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023-01-13 14:19■文/邢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活动游戏

■文/邢 芸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幼儿园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将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幼儿生活的各个角度,通过生活化教学,让知识“活”起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意义和对策进行阐述,以期对幼儿园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决定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最终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不断发生变化,生活教育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动。“生活即教育”强调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相关联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生活所原有和所必需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前提,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不是指学校教育,而是包含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理论中的“生活”,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与整个自然界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强调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将书本知识拓展到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中,将学校教育对接社会与自然,从而形成真正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主张发挥各生活单位、各角落地方的教育职能,将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大学校。学校教育需注重与整个社会的整合,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到更多、更全、更加实用的知识技能,让教育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

(三)教学做合一

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有助于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关的过程。做的方法是学法的依据,而学的方法是教法的依据,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这改变了以往教、学、做相对分离的局面,克服了教材与生活、理论、实践等方面相脱离的弊端,是教法的重大改革。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突出幼儿生活环节的育人价值

在入园、进餐和户外活动等生活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各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围绕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社交特点等展开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在用餐环节渗透蔬菜营养价值方面的知识,赋予日常活动专业化的教育价值。

1.根据发展需要优化教学目标。教师要了解各阶段幼儿在各领域的学习特点与身心特征,将教育紧密结合幼儿的成长过程。比如,小班幼儿的入园活动环节,教师可以从观察幼儿的换鞋与晨间活动等情况入手,分析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合理制定活动目标,包括稳定幼儿入园的情绪、指导幼儿将衣物放在固定的位置、教育幼儿不带危险品入园等。教师要根据活动目标,通过生活教育与游戏、集体教学等方式,引导幼儿掌握幼儿园生活常规,将生活常规的培养目标分解到各时间段的课程目标内。

2.支持幼儿生活的自发生成。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注重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给幼儿提供更多发现新鲜事物的时间和机会,让幼儿在交流讨论中展开富有趣味性的生活活动。比如,幼儿发现了小昆虫,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小昆虫生活特征的观察与探究活动,让突发事件成为教育的载体。教师针对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提出真实的、幼儿能够探究的问题,让幼儿通过探究获得更多的经验。

(二)开展有利于拓展生活经验的集体教育

教师要将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将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经验有机整合。

1.依据幼儿园课程改革方案,合理制定本园的课程目标,规范制定周活动目标。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周活动目标,动态调整目标定位,注意各领域的多维度延伸,积极推进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改革。

2.注意集体教学与生活的合理转化。一是从生活中选取教学内容。教师要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选取教学内容,如围绕食品的保质期展开数字认识教学等。教师还可以创设商店的活动情景,由教师扮演收银员的角色,向幼儿讲解生产日期等数字相关的知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促使幼儿在生活化教育中学会阅读生产日期等生活技能,帮助幼儿掌握时间的概念。二是利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游戏契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是幼儿获得生活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采取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方式,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小小消防员”等游戏锻炼幼儿的跑跳与平衡能力。三是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视频或图片等直观生动的形式展开教学,有利于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整合零散的生活经验。比如,在讲解“静电”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静电宝宝”动画片,通过拟人化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科学现象。四是注意教育语言的生活化。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和启发性,根据幼儿的兴 趣和疑问,利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导和点拨幼儿,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不断增强幼儿的生活能力。

(三)利用生活材料去教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材料,让幼儿依据自己的想法与生活材料互动,并在对材料的探究与操作中,获得情感、能力与知识的发展。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与心理需求的生活化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发新的活动情节,增强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力。无论是在生活材料的收集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生活材料的运用,教师都要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点滴进步,多鼓励肯定幼儿, 通过赏识教育、悉心引导,促使幼儿拥有更多的学习收获与情感体验,以达到预期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首先,引导幼儿收集教学活动中的生活材料。在教学活动的准备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收集生活材料,让幼儿根据活动的情景与需要收集生活材料,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教师可以在班级的角落中设置收集生活材料的箱子,用于投放幼儿收集到的材料。另外,要拓展教育的参与主体,教学的参与者不应局限于教师和幼儿,还可以邀请家长一同参与。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参与收集教学活动所需材料,邀请家长到园观摩教学活动,使家长深入了解生活材料对开展教学活动及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收集生活材料的过程中与幼儿深入的交流,有助于幼儿更全面地了解生活材料的用途和性质等知识,从而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生活材料,充分发挥材料收集环节的育人价值。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和幼儿收集富有家乡特色的生活材料,如面具、戏剧服饰、贝壳、剪纸、折扇、虎头帽等,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对自己收集的生活材料,使用和操作的积极性更强,更乐于将自己收集到的 生活材料运用到扮演或创造等学习活动中,真正实现了观察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等能力的培育。

其次,投放丰富多样的生活材料。在体育、美育、德育、智育等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活动的特点添加适宜的日常生活材料。一是在角色游戏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教师要根据医护角色、超市角色、美食角色等游戏活动展开的需要,投放适宜的生活材料。比如,在超市游戏中,投放各种塑料瓶与各类食品的包装盒等日常生活材料;在理发店的游戏中,投放吹风机、梳子、包装袋、毛巾等日常生活材料;在医护角色扮演游戏活动中,投放药品纸盒、一次性纸杯做的听诊器、药品罐等日常生活材料;在制作美食的游戏活动中,投放生日纸盘、海绵、蔬菜等日常生活材料。二是在益智游戏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比如,在益智游戏中投放电池、豆子、纸牌等日常生活材料,便于幼儿开展数数练习等活动。三是在建构游戏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如在建构游戏中投放积木、纸盒、饮料罐等日常生活材料,便于幼儿自主进行造型创作。四是在美工游戏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如在动手角中投放树叶、石头、毛线等生活材料,以满足幼儿展开玩具制作、剪贴绘画、造型创作等的需要。

最后,引导幼儿灵活运用生活材料。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并发现各材料的性质与特点,如毛线可编织成袋子、纸张可卷成圆筒、不同颜色的塑料可剪成亮片等,充分开发生活材料的用途与利用价值,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思维。在创新制作生活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文明礼貌、环保意识、物品整理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导并教育幼儿。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课外搜集一些废旧素材进行创新制作,以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灵活引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优化教学环境与形式,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氛围,并通过游戏等生活实践教育,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学活动游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