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报社记者转型之路的探索

2023-01-05 10:50张雯云南日报
环球首映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传统媒体融合

张雯 云南日报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模式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我们通过看报纸、电视来收集信息与传播信息,而今,电脑、手机、ipad等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网络信息的飞速传播促使媒体也要与时俱进,电视媒体的创新与改进是必然趋势。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媒体形式,而是可以从多个媒体渠道进行信息媒体传播,多媒体的传播优势是适合现代人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因此,传统的媒体形式必须向多媒体形式转变。那么,在媒体融合的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角色也将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转换,以便实现现代化信息传播的需求与社会地位的巩固。

一、融媒体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角色转型探究意义

融媒体指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之后诞生的新型媒体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进步,新媒体技术在市场上占据了越发重大的份额,成为当前人们休闲娱乐的主流方式,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了一系列的融合,诞生了融媒体这一新型传播媒介。融媒体既具有新媒体灵活便捷的特性,又具有传统媒体的内容质量把控体系,逐渐成为当前媒体主流形式。

而在融媒体视角下,报社记者的角色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而做出改变和转型。传统报社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在报道方式、内容、形式上都有了重大转变,如果记者不同步转型的话,很难适应新时期报社的工作,也无法为报社采集到有用的新闻信息。融媒体视角下,报社记者转型是唯一出路,而转型过程中需要的仍旧是传统记者所需要的素养,额外增加了新媒体时代的素养需求。

二、影响媒体融合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因素

虽然媒体融合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角色转型是时代发展需要,但是在转换的过程中无论是媒体、媒介本身,还是记者都需要发生很大的改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尤其是记者,不仅要转变思维方式,还要综合提升自身的媒体运用能力。影响媒体融合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记者受传统媒体理念思维限制较深

记者受传统媒体理念思维限制较深主要体现在记者自我定位与认知不足,记者的采访、编辑惯性障碍与自身媒体传播能力不足两个方面。

1.记者自我定位与认知不足

一般而言,电视记者受长久的工作经验影响是站在官方的角度进行信息的采访、编辑与传播,角色定位与新闻的报道方式比较固定,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倾向态度明显,过于官方或者空泛,很少有代表民众意愿或者完全以民众的角度去报道新闻,新闻的报道内容与实际有出入。而媒体融合视野下报社新闻等多媒体的报道需要以不同角度,不同平台等模式去编辑与传播,因此,在发展中记者的自我定位存在不足。自我定位不足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记者的认知,在采访、编辑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存在认知错误或认知偏差。报社新闻记者需要考虑政治思想、当时的背景环境、经济文化、事件发展等很多因素,采访过于程序化,报道较官方,有意隐瞒一些真实信息,对于民众而言存在虚伪性,也导致记者在转型中的认知意识受到较大阻碍。

2.记者的采访、编辑惯性障碍与自身媒体传播能力不足

传统的新闻采访模式效率较低,因记者要综合当时的背景与各项条件要求,对采访中设计的问题与编辑的信息存在较大差异,交流方式固定化,这也导致了采访、编辑惯性障碍,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受到的阻碍较大。如今,新闻记者既可以面对面采访,也可以进行线上采访,交流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受传统媒体的影响,记者在转换中还处于被动地位,短期内无法打破固有的模式,信息的采访质量就低,加上自身媒体传播意识与传播能力不足,受的压力很大。

(二)新闻媒体信息传播时效性低、管理模式固化

受传统的媒体思维影响,记者对管理与信息传播途径只要求稳,对创新要求意识不足。传统的思维意识与管理固定化影响了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时效性。转型过程中,在融合媒体的发展趋势下,以往的受众成为现今热点新闻的参与者,在互联网等的媒体传播下,热点新闻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引爆网络,而传统的新闻传播则无法达到这个时效,再加上传统的新闻媒体监督不力,导致信息传播时效性较低。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管理模式的固定化影响媒体融合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角色转型,传统媒体对新闻报道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报道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与审核,流程较烦琐、复杂。相对于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被动性较强,管理模式比较固定,这也是导致时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三)受众定位的影响

媒体融合的视野下,报社新闻媒体与传统的新闻媒体在受众范围的定位上是存在差异性的。传统媒体中的受众也许就是现代融合媒体中的参与者与传播者,从不关注新闻媒体信息的人也许现在成为融合媒体的忠实粉丝,并且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习惯。现代媒体环境下,要获取信息非常容易,传播速度更快,而传统媒体则不然,这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在转型的过程中,受众的定位自然发生改变。也是因为受众定位的影响,导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三、媒体融合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优劣比较

(一)影响力与专业度优势

媒体融合是现代媒体发展的创新新媒体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改变了传统固定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普通民众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第一手真实的新闻和社会热点,体现了融合媒体的及时性优势,这种新媒体形势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传播速度非常快,影响力非常大,但也存在一个弊端,即对新闻的针对性和过滤性较差。在专业程度上,因新媒体的制作群体不一样,普通民众也可能是一位记者报道者与撰稿人,因此,在专业度上与专业的新闻记者存在较大的差异,相比而言专业度上有所下降,但新媒体的信息多样化与多角度性又占优势。

(二)传播符号与传播途径的优势

电视媒体以网络互动、综合文字、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元素传播符号进行最大优势的结合进行传播。从古至今,相较于融合媒体而言,报社新闻始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准确性,具有专业性与符号综合性。而融合媒体信息传播具有随意性、主观性和分散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传播途径。相比较而言,融合媒体视野下报社新闻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传播角度广等特点。

(三)受众优势

虽然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高科技与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越来越依赖,但是电视作为传统的重要信息来源渠道,在人们的心中与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报社新闻依然是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并且对于受众群体而言,电视具有习惯性与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人们习惯了看电视,从电视中获取信息,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家庭环境能够给人们提供较为安全的观看条件,给人们以安全感。但随着年轻人一代的发展,更趋向于融合媒体中的新媒体传播途径,比如:电脑、手机和ipad,这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的。

(四)传统报社新闻记者与融合媒体新闻记者的综合能力对比

综合能力对比主要从记者的个人素养、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1.记者的个人素养

记者的个人素养主要从个人品格与政治思想上体现,传统报社新闻记者是以官方角度自居的,党性较强;而融合媒体新闻记者的个人素养参差不齐,这主要和媒体从业者来源参差不齐有关,有的个人素养非常高,非常专业,但有的属于普通民众记者的个人素养就较差,个人素养存在较大差异性,而且,现代化的融合媒体对专业的记者个人素养能力有更高标准与要求,个人素养水平也是随时代发展而在改变。

2.记者的职业素养

传统的记者职业素养层次大多数在一个层次上,很难有突破性的创新,主要与管理模式固定化与采访流程程序化有关。而融合媒体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较多,为了各种媒体信息的有效传播与传播量的提高,新闻记者对自身的能力要求,语言组织能力,采编、汇总能力都有较高要求,每个媒体平台的记者职业素养又存在差异,导致各领域的记者职业素养水平良莠不齐,但总体水平较强。融合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稍纵即逝,这就需要当代新闻记者有更加敏锐的新闻触感与职业素养。新闻记者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随时观察网络信息动态,多方面接触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群众,在复杂的信息资源中发现新闻、挖掘新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除了必备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当代记者的一些硬件能力,包括采访、写作、编辑以及不断更新的专业设备的使用等,这也使得融合媒体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传统媒体生产的分工相对较细,文字记者、摄影摄像、编辑制作等岗位各负其责,对某一个职业角度能力较强,但综合能力却不足。

3.综合素质能力

融合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形态大多要求采、编、写、录制、报道等完整性的流程任务均由一人承担,新闻记者必须向“全能型记者”转型,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全能型人才奠定基础。不仅如此,记者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意识,个人素养、个人道德、文化素养、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要求,较强的判断意识、公正性、客观性与社会责任感也是融合媒体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

四、媒体融合视野下报社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措施

(一)从民众与全球性角度出发,有效判断新闻的价值

简单而言,传统媒体是较专业,而融合媒体是舆论较开放,可以从多角度出发,也可以完全站在公民的角度去进行新闻报道,综合两者的优势,从民众与全球性角度出发,有效判断新闻的价值进行新媒体的现代化发展,才是最科学化,最合理化的要求。在保持传统新闻的专业性要求上,以发散性的角度思维去采、编、写摄影、录制与报道,有效判断新闻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与客观价值的存在。媒体新闻的角度可以是多样性,民众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个人的角度、各行业、各职位等的角度去进行价值有效性的宣传与编制过程,但不能失了真实性原则。新闻的信息价值已经不能从单一方面而论了,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可以引起较大的舆论价值与社会责任。记者不仅要考虑道德舆论,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从社会责任、潜在的信息价值进行挖掘,使得记者在角色转换中更能把控社会新闻的动态性,从而有效判断新闻的价值。

(二)坚持导向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确保新闻质量

在各个领域中,每一种传统模式的转变都需要经过由开始的不以为意到如临大敌一般,经过彷徨、无措、灰心、观望的情况下,终于看清了现代化发展趋势,因此,开始转变态度,开始迎接新的挑战。所以,在融合媒体的新闻记者角色转换下,坚持导向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确保新闻质量是现代发展的科学要求。这也是融合媒体下的新原则要求。记者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结合群众的疑问与社会要求,内容的准确度与时效性,新闻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来灵活控制新闻质量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多元化与质量差异性要求现代记者提高新闻质量,让真实而有效的信息进行传播,虚拟造假、过于夸大与隐瞒的虚假新闻应该严厉打击与管理,这也才能确保新闻的高质量性。

(三)有针对性地提高记者综合素养能力

随着我国对融合媒体的新闻管制与要求影响,记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职业素养与文化素养等综合素养能力。合理规范记者行业属性,有针对性地提高记者个人素养、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是有效规避融合媒体新闻记者的劣势所在。记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观摩其他记者的优秀报道,或者根据民众思想与社会责任体现进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能力的提升。提高理论知识与专业的记者职业技能,通过多层次的学习与潜能挖掘,实现自我价值的提高。除此之外,文化素养,语言组织能力与语言艺术的结合是作为记者应具备的重要条件,这样结合多种能力为一体,成为一名更优秀、更专业的新闻记者为培养国家全能型、综合素养能力超强的记者奠定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闻记者行业得到发展与创新,对新闻记者的能力要求已经越来越严格与多样化,针对融合媒体视野下,我国报社新闻记者的角色转换从记者的思想意识、社会价值、民众角度、全球视野、个人素养、个人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转换,是目前最快速、最有效的转换途径。在新闻报道中确保新闻的传播价值、高质量性与真实性。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记者综合素养能力,更有利于我国新闻事业、传媒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传统媒体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融合》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