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气象节目多样化分析

2023-01-05 10:50宋奇丽水市气象局
环球首映 2022年2期
关键词:气象时代内容

宋奇 丽水市气象局

新媒体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这种媒体形式更适应互联网时代人们接收气象信息的偏好,各类天气APP的使用频率逐渐升高,并对传统气象节目产生冲击。丰富气象节目的播出形式、播出内容等是丰富气象节目多样化的有效措施,可为气象节目在新媒体时代中开辟全新的发展空间,提高节目影响力并使节目充分发挥防灾减灾作用。

一、创新气象节目播出方式

(一)制作网络短视频

网络短视频是新媒体时代新型的信息传播途径,由于简短与便捷等特点成为受众较多的信息传播形式。许多传统电视节目开始制作网络短视频,不仅能够丰富节目的播出形式,还可以增加节目的观众数量并扩大节目影响力[1]。气象节目也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开拓节目播出方式,制作气象类科普短视频,并将制作的视频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深入挖掘气象节目的潜在价值,保证气象节目的多样化。制作短视频是新媒体时代气象节目新的发展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气象节目的观看途径不再受到限制,气象节目潜在价值被尽数发掘,观众观看意愿显著提升。例如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制作公司与果壳网合作在视频平台开通账号和多档定期更新的栏目,将制作气象节目短视频的想法落实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二)气象节目信息可视化

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将数据信息可视化是信息研究的发展趋势。可视化信息技术能够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将统计与分析的结果以便于人们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也是新媒体时代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与大量数据信息相关是气象节目与生俱来的特点,因此将气象节目相关信息可视化是创新播出形式的途径,对制作多样化气象节目具有重要意义。气象节目自创设之初便使用符号、线条等元素表现天气状况,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用于表现天气情况的符号越来越多,人们通过符号也可解读气象信息,为气象节目播出提供了更多可行的方式。气象节目播出方式与大数据可视化理念相契合,因此气象节目更要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创新节目播出方式,为气象节目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三)灵活确定播出时间

新媒体时代节目播出平台种类繁多,各平台由于特点不同,受众喜好也各不相同,灵活确定节目播出时间是保证节目播出效果的核心因素。因此,新媒体时代气象节目在创新播出方式时,需结合不同播出方式受众的特点制定灵活性较强的节目播出时间,使节目播出时间与受众的观看偏好相符[2]。灵活的节目播出时间也是节目多样化的一种体现,传统气象节目的播出方式单一且播出时间固定,导致节目受众存在严重的局限性,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节目播出需求。灵活的播出时间不仅是扩大受众的方式,也是新媒体时代播出方式增多的必然需求。为使气象节目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媒体行业务必要结合节目播出方式,灵活调整节目播出时间,精准定位节目受众的特点,最大限度保证新媒体时代气象节目的多样性。

(四)网络直播气象节目

网络直播节目是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这种节目播出方式提高了节目内容的时效性,便于观众快速了解最真实的节目信息。气象节目作为电视节目中的特殊形态,由于其气象预报作用使观众对节目信息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因此网络直播气象节目也是使节目播出方式多样化的方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深化,网络直播逐渐成为观众最常用接受信息的方式,这也代表网络受众的数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平台。与此同时,网络直播节目所特有的时效性是气象节目不可缺少的特点,因此网络直播的播出方式同样适用于气象节目。在网络上直播气象节目不仅可以增加节目的真实性,还可丰富节目播出方式,使气象节目在新媒体时代呈现更强的多样化特征。

二、丰富气象节目内容

(一)大数据气候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气象节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使气象节目拥有更丰富的节目内容。大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能够挖掘数据信息中潜在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在节目中,为节目制作提供更多可用内容。例如,中国天气网制作的《40秒看完中国66年气温变化历程》节目,在制作该节目时,相关人员搜集了大量气温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得出温度变化历程,并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状态展现出来,该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视频点击量高达35万次。由此可见,巧妙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气温信息对丰富节目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既能够丰富气象节目的内容,又可帮助媒体工作者制作出更多样化的气象节目,提高新媒体时代气象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为气象节目吸引更多观众。

(二)记者亲历

记者亲历是气象节目丰富节目内容的可用手段之一,新媒体时代观众观看节目更加重视真实性,让记者亲临现场可让收看气象节目的观众有更强烈的直观感受,同时使气象节目的内容更加多样化。采用记者亲历的方式制作节目是新媒体时代制作节目的一种方式,这种制作方法通过简单但不寻常的手段获取节目内容,以最真实的状态体现节目内涵,尤其适用于气象节目[3]。例如中国天气网以往推出的气象类节目《萌系小姐姐亲身示范局部大暴雨到底有多大》与《多大风能吹跑一个100斤左右的小姐姐》等,节目以记者亲身经历为内容,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向观众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气象的特点,节目内容趣味性与科普价值较高。这两期节目播出后,在微博平台累计获得超过1000万点击量,节目影响力大且观众观看感受较好。

(三)动画科普短视频

制作科普动画短视频是新媒体时代用于丰富节目内容的常用方式,新颖的画面提高了观众观看节目的意愿,并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科普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气象节目涉及知识面范围较大,可发掘用于制作科普视频的内容较多,但气象学相关知识复杂且难以理解,普通科普视频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制作动画科普短视频是丰富节目内容的最佳方式。例如,央视新闻推出过气象类科普动画短视频《“红橙黄”高温预警代表多热》,该节目通过动画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了气象播报中用于表示高温的颜色含义,简化了观众的理解难度,这一节目在上线后获得超370万次点击。由此可见,动画科普视频更容易被观众接受,是新媒体时代丰富节目内容打造多样化气象节目的主要方式,应引起媒体行业的重视。

(四)使用VR技术

传统气象节目内容呈现平面化的效果,这样的节目内容会使观众在收看气象节目时感到乏味,大幅度降低观众的观看意愿。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电视节目内容逐渐向立体化发展,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观众的关注度也更高。因此,气象类节目也需要将节目内容立体化,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激发观众观看气象节目并关注气象新闻的兴趣。此外,将VR技术应用于气象节目制作是将气象节目内容立体化的有效途径,媒体行业人员可使用VR技术在节目中将气象条件更加直观的展现在观众眼前,通过模拟气象条件使观众可切实感受气象的特点,气象节目不再乏味且无趣。使用VR技术丰富节目内容会使气象节目更加满足新媒体时代观众的需求,不仅能够提高气象节目的播出效果,还能够保证节目内容可调动观众的观看兴致。

(五)结合时事

结合时事对气象节目内容进行创新也是新媒体时代常用措施,不仅有助于丰富新媒体时代气象节目的内容,还能够使气象节目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气象节目也是社会服务的一种,气象是造成自然灾害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关键因素,因此气象节目具有预防自然灾害的作用,也是气象节目社会服务性质的一种体现。将时事新闻融入气象节目内容是更好发挥气象节目社会服务价值的方式,同时也能够让气象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吸引更多观众关注气象节目。例如当某地举办大型运动会时,气象节目在播报天气时可结合该事件调整播报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运动会相关事宜。过年期间气象播报内容结合春运等时事播报气象新闻有助于人们制定更加合理的返乡时间与返乡方式。制作专题气象节目是在气象节目中融入时事最有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气象节目的社会服务价值。

三、打造气象节目品牌

(一)加大宣传力度

新媒体时代传统节目可用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为传统电视节目推广提供了更多途径,电视节目加大宣传力度有助于打造节目品牌,提高新媒体时代节目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并为节目多样化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气象节目也要借助新媒体时代技术优势,加大节目宣传力度,为气象节目打造最适宜的节目品牌。首先,气象节目应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以此为基础扩展节目内容、开创节目播出平台,围绕节目定位开展宣传工作。其次,提高资金投入数额,扩展节目宣传可用方式,保证宣传方式的多样化。最后,按照不同宣传方式的受众特点,制定完善的宣传方案,使节目达到最佳效果,实现为节目打造品牌的目标。以打造节目品牌为目标的宣传能够让节目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节目组制定的创新策略具有独特性,为新媒体时代气象节目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二)提升节目互动性

新媒体时代节目的互动性增强,这也是新媒体时代节目的发展趋势之一,互动性强的节目能够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并在观看过程中获得参与感,有助于打造节目品牌,促进节目多样化发展。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利用互联网增加节目的互动性是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气象节目打造节目品牌。新媒体时代缩短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这也是传统媒体关注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气象节目也要增加节目的互动性,让更多观众回归电视。节目互动性提高有助于增强节目的知名度,为气象节目打造更响亮的节目品牌,同时气象节目也可了解到更多观众对气象节目的看法和意见,为气象节目开展节目改革工作提供更多思路,促进新媒体时代气象节目多样化发展,扩大气象节目的影响范围并形成良性循环。

(三)强化与新媒体的合作关系

深化传统节目与新媒体的合作关系是打造节目品牌最重要的方式,新媒体传播方式具有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等特点,传统节目与新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是扩大节目影响力最有效的方式[4]。气象节目作为具有服务性质的电视节目,更要不断强化与新媒体的合作关系,借助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打造节目品牌,推动气象节目多样化发展。传统气象节目只能定时观看,限制了气象节目的传播范围,导致气象节目难以形成节目品牌,关注度低且节目风格始终单调。与新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气象节目观看不再受到时间的限制,气象节目的影响范围显著扩大并形成特有的节目品牌,节目关注人数上涨提出的看法与意见更加丰富,气象节目能够了解更多观众的喜好特点,制定多元化的节目改革策略,推动气象节目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四、改变节目主持风格

(一)动态化主持

主持人是节目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因此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不做出改变则难以实现节目多样化发展的愿景。传统气象节目的主持人大多为静态主持风格,在节目中仅站在地图前向观众播报天气,这种静态的主持方式难免会使观众感到单调,同时不利于气象节目多样化发展。为保证新媒体时代气象节目的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气象节目一定要改变主持风格,变静态主持为动态主持,在主持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肢体语言增加气象节目的生动性。除此之外,还应扩大气象节目的录制空间,为主持人提供充足的空间实现动态主持。在气象节目中采用动态主持能够提升气象节目的丰富性,同时推动气象节目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二)扩大节目覆盖范围

多媒体时代新型的媒介形式让节目传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优化节目传播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节目影响范围。为保证节目可从多角度传播给更多观众,主持人需转变主持风格,针对不同受众应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并保证所用语言情感饱满,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气象节目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5]。例如,当节目传播受众为老年人时,气象节目的主持人需使用简单的词汇与缓慢的语速播报气象新闻。当受众为幼儿时,主持人的播报语气要可爱。

(三)多人主持

气象节目具有极强专业性,但大多数情况下主持能力与专业知识难以同时具备,仅依靠主持能力或专业知识都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观众对气象节目的要求,还会限制气象节目多样化发展。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气象节目应该在节目中加设主持人,并明确分配不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责任,使气象节目的主持人同时具备较高的主持水平与扎实的气象专业知识,促进气象节目多样化发展。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气象节目变得多样化,传统媒体行业让气象节目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的方式多种多样,使气象节目在新媒体时代中焕发全新生机。新媒体理念与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传统媒体需将制作内容多样化、播出形式多样化的气象节目作为长期工作内容,不断对气象节目进行优化,使其适应新媒体形式的发展速度。

猜你喜欢
气象时代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