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资源 开展户外游戏活动的方法

2023-01-13 14:19孙紫薇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利用游戏

■文/孙紫薇

幼儿处于脑力开发的基础阶段,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室内或课本中,要合理开发并挖掘自然资源中的教育元素,让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自然资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意识到自然资源的独特教育价值,根据周边自然环境创设趣味性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幼儿教育的效果。

一、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此类资源能直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在幼儿园教育中,自然资源主要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如泥土、树木、花草等。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能丰富幼儿学习内容,开阔幼儿视野。

二、自然资源的归类梳理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很多。在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合理梳理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确保游戏活动的整体质量。笔者从园所内部环境和社会自然环境两个角度出发,梳理了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并进行了归类(见表1、表2),为后续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做好准备。

三、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游戏活动的教育意义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游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而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材料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3~6岁幼儿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教师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加强教育引导,对其未来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师将自然资源融入户外游戏活动,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花草树木、河流山川都是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在户外游戏中,教师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自然事物,能促使其体验到自然环境的独特魅力,有助于树立幼儿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表1 园所内部环境可利用的资源

表2 社会自然环境可利用的资源

(二)拓展幼儿的创造思维

自然资源的融入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跳竹竿、扎稻草人、荡秋千等游戏,都可利用自然资源展开。在动手操作、实践创作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能得到增强,在设计游戏内容时,其想象力与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三)传承民间文化

自然资源的融入能达成文化传承的目的。在自然资源的应用中,乡土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加强民间传统游戏的渗透,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仅能与自然环境进行互动,还能感受家乡的乡土文化与传统的 民间习俗,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在玩中达成文化传承的目标。

四、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游戏活动的方法

(一)明确教育原则,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应当立足于幼儿的实际情况,挖掘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保证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

第一,遵循“安全性”教育原则。自然资源虽然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教师应当在活动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第二,遵循“本土化”教育原则。利用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开展户外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活动质量。在开发材料、构建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利用当地的动植物、地貌特点、田地农作物、风俗习惯等,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确保活动能有序开展。

第三,遵循“层次性”教育原则。教师在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活动时,要发挥出自然资源的独特优势,分层次地设计教育方向和活动目标,增加幼儿自然科学知识的储备,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需求,保证户外游戏活动的综合价值。

(二)依托自然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户外游戏活动,少不了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教师可以运用自然环境中的元素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自主地展开探究活动,在实践中感受自然环境的独特魅力。

户外游戏活动的活动空间大,游戏内容也较为灵活,能满足幼儿好玩、好动的心理,让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在自然环境的开发中,教师可以从四季入手。比如:在春季,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看看发芽的树、盛开的花、流动的溪水,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丰富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在夏季,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探索植物的种类,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在与自然的直接接触中获取自然知识,体会自然魅力;在秋季,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落叶,并利用宽阔的户外场地,让幼儿用落叶作画,促使其在玩耍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在冬季,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赏雪、玩雪,让幼儿尝试堆雪人,丰富幼儿的认知,展现出户外活动的教育价值。

(三)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户外游戏活动内容

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在设计户外游戏活动时,如何选择自然资源也是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为幼儿构建一个丰富、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围绕上页表1、表2中不同资源的特性,为幼儿创设不同的户外游戏活动。

对于“种子类”资源,教师可以将其与种植活动融合,利用户外场地,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在种植活动开始前,教师要让幼儿自主收集种子,师幼共同讨论,确定种植所需要的工具和注意事项。在种植活动开始后,教师要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翻土、播种、施肥、除草,让幼儿在劳动中亲身体验种植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对于“树木类”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节日契机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如在地球日、植树节、世界环保日等节日中,为幼儿介绍树木的作用,丰富幼儿认知。教师还可以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如邀请社区中的园林工作者为幼儿讲解知识,让幼儿一边观察树木,一边了解不同树木在社会生活、自然生态中的重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对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认知。

在自然资源中,石头、泥土、沙子、河流都是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围绕土地资源开展活动,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玩泥巴、堆沙堡,让幼儿在玩中感受不同质地的泥土。教师还可以利用河流资源给幼儿创设户外游戏,如打水仗、水枪大作战等,构建趣味性游戏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解水资源对人、动物、植物、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让其意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帮助幼儿树立环 保意识。

(四)动手实践创作,激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运动器械是户外游戏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其灵活度有限,无法满足不同幼儿的活动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开发自然资源,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幼儿自制运动器械,在动手操作和尝试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

比如,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用稻草制作一些玩具,如将稻草做成马儿,让幼儿骑“马”赛跑,在玩中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引导幼儿收集一些小石子,并将小石子装进瓶子中,通过晃动瓶身演奏不一样的“协奏曲”;利用麻绳和木板,在粗壮的树干上为幼儿搭建秋千;带领幼儿采摘鲜花,用鲜花和树枝制作漂亮的花环;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游戏活动都能点燃幼儿的热情,同时也合理开发了自然环境中的资源,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

(五)挖掘乡土文化,民间游戏融入户外活动

在利用自然资源构建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开展民间 游戏,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

第一,教师要立足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实际情况入手,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游戏,如丢手绢、捉迷藏、骑竹马等活动,让小班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展开互动,在乡土资源中收获丰富的游戏经验,从而发挥出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第二,教师要注重对中班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游戏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游戏,如弹玻璃球、打陀螺、跳竹竿、斗鸡等。此类游戏既能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又能帮助幼儿获取丰富的游戏经验,提高身体素质。

第三,教师要尊重大班幼儿的活动需求。大班幼儿学习能力较强,对事情具有较强的规划性,能自主地开展游戏,但他们缺乏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合作类的民间游戏,如拔河、赛龙舟、踢毽子等,在玩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游戏中与自然环境展开互动。

由此可见,民间游戏的融入能点燃幼儿的活动兴趣,既能够丰富户外活动内容,也能够有效挖掘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

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能给予幼儿别样的游戏体验。大自然是幼儿户外活动的快乐之源,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模式,让教育回归自然,带着幼儿呼吸新鲜空气、观察周围环境、趣玩民间游戏,让户外游戏形式更加丰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利用游戏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户外活动开始啦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