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书写准备攻略 助力科学幼小衔接

2023-01-13 14:19■文/张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笔顺坐姿姿势

■文/张 娟

幼小衔接中的前书写准备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做好前书写准备,有利于幼儿升入小学后的学习与发展,但在前书写准备方面,教师和家长们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指导方法不科学,导致幼儿的前书写面临许多阻碍。本文就目前幼儿在前书写上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从四个方面梳理出科学的引导策略,汇集成前书写准备攻略,从而帮助家长和教师掌握科学的引导方法,助力幼儿做好前书写 准备。

一、对前书写的一些认识

近期,在双向衔接联合教研中,“前书写”成了教研中的高频词。什么是前书写呢?简单来说是指幼儿所进行的非正式的书写活动,它与正式的、系统的书写有着较大的区别。可从表1中看出前书写与正式书写之间的差异。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要保护幼儿的前书写兴趣,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到“3-6岁儿童应当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的 技能”。

在此,我们可以把前书写活动理解为幼儿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它可以是幼儿自发产生、自主进行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是在成人的引导下进行的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它能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其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

教师会关注幼儿的书写习惯,握笔姿势和坐姿是幼儿升入小学后较难掌握的环节。在幼小衔接家长会中,一些家长也提出担心幼儿不会写字,担心幼儿升入小学后跟不上,很多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做法就是让幼儿学习拼音、写字、书法等,殊不知,不科学的刻意练习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且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幼儿在前书写准备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观察与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幼儿在前书写准备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

(一)书写习惯需加强

一方面是幼儿的握笔姿势存在问题,几乎有一大半的幼儿执笔有困难。经过统计,常见的错误握笔姿势有6种:横搭型,大拇指包住了食指;扭曲型,拇指扭曲顶着笔杆;扭转型,写字时整个手腕扭转,笔尖朝向自己;睡觉型,写字时手腕和手边会贴着桌面,遮住自己的视线;拳头型,执笔时好像握着拳头一样;弯曲型,写字时手腕往里弯,没有保持直线。可见握笔姿势问题突出,需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点关注。另一方面是幼儿的坐姿不正确,有些幼儿写字时会趴着,有些头离书面太近,有些坐得歪歪扭扭,等等,这些错误的姿势不但影响前书写能力,还会影响视力健康与身体发育。

表1 前书写与正式书写间的差异

(二)书写技能需提高

许多幼儿在图画表征或书写文字符号时会发现太过用力,导致纸易被戳破,写起来容易累,容易失去书写兴趣。还有一部分幼儿在大班下学期不能完整书写名字,写数字容易写反,数字笔顺不正确,以及无法通过自己的图画、符号表达自己的想 法等。

针对幼儿遇到的书写困难,我们将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培养融入日常生活,给幼儿提供大量游戏、绘画、表达的机会,梳理出帮助他们提升前书写能力的 几大攻略,有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三、提升前书写能力的攻略

(一)长期科学引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握笔姿势要正确。握笔姿势是幼儿学习书写的难点,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练习。教师可以在环境中展示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让幼儿通过教师示范、握笔器辅助,自己尝试练习等方法,逐渐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握笔的技巧,《握笔姿势儿歌》内容如下:“老大老二捏成圆,两指相对不相连,老三靠在笔杆后,笔杆躺在圆中间,老四老五往里卷。”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练习中寻找身边的榜样示范,鼓励幼儿观察榜样的握笔姿势,同伴相互指导,将正确握笔姿势图片展示到环境中,让幼儿感受榜样的力量。教师可以投放握笔姿势记录表,记录每名幼儿掌握正确握笔姿势的时间,谁在什么时候能正确握笔了,就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激励幼儿关注自己的练习过程。教师可以提醒父母在家关注幼儿的握笔姿势,借用幼儿园的引导办法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待到幼儿大班毕业时可以通过记录纸了解到有多少幼儿可以正确握笔了, 有多少幼儿需要在假期继续练习。教师要尊重每名幼儿的练习进度,从小班开始引导,长期坚持,这样每名幼儿终究会克服这一大难关。

2.坐姿要端正。如果坐姿不端正,骨骼会扭曲发育,易形成含胸驼背、乌龟脖体型。为此,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小班就开始关注幼儿的坐姿,幼儿在活动中身体要坐直,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适当距离,不趴在桌上看书、画画等。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共读相关绘本《如果你坐得歪歪扭扭》,了解坐不直的坏处,当幼儿认识到坐姿不对的坏处时,同样可用环境与榜样的暗示,时刻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坐姿。教师还可通过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如《书写儿歌》:“小朋友要记牢, 画画姿势很重要,画画时,脚放平,头不歪来身坐正,眼离本子一尺远。”

(二)巧用游戏与情境,提升书写技能

1.控笔游戏——提高肌肉控制能力。重复的书写练习,会让幼儿逐渐失去兴趣和耐心,所以需要把书写的过程变成游戏的过程,幼儿就会在其中收获快乐和成长。比如有的幼儿的控笔能力较弱,容易过于用力或线条不直,教师可以投放多样控笔材料,如连点游戏、描画游戏、“复印汉字”、格子对称画、描长线、线描画等。幼儿在各种趣味线条的练习中掌握控笔的力度和流畅度,还提高了注意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2.花样名片——掌握姓名书写。关于写名字的练习,可以融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晨间签到可以签名字,幼儿通过设计名字标识放在自己的收纳柜,便于管理;在搭建区可以用倍数积木拼搭名字;在美工区可以设计名片,创意名字,用扭扭棒做名字;等等。幼儿在多种练习中,对名字的形状、结构、笔画观察得更仔细,这能帮助他们书写名字。

3.趣味材料——激发书写欲望。在区域中投放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图画与汉字的联系,初步了解象形字;在阅读区投放《汉字是画出来的》《我的第一本汉字书》激发幼儿的书写欲望,提供绘画工具将阅读感受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以投放“报纸圈字”,幼儿寻找相同的字或自己认识的字,互相交流;投放各种趣味图画识字材料,如“粘贴书”“火车词语接龙”“磁性拼字游戏”“一起说相反”“钓鱼识字”“苍蝇拍字”等。教师要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从而增强其书写的欲望。

4.符号传情——保护书写兴趣。当幼儿有强烈的书面表达欲望时,就喜欢写写画画,这时可以引导幼儿通过书写、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我们和幼儿共同阅读了《点点和多咪的来信》,学习了写信的格式,用箭头标记表示事情的顺序,幼儿学会了写信之后,兴致高昂,每天都会在自主活动时间给自己的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写信,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到许多汉字的书写。我们还鼓励幼儿做游戏计划、时间计划、阅读感受记录、观察记录、游戏活动记录等,给幼儿提供充足的书写时间和空间,通过图画、文字、符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内心的情感等。教师可以让幼儿做趣味标识,如:值日生标识,幼儿画出值日生可以做的事情,用名字或学号标识预约要做的事情;物品登记标识,今天带来哪些物品,离园时需要带哪些物品回去,通过标识来提醒自己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幼儿通过写写画画表达心声、传递情感,从中获得互动和反馈,这会激起他们浓厚的书写兴趣。

5.认识工具——了解书写规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常见的笔,了解这些笔的功能,还有橡皮、刨笔刀、小尺的使用方法,笔袋、文具盒的保管。在大班下学期,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带自己的笔袋,尝试用自己的笔书写,自己体验刨笔、用橡皮擦。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方向感,让其对上下、左右、中间、旁边、里外有明确的概念,然后在集体活动或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田字格。

6.游戏情境——练习基本笔顺。幼儿对书写顺序并没有太多概念,他们在写写画画时有时没有按照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的顺序,更多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这时教师需要帮助幼儿了解正确的笔顺,可以设计添画游戏,如用画“人行道斑马线”学写“一横”,用画“围栏”学写“一竖”,用画“鱼钩”学写“竖钩”,用画树叶的脉络学写“撇、捺”,用画楼梯学写“横折”等,在练习时引导幼儿按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书写,通过用数字提示练习笔顺。如“你会左右画线吗?请你按鱼骨头上的箭头和数字提示把鱼骨头画出来”等。幼儿在这种练习中不仅掌握了正确的笔顺, 还练习了常见的笔画,提高了书写技能。

总之,前书写是幼儿一种自发的表达内心的途径,是幼儿对周围生活认知的一种再现。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应激发幼儿的书写兴趣,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寻找适合幼儿的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建构前书写到书写的自然过渡桥梁,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逐渐进步、全面提升,为升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笔顺坐姿姿势
坐姿好习惯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笔顺游戏:用手指描画
学生作业坐姿及台灯控制器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课本内外
基于坐姿感应的智能视力保护台灯设计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