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幼儿发展
——探究幼儿园红色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3-01-13 14:28■文/赵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幼儿

■文/赵 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和家长越来越注重对儿童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应该从红色文化入手,选择合适的红色资源,实施有效的红色教育,拓展幼儿的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针对红色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价值展开分析,并提出幼儿园红色教育的实施策略,旨在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基础教育阶段和学前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红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加以渗透,引导幼儿认识红色文化的内涵,领悟其中饱含的革命精神,从而促进幼儿形成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认同感,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红色教育的内涵

红色教育就是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中,对革命精神、重要历史、会议、人物以及探索和成就等展开剖析和讲解,引导幼儿了解红色历史,促进幼儿的品质提升、见识提升和思想提升。

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红色教育依然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时期,教师要做好对幼儿的引导,让红色文化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融入幼儿的思想认知中,引导幼儿认识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革命精神以及文化载体,从而实现有效的幼儿教育,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幼儿教育阶段渗透红色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思想品质的提升

在红色教育中,我们所传承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中包含了很多优良的精神品质,如独立自主、爱国爱家、勇敢无畏等,这些品质是提升幼儿思想认知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红色教育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幼儿时期实施红色教育,能够对幼儿的文化素养以及精神品质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将红色革命精神作为幼儿自我评价的向导,从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为幼儿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促进幼儿教育德育的转变

品德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品德是立足社会并获得全面发展的前提。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大多数教师会将德育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幼儿成长为有品德、有道德的人。但是在目前的幼儿教育状况中发现,由于幼儿年龄小、接受知识和事物的能力有限,多数幼儿活动偏向于娱乐,品德教育方面较薄弱,因此难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在幼儿教育阶段实施红色教育,能够让幼儿的思想朝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红色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幼儿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三)让幼儿接触民族文化

一些孩子缺少民族意识,对民族文化了解不多,这导致其思想发展和品质提升受到阻碍。幼儿园实施红色教育,能够将民族的文化、精神充分地展示给幼儿,从而提高幼儿对民族文 化的认同感,以此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三、幼儿园红色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讲故事——激活红色教育认知

在幼儿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较低,虽然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难以深度理解,所以大多数教师是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引导幼儿学习的。在幼儿的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在日常的亲子活动中很少带孩子学习红色文化,导致很多幼儿对红色文化和精神的认知比较浅显。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借助科学有效的幼儿活动,来激发幼儿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讲故事的活动形式,引导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体会革命精神,从而促进红色教育的有效实施。又如,教师可以将与红色故事相关的动画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幼儿观看,并且总结故事的大体内容,通过反复地播放,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大致含义。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两人一组,将自己所理解的故事讲给对方听,教师还可以选出讲故事比较优秀的幼儿,上台讲故事。另外,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学习收获展开采访,如“我们学到了什么内容”“小英雄身上的哪些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果让你跟小英雄说几句话,你想说什么”等,通过这样的过程了解幼儿的想法,并且对幼儿进行更进一步引导,促进其深度理解红色故事的内容,掌握其中蕴含的人物精神品质,以此有效推动红色教育的实施。

(二)唱歌曲——抒发红色教育情怀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红色文化已经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得到了多样化的传承,这也是红色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其中,歌曲是非常受欢迎的主流形式,学红歌、唱红歌等方式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的文化认知和学习体验,同时营造幼儿红色教育的氛围,给幼儿学习红色文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歌曲资源,组织幼儿学习红色歌曲,开展歌唱比赛,并将歌唱活动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加深幼儿的文化认知,同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让其在歌唱中体会红色精神的力量,以此实现有效的红色教育。

例如,在国庆节,教师可以号召幼儿开展“我爱唱红歌,红歌献祖国”活动,鼓励幼儿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赞美。在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自选一首红色歌曲,然后由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合唱练习,在练习后组织幼儿开展红色合唱比赛。在幼儿学唱歌时,教师可以融入视频资源、历史材料等,带领幼儿对红歌展开剖析,引导幼儿学习歌曲背后的故事和内涵,体会其中传达的革命精神。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幼儿在演唱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高幼儿对民族文化、红色精神的认同感。另外,在歌曲比赛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道具如红旗、鲜花等,引导幼儿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汲取其中的力量,以此实现良好的幼儿红色教育。

(三)演角色——体会红色教育精神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教师需要关注幼儿教育的实践性,突出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红色教育中,大多数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理论性较强。要想让幼儿产生深刻且全面的理解,教师就需要变换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改善传统的理论教学,增加更多的实践性内容,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同时吸引幼儿对红色文化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创造,以此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幼儿更加充分地理解红色文化,以推进红色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此,教师可以以红色故事、影视资源等为依托,鼓励幼儿通过亲身表演体会每一个角色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从而给幼儿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以此推进红色教育的有效实施。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适合他们观看的影片资料,如《英雄小八路》《英雄王二小》《鸡毛信》《闪闪的红星》等,通过对电影的观看和解析选出其中精彩的片段,引导幼儿模仿其中的人物角色,并且鼓励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舞台角色表演。在幼儿表演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集体评价,点评幼儿的表现亮点,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如将红色影片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和家长一起观看其他的红色影片等,从而实现红色教育的持续性效果。

(四)画一画——传承红色教育文化

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红色教育的目的是传承红色文化,引导幼儿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教师要结合幼儿实际的认知情况以及学习特点,选择贴合幼儿的教学方式,实现有效的红色教育。为此,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挖掘其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联合家长和社区,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组织幼儿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为此,教师可以尝试组织“画红色,学红色”的幼儿绘画活动,并且鼓励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完成活动中相关的绘画任务,增强幼儿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丰富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有效的红色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选择红军帽、红缨枪等为绘画素材,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剪纸等方式,同时借助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在幼儿动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讲解为幼儿展示红军帽、红缨枪的故事,引导幼儿体验戴红军帽、唱红军歌、耍红缨枪等,从而在实践学习中体会红色文化中的革命情怀。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在课下时间引导幼儿完成红色故事的绘画任务,如绘画“一心向党,一心爱国”的主题宣传海报,绘画革命影片中的经典镜头等。在幼儿完成绘画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鼓励幼儿讲解自己绘画的内容,深刻体会红色文化的魅力。这类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激发学习热情,使每位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从而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得到成长,形成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有效地推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红色教育,推进红色基因的传承,促进幼儿综合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红色资源和学习形式展开红色教育,引导幼儿认识其中承载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从而增强幼儿的文化认知,提高其思想水平。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让红色故事在幼儿学习中深远流传;通过唱歌的形式,组织幼儿开展红歌比赛,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同时为幼儿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树立其自信;通过角色表演的过程,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引导幼儿深入每一个角色,体验角色价值和所传达的革命思想和人格魅力;通过开展绘画活动,锻炼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其对红色文化形成深度的认同感,从而全面落实红色资源的有效渗透,实现有效的 红色教育,推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幼儿
虎虎生威见精神
红色是什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