻内容的新闻形式,新闻编辑要包容新的新闻形式。学习吸取其他媒体中的精华部分,使整个新闻的结构都是完整的,从而做到新闻的创作顺应当代 要求。

在新闻编辑对于包容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之后,还要注意对整合能力的提升。由于全媒体时代的信息内容复杂多样,导致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有所下降。甚至产生大量的虚假夸张信息。想要从这些信息中将有效的信息提炼出来是一件具有难度的事情。因此,新闻编辑需要有一定的整合能力,谨慎地选择所需要的新闻信息,确保新闻信息的权威性以及真实性,而且同时还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这个过程需要新闻编辑对于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力求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新闻信息是真实的、具有时效性的以及权威的。

(二)以科技为手段,创新新闻传播形式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技术在媒体上发挥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在传统的新闻编辑进行工作时,对于话题的掌握能力完全靠新闻编辑对于话题走向趋势的判断,主观性比较强,但是这无疑很难满足一部分受众的喜好,而且新闻编辑对于大趋势的把控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就致使此次新闻的影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导致新闻部门的威信力下降,受众对于新闻部门的关注减少。所以,积极地将现代数据化发展和科技同现在的新闻工作融合起来,才是真正能够实现新闻行业在全媒体时代的生机焕发。现如今的新闻编辑应当使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分析,以用户的需求为目标,将用户们的需求以数据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受众群体进行新闻的投放。科技可以使当前的新闻工作实现时效性、快捷性、生动性等有利特点,实现用户和新闻编辑之间的无形连接。比如在抖音、爱奇艺、哔哩哔哩网站等视频平台上,就实现了对于用户的喜好以及使用习惯进行数据分析。当用户进行APP或者平台使用时,用户的使用和观看历史会被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给用户推荐用户相对感兴趣的视频或文章。一般此类变现为“猜你喜欢”“推荐”等APP上的栏目选项。在正常的网站首页,大数据会对用户进行习惯侧写,从而推荐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相关内容,还能够通过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用户的喜好预测,缩小之后进行投放的内容范围,达到精准投放[4]。

在新闻的表现形式上,传统的新闻表现形式一成不变,过于固定的表达方式和版面设计很容易让受众感觉到审美疲劳,从而对内容失去阅读兴趣。所以新闻编辑要根据受众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形式改变。新闻编辑可以在搜寻信息的时候把握住新闻信息,并对其进行再次的挖掘和联想,通过对各个新型媒体的信息挖掘,能够有效地得知当今受众的具体喜好,从而在创编时将新闻形式以及深度挖掘的内容和受众的喜好结合起来。在受众方面,新闻编辑可以在新闻的形式上增添新元素,比如在新闻发表出去之后,可以开创相关的新闻讨论组、微信公众号,还可以和受众喜爱的品牌或者其他媒体进行互动和联动,以达到吸引受众群体的目的。比如在抖音平台上,现在已经入驻了众多的新闻报社,还有部分地区的团委以及部门也在类似的平台上开创了用户号。在发表相应新闻时,进行了创新性的使用,会使用比较流行的背景音乐,搭配新闻视频或者图片以及几句概括性的精简文字,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短平快的需求,这些新闻的新形式还为新闻主题吸引到了大量的年轻受众,引起了年轻受众对于新闻类型媒体信息的关注。在和受众的互动方面,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写信邮寄,而是能够直接通过下方评论区进行实时的发言和评论。同时新闻媒体也积极回应受众群体,甚至还会使用一些热门的网络用语,如“友友们”“天啦撸”等网友们的口头禅,拉近了同受众群体的距离,也让新闻的影响和传播范围达到了最大化。

(三)立足于观众,优化新闻内容

在媒体的传播中,受众永远是传播的主体。每个受众会受到所用媒体的不同以及自身的喜好影响,以自身为中心向四周主动传播信息。基于受众群体的庞大数量,在新闻编辑进行正常工作时也应该对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行思考,只有立足于受众的新闻内容,才能够起到最大效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新闻编辑可以通过对新闻信息进行生产和加工,从而满足受众群体的新闻内容要求。为了了解受众群体的要求,新闻编辑可以对众多媒体上的受众群体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明确受众群体对于新闻内容是如何产生兴趣的。再通过整合得到的信息对媒体资源以及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配合和使用[5]。除此之外,还要基于受众群体的喜好以及使用兴趣,对于受众进行相应的新闻内容投放,增加受众群体对于新闻主体的黏性。

在对于新闻的内容与受众群体进行紧密连接之后,新闻编辑还可以将新闻的内容作出其他改变。比如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字类的标点符号或简单的错字进行检查,这样新闻编辑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对于新闻内容的大方向进行详细的审查和思考。而且传统新闻内容中的配图以及文字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群体需求。要实现音频、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的结合才是如今新闻内容能够吸引受众的关键。比如在“丁香医生”的微信公众号上,里面的文章都会进行一些医学信息类的科普,但是由于其使用幽默诙谐的漫画搭配部分文字的讲解方式,每篇文章都能至少获得几十万的浏览量。新闻编辑就可以从该案例中进行信息的整合,在适当的新闻内容中也使用同样类型的内容创新。

三、结语

新闻编辑在当今全媒体时代中,应积极地进行思维的转变,将传统工作方式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去除。有效利用当前的大数据资源,立足于受众群体,发展自身的立体多向思维以及复合型能力,作出有新意、符合大众口味审美的新闻内容,让新闻行业在全媒体时代仍然保持住媒体行业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群体受众时代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