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然教育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探索

2023-01-13 14:19■文/张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教师应幼儿园幼儿

■文/张 楠

现阶段,自然教育对人们来说已不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保护环境的宣传内容。但现实情况依旧让人担忧,特别是环境污染已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自然教育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师应带领幼儿走进自然,感受教育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让幼儿可以接触自然并在自然环境中快乐玩耍,从而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并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幼儿园开展自然教育的价值,对幼儿园自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高效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科学措施,引导幼儿去感受自然,对自然有进一步认识,从而提高幼儿的身心 素质。

大自然是进行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最佳场所,但部分幼儿鲜有机会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幼儿所具有的想象力、表现力与探索力也随之钝化。因此,教师应多开展自然教育,全面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通过课程改革与创新等多元方式,为幼儿营造出真实的自然环境,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有所收获,实现感知力与创造力的持续性发展。

一、幼儿园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价值

幼儿园自然教育需要教师通过多元方式让课堂归于自然,借助自然环境与自然现象引导幼儿在自然中感知与探索,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获得新的体验与知识,极大程度地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与想象力,让幼儿能从不同角度感知世界变化,这有利于幼儿天性的释放与发展。目前,大部分幼儿已逐渐远离自然,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缺失症。一些幼儿开始迷恋电子产品,家长也没有创造机会带幼儿参与户外活动,使得幼儿与自然之间关系断裂。此时,有序与高效地开展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走近自然,幼儿可在开放式的自然教育中通过亲身体验去认识世界,感知社会与生活。幼儿园自然教育可以引导幼儿在田园、森林等不同自然环境下释放天性,改变幼儿与自然疏离的状态,使幼儿已钝化的探索力与感知力得到有效强化。可见,幼儿园开展自然教育极具现实意义。

二、幼儿园自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开展幼儿自然教育课程的意识不足

自然教育课程是现阶段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开展自然教育课程对强化幼儿综合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对幼儿未来健康成长有着深远影响。但部分幼儿园未能意识到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价值,而是根据教材给幼儿浅显地传递知识与生活技能,没有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只是凭借书本、图画与视频等方式展示自然,幼儿无法深入其中,自然不能实现感知力的强化,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还有部分教师未对幼儿进行系统化与科学化的自然教育,没有针对性地干预幼儿的活动,过于强调顺其自然,导致幼儿无法系统地学习知识。

(二)在自然教育中忽略了幼儿的真实需求

目前,幼儿园在开展自然教育时多是利用教材来引导幼儿掌握一些自然知识,未根据幼儿的真实需求与天性设计自然教育方案和课程内容,这不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性。部分教师还沿用标签式知识解读的方式,虽然组织了一些室外活动,但却未能对幼儿进行专业的自然教育,影响了其创造力的释放。这些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结构不完善

部分教师自身未参与过系统化的专项学习,对自然教育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一些幼儿园虽开设了幼儿自然教育课程,但部分教师工作量大,无法对自然教育课程投入足够精力,导致自然教育课程的安排未能全面落实。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幼儿园自然教育各阶段的实施效果不佳,这也反映出自然教育课程整体结构不完善的问题,特别是各教学要素的关系未呈现出协调性,导致内部结构缺少统一性。

三、高效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措施

(一)兼顾课程要素特点,优化教学体系

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是幼儿在自然中获得经验与相关能力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根据幼儿成长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教育课程。具体而言,一是教师应结合幼儿园发展现状,对园内文化特质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幼儿成长需求对自然资源进行灵活、充分的利用,努力构建出与幼儿成长规律相契合的自然教育课程。二是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凸显出的个性特点,设计长期与短期的教学目标,明确教育原则,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对自然教育方式进行创新。三是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体系,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自然教育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系统化与细致化的分析,找到问题根源并设计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自然教育教学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四是教师应借助幼儿园文化和学习的气氛,引导幼儿在有趣的自然活动中获得新技能与知识,增强幼儿的感知能力。五是教师应创设自然课程,对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规划进行革新,并结合课程游戏化理念,开展与自然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带着好奇心走入自然环境中,凭借自身想象力与探索能力,对自然产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实现与自然的深度沟通。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约会春天”“石头记”“环保卫士”等多元活动,让幼儿能通过实地考察对自然进行深入探索,完成与自然相关的活动或创作以自然为主题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懂得关爱生命,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组织亲子研学活动,实现家园共育

好的自然教育体现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亲子研学旅行,带着幼儿走进大自然,增强幼儿的体验感。通过研学旅行,幼儿会看到自然独有的力量,实现自我超越与挑战。“不去观世界,何来世界观?”因此,教师应带着自然教育理念,借助家园共育的方式为幼儿成长创设更好的精神与物质环境,调动幼儿潜在的创造力。首先,教师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运用自然教育活动完成相关知识的传递。其次,教师应考虑到家庭与社区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支持下组织亲子研学旅行,让幼儿走出去,看看家庭、幼儿园与社会以外的景象。幼儿在坐车、游玩等过程中能懂得关注同伴,学会团结互助,也能看到与周围生活截然不同的自然特色,从而感受到自然独有的美。再次,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入“行走的课堂”,提前规划好去公园或社区的路线,引导幼儿参与简单的写生和户外游戏等活动,通过自主畅快的游玩,探索自然的奥秘。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传递与自然教育相关的知识,家长要主动配合教师,双方共同将自然教育课堂进行延伸,在社区、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下,落实自然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科学渗透自然教育,增加课程内容

正常来讲,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离不开新课程理念的大力支持。幼儿园领导与教师应重视自然教育,这样才能使自然教育课程不断得到完善。首先,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渗透自然教育,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让幼儿能随时感受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带着热情去接受自然知识。其次,幼儿园还应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构建完整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反思自然教育成效,每周对自然教育课程进行规划,保证课程得以有序、高效实施。例如,幼儿园可以成立相应的教研小组,优化自然教育课程方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借助信息技术,挖掘网络中与自然教育相关的资源,并利用PPT课件或小视频等不同形式展示给幼儿。最后,教师应在增加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营造出与自然教育目的相符合的自然环境,使幼儿的成长与环境能够相互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种植观赏性植物,在合适位置开辟一个小菜园,让幼儿参与蔬菜、水果的种植,并通过挖土、浇水和除草等活动引导幼儿获得不同的体验,幼儿能够自由玩乐,与植物进行深入“对话”。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幼儿能够受到熏陶,形成环保意识,同时懂得敬畏生命。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幼儿成长

为了将自然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幼儿园应重视教师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日常自然教育有效结合。一方面,幼儿园可以组织多元化的自然教育培训,其中涵盖自然教育理论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多个内容,使教师能够在系统的学习下不断扩充自身知识储备,从而设计出合理科学的自然教育方案,保证自然教育活动与幼儿的成长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不同的奖励形式,对教师进行鼓励,使教师能够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自然教育。例如,游戏是幼儿探索世界的方式,教师应不断拓展游戏空间,丰富游戏内容与形式,融入自然教育内容,从而让幼儿在游戏当中获得自然知识。教师要将自然的“美”与“乐”巧妙结合,打造出阳光部落、动物家园和帐篷营地。幼儿可以用眼睛去寻找美景,用耳朵去获取信息,用手去触摸自然材料,增强自然活动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具有园所特色的自然活动,例如,开展“四季特别日”,组织以四季为主题的自然节庆活动,幼儿通过户外探索、市集模拟、艺术构建获得有益经验,与自然融为一体,走入没有屋顶的精彩教室。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必须走出现代化场所,带领幼儿回归大自然,使幼儿在多元化的自然教育活动中懂得热爱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开展迫在眉睫,教师应在幼儿的教育中巧妙渗透自然教育,强化幼 儿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为幼儿日后各阶段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应幼儿园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