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发展下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探索

2023-01-23 09:35汪大兰左小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集群协同发展

汪大兰,左小明

(1.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 510405;2.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广州 510630)

1 引言

探索产业集聚发展下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可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这需要对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关联程度等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各项政策、措施、制度等推动产业集聚,营造良好的协同发展氛围,提升各个中小企业对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关注协同发展机制下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在产业集聚价值链的相关环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 产业集聚概述

产业集聚,指的是某项产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并在相应空间范围内产业资本要素不断汇聚,其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要实现产业集聚发展,需做好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技术优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等工作,在此发展背景下,要推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需选择适宜的路径,研究可持续发展对策,适应产业集聚下的变化,如此才能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1]。

3 产业集聚发展下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概述

在产业集聚发展下,中小企业为适应政策法规、谋求自我发展,会通过各种市场行为逐步形成一个相互流通、彼此联系的集聚体,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只有选择适宜的协同发展路径,才可发挥出发展合力,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以此来实现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在探索协同发展路径时,首要步骤是搭建完整的价值链,确定各个中小企业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扮演的角色,再进行专业化分工,如此才能凸显各个企业的价值。在相互协作的进程中,不应禁止竞争行为,竞争、协作并行才是最健康的协同发展方法。此外,需要关注资源整合、协同力度、知识链等影响因素,以此来营造更加积极的协同发展环境。

4 产业集聚发展下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路径

4.1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分工

区域内中小企业在所处行业、社会竞争力、发展特征、组织特点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故而在产业集聚发展下谋求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时,可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分工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具体需要关注以下要点:

①丰富产业集群形式。因各地发展情况不一,涉及的产业形式也不一,故而在发展产业集群时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主要包括以下集群形式:农业产业化集群:肉牛产业集群、乳业集群、生猪产业集群、肉禽产业集群、花卉产业集群、蔬菜果品产业集群、茶叶产业集群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套装备产业集群;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特色装备产业集群;轻工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石油化工基地;现代煤化工基地;氯碱化工产业园等。依靠不同的集群形式实现各个中小企业的有效关联,促进其协同发展[2]。

②着力于扩大产业规模、企业规模。因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竞争,若是只将竞争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很难保证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需拓展中小企业发展格局,使其在看到周边的竞争者的同时,还要看到全球的竞争者;不仅要了解本行业、本领域、本集群内的前沿信息,更要对其他相关产业甚至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与把握,如此才能为企业谋深远,才能增强发展的动力,明确发展的方向。

此外,要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规划生产要素,为集群内优质企业提供发展空间[3]。

4.2 搭建协同发展平台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下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有必要搭建协同发展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虚拟技术等完善平台功能,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①项目管理功能。项目管理功能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多参与方管理,利用ProjectWise 构建互连数据环境,帮助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中小企业实现更好的组织和协作,自动同步多个办公地点之间的中小企业数据,可按照组织架构实现信息的分权、分级管理;ProjectWise 可自动分配任务、贯彻标准以及重复利用知识产权,从而简化工作流,对文件和文件夹实施标准化管理,强化企业特定的数据结构能力;ProjectWise 全面覆盖电脑、移动设备等多个终端,实时同步项目内容,与所有项目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轻松共享信息,利用移动设备实时交流工程信息,反馈工程现场信息,查看三维信息模型,进行校审批注等工作;利用ProjectWise Transmittal 服务,减少了对其他第三方解决方案的需求并节约了相关费用,连接项目各个受控方,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都能迅速、方便、准确地完成交付成果评审。

②协同设计功能。自动执行可配置的工作流,实现无缝审查流程来促进协作并确保中小企业合作项目有序开展;部署集成云服务,在互联数据环境中实现工作流自动化和管理信息交换;实现数据联合、应用程序集成和工作流自动化,打破数据孤岛,扩大中小企业信息访问范围;ProjectWise 结合工程设计领域的特点,不仅提供了标准的文档管理功能,而且能够良好地控制工程设计文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并自动维护这些关系的变化,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③项目交付功能。ProjectWise 通过一系列自动化的服务,可以将设计成果自动批量转换为3D PDF、i.dgn 等格式,以满足业务人员对项目交付的不同需求,并可以自动移交到ProjectWise 或其他系统;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施工建造阶段,都可以为模型添加需要的数据,并通过以ProjectWise 为核心的互联数据环境体系将来自各种不同来源的几何及非几何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传递到下游应用端。

④资源管理功能。资源管理可从人力资本、政府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4 个方面进行资源共享。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各个中小企业可以产业园或第三方为平台,建立人力资源共享协同专家中心COE,将人才招聘、绩效激励方案制定、重点人力资源项目推进等工作纳入核心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工作,借助专家现场指导,协助各个中小企业搭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战略,弥补各个企业在专业人才结构上的不足问题[4]。

4.3 加强政策指导

2022 年9 月13 日,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想在产业集聚发展下探索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路径,离不开《办法》的宏观指导,可从以下方面落实:①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这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当地的发展战略、各产业实际发展情况,从产业集群中选择集群主导产业,对其给予政策倾斜,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扶植龙头骨干企业,以其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规律,与产业规划、调整、振兴相结合,实现产业集群的科学发展;发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作用,使其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协助集群下中小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与集群发展目标、政府发展规划等相结合,顺应时代大势;着力于将产业集群规划编制过程当作政府、中小企业、协会与行业专家等各方资源融合的过程,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供行动指南、科学依据。②《办法》提出,中小企业应提升对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并且加强对集群人才、土地、创新、产业、金融、财政等政策的支持,贯彻各项政策法规。在此背景下,要求中小企业加大对协同项目的参与力度,并将其作为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一环,在不影响自身发展质量的情况下,抽取足够的人才、资金等投入具体的项目中,并在协同项目中总结经验、反馈自身,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5]。

4.4 搭建专利供给链

在产业集聚下搭建专利供给链,实现专利在各个中小企业间的持续流通,可减轻企业发展压力,拓展发展空间。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

①以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为主体,联系当地高校搭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进行重点技术领域、重点产业的研究攻关,赋予相关企业在相关专利上的长期使用权、所有权,让专利能够流通起来。

②推动专利分类、分级管理,形成一批可推广应用、可转移转化的高价值专利[6]。

③发挥国有企业对当地集群中小企业的领导作用,积极对接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将现有成熟专利通过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技术分享,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

4.5 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发展

在产业集聚下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发展,可从以下要点着手:

①要求主体具备自主性、独立性。要求产业集聚系统中所有的中小企业主体具备足够的自主性,属于独立的自组织,可进行充分、自由的竞争,如此才可推动产业发展和持续创新,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各个中小企业的监督管理,针对在产业竞争中出现的产品抄袭、恶意竞争等行为,给予严厉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需追究其相关责任,并将其剔除出产业集聚群体,形成对其他中小企业的警示作用。

②积极吸纳优秀企业。只有优化产业集群网络,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加入,才可不断与外部展开能量、物质交换,摈弃无用的、落后的因素,汲取有利的、积极的因素,实现产业集聚系统的持续升级优化。这需要在谋求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关注区域内各个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其在发展进程中的诸多表现加以规范,并可逐步扩大集聚范围,吸收综合业务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集聚范围内,从根本上提升整个集聚群体的硬实力[7]。

4.6 抓好产业链条延伸

抓好产业链条延伸,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使其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从以下两点出发:

①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研究产业发展实况与趋势,确定产业最终延伸方向、重点,制定发展方案,进行资源、资金倾斜,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着力于发展集研发、创造、运输、销售与生产性服务业等于一体的产业链体系,在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提升核心创造力。

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龙头骨干企业,在产业研发、仓储物流、后勤保障、市场营销等非制造环节下功夫,为产业集聚环境下的其他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免除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紧抓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开展产业链招商,以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吸引其他配套企业进入产业链,以此来不断完善产业链功能。

4.7 加强产业园建设

产业园建设,是当前一种比较先进的发展模式,将其引入产业发展体系中,可更好地提升各个中小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强化各个中小企业的“造血”功能,稳步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底蕴,具体应关注以下要点:

①产业定位明确。在中小企业集聚区引进工业投资项目及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且需符合国家与当地产业准入相关要求,重点培育1 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

②在产业建设方面,建设功能齐全的产业园区,将所有中小企业纳入园区内,并在园区内建设发展基地,加大对稳岗、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主张从外部吸引专业技术人才,推进对相关技术的攻关工作;落实国家帮扶政策,对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化解决。

5 结语

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下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虽然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国内很多区域受困于发展环境,加之本身实力不足、经验匮乏,使得其在参与协同发展网络时可能会直接处于劣势地位,协同发展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故而让其萌生退意,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整体化协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须在回顾、反思进程中总结经验,这需要当地主管部门发挥作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关注产业集聚下的优势与不足,保持与各个中小企业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其相应的支撑,增强其发展自信心,如此才能保障其健康发展。

综上,文章就产业集聚发展下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建议在探索具体发展路径的同时,能够推动各项辅助措施,包括信息化建设、技术创新等,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在协同发展机制下,在对应的集聚链条下实现纵深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稳步提升自身内生增长能力,为整个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集群协同发展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