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023-01-13 14:28边小峰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钟表多媒体技术数学知识

■文/边小峰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紧抓这一关键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带领学生畅游数学的海洋,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 的兴趣。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优质和高效。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对动画充满了兴趣,在家中,他们会经常观看动画片。笔者在了解学生这一兴趣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了兴趣,并在兴趣的驱使下快乐地 学习。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数字11~20,笔者制作了动画课件,为学生展示了公交车序号、钟表、人民币等,并将数字知识融入其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数学知识的思考。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数学知识,欣欣说:“老师,这个动画让我想到了我在超市的经历,我那天和妈妈一起去买菜,看见土豆的价格是1.38元,这里就有与人民币相关的知识。”乐乐说:“老师,我还发现我住的楼栋是7号楼,越往后数,代表楼栋的数字就越大。”欢欢说:“老师,我发现人行道的砖块排列得很整齐,这个跟我们在数学中学习的‘找规律’有关。”在学生表述结束后,笔者对他们说:“你们都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 力,能联想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这一点特别棒!以后要继续努力哦。”

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根据动画中的提示,思考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 效率。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氛围

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刚步入一年级的学生需要适应许多事情,如适应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的身份、适应与幼儿园截然不同的课程等,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多花心思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借助相关视频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将数学知识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创设故事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并合理融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在 倾听趣味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与学生进行了如下互动。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认识新朋友了。”

学生:“谁呀?”

教师:“这位新朋友可有意思了,它虽然不会说话,但每天都会叫你起床、催你睡觉。它会走,可是没有腿;它会说,可是没有嘴。你们猜到它是谁了吗?”

学生:“是钟表。”

教师:“大家猜对了,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就是钟表。大家见过它吗?”

学生1:“见过,但我并不是很喜欢它,因为它每天都催我起床。”

学生2:“是的,它催我起床的时候,我就觉得它特别烦。”

学生3:“我觉得还好,因为妈妈告诉我有了钟表我们才能知道时间,才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虽然有时候你们很烦它,但正如这位同学所说,钟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朋友吧。”

教师:“钟表先生有三个孩子,分别是秒针、分针和时针。它们每天都在钟表的怀抱中开心地玩耍,钟表先生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开心也很满足。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让钟 表先生很苦恼。你们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可以和自己的伙伴交流一下。”

在故事情境的推动下,学生开始在课堂上预想各种故事,并顺着自己猜想的故事开始讲述。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故事的发展,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讲述故事,很多上课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在学生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笔者合理融入相关的数学知识,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辨识秒针、分针和时针,也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在本节课中,笔者创设的故事情境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充分参与和积极思考正是本节课气氛活跃、趣味十足的写照。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多样情境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游戏情境

一年级学生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游戏中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以“1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用多媒体为学生设计了闯关游戏,游戏背景和师幼互动情况具体如下。

教师:“‘快乐城堡’中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呢?要想进入‘快乐城堡’就必须有开启各个‘欢乐之门’的钥匙,我们一起来找找钥匙吧。”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蝴蝶的照片)

教师:“蝴蝶姐姐说,要想进入‘快乐城堡’必须先过她这一关,她说花园里本来有3只飞舞的蝴蝶,因为花园太美了,又飞来了2只,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多少只蝴蝶呢?”

学生1:“老师,这个题目用加法,3+2=5,所以现在一共有5只蝴蝶。”

学生2:“老师,这个游戏太有意思了。”

(学生填入正确答案后多媒体设备播放出鼓掌的声音,并出示一把黄金钥匙,语音提示:“恭喜你通过了第一关,你距离‘快乐城堡’越来越近啦!”)

教师:“我们已经拿到了第一把钥匙,集齐所有的黄金钥匙就可以去‘快乐城堡’里尽情玩耍了。现在,我们继续闯关 吧,看看第二关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蚂蚁乐园”,语音提示:“欢迎大家来到‘蚂蚁乐园’,蚂蚁家族中共有4只蚂蚁,它们一共买了4块蛋糕。后来,它们邀请了蝴蝶姐姐,就又买了5块蛋糕,可是调皮的蚂蚁宝宝肚子太饿了,自己吃掉了1块蛋糕。那么,现在还剩几块蛋糕呢?”)

教师:“同学们,大家赶紧动起来,好好想一想,现在还剩几块蛋糕,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分析哦。”

学生1:“老师,蚂蚁家族先买了4块蛋糕,后来又买了5块,这里用加法,4+5=9,所以蚂蚁家族一共买了9块蛋糕。蚂蚁宝宝吃掉了1块,这个时候要用减法,9-1=8,所以现在还剩8块蛋糕。”

教师:“同学们都很棒,接下来我们开始闯第三关。小兔乐乐家的花坛里一共有10朵花,先被小兔乖乖摘走了2朵,后来又被小兔白白摘走了3朵,现在还剩几朵?”

学生:“老师,花坛里的花被摘走了,说明花变少了,这里应该用减法,小兔乖乖摘走2朵,可以列算式10-2=8,所以小兔乐乐家的花还剩8朵。后来,小兔白白又摘走了3朵,这里继续用减法,8-3=5,所以现在还剩5朵花。”

(多媒体播放语音:“哇哦,你们真是太棒啦!分析得很到位,恭喜你们已经获得了通过‘快乐城堡’的第三把钥匙。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打开‘快乐城堡’的大门了。”)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让学生对数字有更确切的认知,笔者设计了这个闯关游戏,并通过多媒体播放语音、动画等方式,让学生对闯关游戏充满了期待。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在参与闯关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了收获知识的喜悦,也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表演情境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适宜的表演情境,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开展对话,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位置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动画片《小猪佩奇》中小猪佩奇和朋友们排队去女王家玩的场景,借此创设了相应的表演情境,并给学生准备了相应的角色卡片,让学生将角色卡片戴在头上,根据动画中的情节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中,笔者将位置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相关知识,具体过程如下。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要演绎动画中的情景了,请大家排好队,并在演绎过程中思考和小猪佩奇相邻的两个人是谁、瑞贝卡后面的人是谁。”(教师引导学生排好队进入“女王的家”。)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吧!”

学生1:“老师,当他们排成一列时,与小猪佩奇相邻的两个人是丹尼和小兔瑞贝卡。”

学生2:“当他们排成一行时,与小猪佩奇相邻的两个人发生了变化,分别是佩德罗和艾米丽。”

学生3:“老师,当他们排成一列时,瑞贝卡的后面是 苏西。”

学生4:“老师,当他们排成一行时,瑞贝卡的后面没有人。”

为了让学生对位置有正确的认识,笔者创设了上述表演情境,设计了相应的角色扮演游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且能够通过位置的变化理解相邻和后面的区别,对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生活元素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好游戏和表演的特征,创设相应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为其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钟表多媒体技术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丽娜认钟表
钟表的认识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