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 大班幼儿专注力的培养

2023-01-13 14:19王俊美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幼小教师应集体

■文/王俊美

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和各项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教师着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小学学习。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专注力,为幼儿将来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师在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专注力,以供参考。

一、专注力的发展特点及对幼儿的影响

(一)专注力的发展特点

专注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注意力,小、中、大班幼儿的专注力有很大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专注力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学者认为,人的注意力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需要通过努力和训练才能产生的行为,而无意注意则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小班幼儿的注意通常为无意注意,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开始出现,且持续时间不断增加。到了大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长可以达到十五分钟以上。教师应当充分地了解这一点,并结合大班幼儿的兴趣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其专注力。

(二)专注力对幼儿的影响

专注力对幼儿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看。一是专注力持续时长与认知能力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幼儿在认识和了解新鲜事物时,其专注力持续时间越长,对事物的认识就越充分,也就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性。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观察植物的颜色、叶片、花朵等,然后提问幼儿,可以发现,那些注意力集中、观察时间长的幼儿,回答问题更加细致、准确,这就是专注力持续时长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二是专注力越集中代表越能够进行自我约束。教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上喜欢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的幼儿,通常学习效果都不够理想,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着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对其成长与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培养幼儿专注力的方法

(一)开展听说游戏

游戏对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听说游戏将听、说与游戏充分融合,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幼儿的专注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在听说游戏中,幼儿只有认真地倾听游戏的内容和要求,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内容表达出来,才能完成游戏,这一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说反义词”听说游戏,先宣读游戏规则并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再通过两两分组的形式让幼儿按要求完成游戏任务,以达到培养幼儿专注力的目的。“说反义词”的游戏形式极具吸引力,能够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发放小组记录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彼此听说的内容,促使幼儿认真倾听,以增强幼儿的专注力。

(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旨在让幼儿通过探究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其对幼儿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专注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充满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探究欲,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强烈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科学探究获取经验,认识、了解新事物,是培养幼儿专注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以更好地培养其专注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差别较大的两片叶子带到课堂上,让幼儿观察这两片叶子,了解其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引导幼儿从听觉、触觉等方面感受这两片叶子,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全身心投入,专注于“找不同”,其专注力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开展音乐传递游戏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传递游戏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将幼儿分为多个小组,让幼儿按照座位顺序依次小声哼唱音乐节奏,并要求最后一名幼儿和第一名幼儿同时将传递的音乐节奏哼唱出来。如果最后一名幼儿和第一名幼儿哼唱的音乐节奏相同,代表传递成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促使幼儿更加专注于音乐传递游戏,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歌词传递的方式促使幼儿集中注意力。以《好饿的毛毛虫》为例,歌词中毛毛虫一周的食物有苹果、梨子、李子、草莓、橘子等,教师可以让幼儿排成一排,让第一名幼儿拍一下手说苹果,让第二名幼儿拍两下手说梨子,以此类推。在这个游戏中,后面的幼儿需要注意前面同伴说的内容和拍手的次数,以清楚地知道轮到自己时该拍几次手,这 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专注力。

(四)加强幼儿自我管理

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幼儿自我管理就是通过集体生活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促使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愿且专注地参与某些事情,进而达到培养幼儿专注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加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注重规则教育,让幼儿了解规则、遵守规则,进而实现较好的自我管理。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并根据小学的作息时间适当调整幼儿的生活作息,以增强幼儿的专注力,真正实现幼小衔接。

(五)丰富教学内容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教材内容也很简单,且以图片为主,这一点与小学有较大的区别,小学教材中有较多文字,图片内容较少。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教材,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优化大班幼儿的教材,逐渐减少教材中图片的比例,适当减少日常活动中游戏的比例,逐步增加文本内容,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教学节奏。

(六)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是培养幼儿专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以幼小衔接为前提,明确实验目标,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探索,以增强幼儿的专注力,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科学知识。教师要科学地使用实验材料,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达到培养幼儿专注力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实验教学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须保证绝对安全,并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可供幼儿进行小组探究。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并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灵活安排活动进程。当幼儿在实验中遇到困难、出现畏难心理时,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帮助其建立自信心,促使幼儿努力攻破难关。同时,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实验过程的趣味性,让每一名幼儿都可以积极地参与进来,以保证实验教学顺利、有序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将昆虫放在有盖子的玻璃容器中,让幼儿使用放大镜自主观察昆虫,说出昆虫的外观特征和生活习性,带领 幼儿领略昆虫的世界,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增强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七)关注幼儿需求,增强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需求,增强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阶段幼儿的实际 需求,科学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以保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不同的幼儿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性格也不一样,有的幼儿活泼,有的幼儿内向,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且同一个班级内,不同的幼儿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因此,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名幼儿的需求,尽量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对于幼儿的不合理需求,教师也不能一口回绝,而应说明原因,让幼儿明白自己的需求为什么不合理,以免幼儿因为需求得 不到满足而伤心难过、排斥教师,影响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听取幼儿的建议,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从而积极参与集体教学活动。

教师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主动参与幼儿的活动,和幼儿做朋友,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还要注意自身与幼儿的互动,让幼儿喜欢上集体教学活动,并通过认真参与集体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专注力。

综上所述,专注力的培养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应当注意到这一点,借此加强对幼儿专注力的培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其日后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幼小教师应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警犬集体过生日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