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方》二加龙骨汤化裁治验4则

2023-01-05 19:25赵启涵刘宝利
江苏中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营卫附子龙骨

赵启涵 刘宝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二加龙骨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1]所载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方后注:“《小品》云: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小品》即《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由东晋陈延之所撰,然而原书在宋代已佚,目前仅存高文铸的辑注本和流存于日本的《小品方》残卷[2]。二加龙骨汤亦有二加龙骨牡蛎汤、二加龙牡汤等别称,或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混称。本方原为治疗阴阳两虚的“虚劳”所设,然而方中却并未用大量滋阴补阳之品,而重在调和阴阳,发挥清上温下、固肾涩精的功效,此为精妙之处。临床见病机属阴阳失交,证属上热下寒、脾肾两虚,且伴有焦虑、失眠等神志类症状者,可应用二加龙骨汤化裁治之,疗效显著。

二加龙骨汤配伍精当,临床应用时常不去桂枝。方中桂枝与白芍、附子与白薇、龙骨与牡蛎是三对主药。本方核心在于以桂枝汤调和阴阳,即辛甘合化为阳、酸甘合化为阴。全方功在调和固涩,适用于寒热之象兼有或不显的患者。我们临床使用时多加入炒白术、茯苓等药物以运化中焦、燥湿利水。对于炮附子与白薇的用量则根据证候的寒热偏向,若寒多热少则炮附子用量倍于白薇,或合用温阳的方剂。上热下寒、阴阳失交是二加龙骨汤方证的关键要素,患者常表现为畏寒、手足凉、口干口苦、失眠多梦、性功能障碍等。临床研究表明,应用二加龙骨汤治疗失眠、抑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4]。二加龙骨汤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应充分发挥中医“异病同治”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其临床价值。现择《小品方》二加龙骨汤化裁治疗杂病验案4则介绍如下。

1 慢性肾炎

张某,女,56岁。2017年1月16日初诊。

主诉:泡沫尿3年余。患者3年前出现泡沫尿,查24 h尿蛋白定量为1.5 g(正常范围:0.028~0.141 g),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未予正规系统治疗。刻诊:畏寒,手足凉,双下肢轻度水肿,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可,眠差,夜寐1~2 h,大便黏,小便频数,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24 h尿蛋白定量波动在1.5 g左右。西医诊断:慢性肾炎;中医诊断:尿浊(脾肾阳虚、阴阳失交证)。治以温补脾肾,潜敛化湿。方选二加龙骨汤合五苓散化裁。处方:

桂枝15 g,白芍15 g,炙 甘草10 g,生 龙骨20 g,生牡蛎20 g,炮附子20 g,白薇10 g,茯苓30 g,泽泻15 g,炒白术20 g,葫芦巴20 g,生杜仲15 g,大枣10 g,干姜15 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017年2月3日二诊:患者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口干减轻,畏寒、手足凉及口苦消失,纳可,睡眠改善,夜寐5 h,二便正常。效不更方,继进14剂。

服药后间断复查24 h尿蛋白定量为0.39~0.72 g。

按:慢性肾炎以蛋白尿为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尿浊”范畴,蛋白尿亦是“失精”的一种表现,由脾肾亏虚、下元虚寒引起的肾精不固所致。畏寒、手足凉、大便黏、小便频数等皆为脾肾阳虚之症;眠差、口苦为虚阳浮越、阴阳失交所致。因夹杂痰湿内停,故见水肿、口干不欲饮水、大便黏、舌淡胖苔白腻等。方选二加龙骨汤化裁以温补脾肾、潜敛化湿。阳虚明显,故方中炮附子量倍于白薇。生龙骨、生牡蛎不仅可镇潜虚阳,同时能固肾涩精,减少蛋白尿。加炒白术、易生姜为干姜以温运脾阳,加葫芦巴、生杜仲以温补肾阳。合五苓散加减以增化气利水消肿之力。服药28剂后,患者阳虚症状明显缓解,尿蛋白亦减少,水肿减轻,睡眠改善。

2 泌尿系统感染

李某某,女,26岁。2020年12月30日初诊。

主诉:间断小便不畅8年余。患者8年前出现小便频数而少,伴尿道不适,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2年而愈,具体用药不详。患者于半年前复发,小便色黄,排尿不畅,伴小腹酸痛连及大腿内侧,服抗生素后症状可缓解,但停药后复发。刻诊:小便频而色黄,伴腰部及小腹酸痛,乏力,畏寒,足凉,口干口苦,纳差,眠差多梦,大便溏,舌淡黯、苔白腻,脉寸弱关尺细滑。查尿常规:蛋白(+),白细胞酯酶(+),白细胞133.6/μL(正常范围:0~10/μL),细菌801/μL(正常范围:0~250/μL)。西医诊断:泌尿系统感染;中医诊断:劳淋(脾肾阳虚、浮热郁结证)。治以清上温下,调和阴阳。方选二加龙骨汤合苓桂术甘汤化裁。处方:

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龙骨20 g,生牡蛎20 g,炮附子10 g,白薇10 g,茯苓30 g,炒白术20 g,瞿麦15 g,滑石15 g,大枣10 g,炮姜15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021年1月7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诸症减轻,仍有口干口苦、畏寒、便溏,夜尿1~2次。查尿常规:蛋白(-),白细胞17/μL,细菌227.7/μL。初诊方炮附子用量增至12 g,加葫芦巴20 g,14剂。

2021年1月21日三诊:患者小便通畅,无尿频、排尿不适,淋证告愈。偶有乏力、腰酸、便溏,继予金匮肾气丸善后。

按:泌尿系统感染可归属于中医学“淋证”范畴,常由湿热得之,但常因久病、用药不当致虚实夹杂或以虚为主,变为劳淋。《诸病源候论》载:“诸淋者,由肾虚膀胱热故也。”对于劳淋的治疗,固肾涩精最为关键。本案患者病程较长,久病致肾气不足,加之长期服用抗生素伤及肾阳,热郁于内。肾气亏虚则小便频数,浮热郁结则排尿不畅。口干口苦、多梦,为上热之表现;乏力、畏寒、足凉,为下寒之表现;腰腹酸痛、便溏、舌黯苔腻,为湿热内郁之表现。方选二加龙骨汤加减以清上温下、调和阴阳。瞿麦、滑石利湿通淋,配合生牡蛎散结止痛,合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利湿。二诊时加用葫芦巴、增炮附子用量以增温补下焦之功效,意在温阳补虚,治阳虚之本。服药21 d后,小便通畅。虑劳淋易复发,故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脾肾以治本防复。

3 多汗症

李某,男,25岁。2016年8月1日初诊。

主诉:左半身出汗10年余。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自汗、盗汗,以左半身明显,床单常被汗水浸湿。刻诊:自汗,活动后加重,盗汗,无畏寒,手足偏凉,手心常有汗出,口中异味,纳可,眠可,二便正常,舌淡胖、苔白腻、舌尖点刺,脉沉细弱。西医诊断:多汗症;中医诊断:汗证(营卫不调、虚阳浮越证)。治以调和营卫,敛汗固脱。方选二加龙骨汤合甘姜苓术汤化裁。处方:

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龙骨15 g,生牡蛎15 g,炮附子15 g,白薇15 g,茯苓30 g,炒白术30 g,干姜10 g,大枣10 g。21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016年8月22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自汗、盗汗明显减轻,醒后床单不再潮湿,仍有手足凉。将初诊方中生龙骨、生牡蛎用量各增至20 g,14剂。

半月后随访,患者诸症皆愈。

按:异常汗出类疾病往往归责于营卫不调,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本案患者自汗、盗汗多年,但无阴虚而热的证候,且寒热之象不显,故为营卫不和所致。虚阳浮越于外,时时鼓动营阴外泄。口中异味、舌尖点刺皆为虚阳上浮之表现。汗出伤阳,故见手足凉,且卫阳亏耗则加重汗出。故选用二加龙骨汤调和营卫、敛汗固脱。方中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炮附子、白薇寒热并用、引阳入阴,生龙骨、生牡蛎固涩止汗。合用甘姜苓术汤温脾燥湿。复诊时增龙牡用量以增潜阳入阴之效。药证合拍,营卫调和,汗出乃止。

4 夜尿症

王某某,女,70岁。2016年9月27日初诊。

主诉:夜尿频多5年余。患者5年前右肾肿瘤术后出现夜尿频多,每晚7~8次,严重影响睡眠。刻诊:畏寒,腰酸痛沉重,偶有干咳,纳可,眠差多梦,大便黏,每日1次,排尿无不适,舌淡胖而黯、苔薄,脉寸关弦滑尺沉弱。西医诊断:夜尿症;中医诊断:夜尿(少阴虚寒、水液不化证)。治以温阳化气,固肾缩尿。方选二加龙骨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苓桂术甘汤化裁。处方:

桂枝15 g,白芍15 g,生麻黄6 g,细辛6 g,炮附子10 g,白薇5 g,生龙骨20 g,生牡蛎20 g,干姜10 g,炒白术30 g,茯苓30 g,炙甘草10 g。21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016年10月18日二诊:患者夜尿次数减为每晚2次,睡眠较前好转。

按:《诸病源候论》载:“小便利多者,由膀胱虚寒,胞滑故也。……其至夜尿偏甚者,则内阴气生是也。”夜尿频多的根本病机在于肾阳不足,不能蒸化。本案患者以夜尿频多为主要症状,兼见畏寒、腰酸,辨为少阴病。少阴虚寒,水液不能气化而下泄,故见夜尿多,水液不化则生湿,故见腰酸沉重、大便黏,实为少阴太阴合病;夜尿频多与失眠互为因果,而失眠病机在于阴阳失交。选用二加龙骨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旨在温阳化气、固肾缩尿。麻黄附子细辛汤针对少阴虚寒,温阳散寒、化气行水,减少夜尿;二加龙骨汤调和阴阳,固肾缩尿,改善失眠;苓桂术甘汤助中焦运化,温化寒湿。三方合用,标本同治,则夜尿及睡眠均得到改善。

5 结语

上述4则验案虽为不同疾病,症状也各不相同,但均含阴阳失交、肾虚不固之病机,在一定程度上都可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虚劳病的诊治,不可单用滋补,要从导致虚劳的根本病因入手。二加龙骨汤之方证归根于“失精家”,即阳虚不固,在此基础上发生精、津外泄,导致虚损进一步加重。而由于“失精”的途径不同,如汗孔、尿道等,则衍生了不同的疾病。因此,临床应用二加龙骨汤时还需结合不同疾病的特点和规律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营卫附子龙骨
《黄帝内经》对周围神经病的认识及启发❋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一枚”的古今考证研究*
架龙骨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基于《黄帝内经》浅论气郁生湿
龙骨中的秘密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