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

2023-02-09 18:09朱泽勇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受众用户

◎朱泽勇

(清远广播电视台,广东 清远 511500)

引言

在信息技术与媒体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诞生了新媒体平台,许多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改革创新,丰富的媒介传播手段使媒体之间的边界感逐渐模糊,新旧媒体呈现出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态势,打造了媒体融合景象,为新闻传播行业的创新发展开拓了全新的道路。在新时代,移动短视频是群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各大新闻传播媒体应该对这种全新的新闻传播形式进行深度学习,制作出优质的移动短视频新闻,应用多种不同的视频平台进行大范围传播,提升新闻的传播影响力。在探索全新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该注重学习新技术、探究新模式,在全新形式的制作背景下,不断提升新闻的制作质量,用有深度、优质的新闻内容征服新时代的受众,制作出高质量的移动短视频新闻,推动新闻传播行业长久稳定发展。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的优势

(一)传播范围广泛

移动信息设备与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移动短视频平台的“日活”用户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移动短视频成为了新时代受众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应用移动短视频平台实现新闻传播,能够有效拓展新闻的传播范围。在新闻信息应用移动短视频平台传播的背景下,所有短视频平台的用户都能够接收到新闻信息,并且还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用户智能分析,实现新闻信息精准传播,让新闻传播更加符合受众的喜好与需求。在5G 技术的支持下,应用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即使短视频相较于文字、图片存在着数据量大的特征,也能够应用5G 网络实现快速传播,所有制作新闻的媒体人都能够直接应用移动设备上传新闻信息,只需短短几秒,信息就能够上传到互联网的大数据库中,其他用户同样能够应用自身的移动设备接收到信息内容,相较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而言,移动短视频的新闻传播能够大幅拓展新闻的传播范围[1]。

(二)内容丰富多样

移动短视频平台与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不同,受众在移动短视频平台中具备身份多样性的特征,不仅可以通过平台接收新闻信息,还可以通过平台传播、发布新闻信息,让数据库中的新闻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传统的新闻制作需要经历新闻选题、新闻采编、新闻拍摄、后期剪辑等多个环节,并且对内容质量、真实性、完整度都会进行严格审核,而移动短视频平台大大降低了新闻发布与传播的门槛,用户能够将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看见的新闻事件拍摄成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内容。另外,即使作为传统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在应用移动短视频平台发布新闻信息的时候,也存在制作效率高、制作时间短的特征,能够快速制作出时效性强的新闻信息,使新闻的制作、发布、传播都变得更加便捷,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制作出更多的新闻事件,提升了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效率,拓展了新闻制作的内容[2]。

(三)群众参与度高

相较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来说,移动短视频平台具有互动性强、群众参与度高的特性,大部分移动短视频平台具备评论、私信、投票等互动性功能,用户能够应用这些功能与新闻发布者、制作者直接互动、沟通,让群众能够直接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满足了新时代受众的新闻传播互动需求。另外,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的发布与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工作者的特权,普通公民也能够作为短视频平台用户制作与发布新闻,虽然其制作的新闻相较于专业人员来说存在质量不高、严谨性不足的问题,但是能够有效丰富新闻内容,只要其具备真实性,都能够为其他用户提供参考意见,在群众能够参与到新闻传播、制作等环节的情况下,新闻的讨论度会得到大幅提升。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用户黏性较低

对于新时代的群众来说,移动信息设备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群众在应用移动短视频平台接收新闻信息的时候,并不会过多关注传递信息的平台或短视频创作者,更在意新闻内容是否与自身需求、喜好相符,这也造成了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用户黏性较低的发展现状。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受众没有获取新闻信息的固定途径,只会在日常应用短视频平台的时候关注热点新闻事件,随机选择观看不同创作者创作的新闻内容,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新闻的完整度、真实性、讲解方式、视觉冲击力才是用户筛选短视频新闻的核心要素,这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在发展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渠道的过程中,需要创设自身的差异点,加深用户对创作者及媒体平台的印象,推出品牌效应,才能增强用户黏性[3]。

(二)短视频平台监管力度不足

随着移动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许多平台表现出了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在平台中存在部分歪曲事实、虚假夸大的新闻信息,受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会被信息的单向性及片面性“蒙骗”,造成不良的社会舆论。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大部分用户不会深入调查某一条短视频新闻背后的实际状况,甚至不会思考新闻是否属实,但会将看到的新闻信息进行二次传播,这也导致社会舆论不断发酵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平台监管力度不足,没有核验在平台内传播的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并且在部分自媒体工作者或普通用户发布虚假新闻时,平台也没有有力惩处,很难追究造谣者的责任,即使采取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也没有对其他用户形成警示作用[4]。

(三)移动短视频新闻质量参差不齐

移动短视频新闻的发布者与传播者不仅包括专业的媒体工作者,还包括普通的群众,这是移动短视频新闻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普通用户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其在拍摄、发布、传播新闻的过程中缺少探究精神,没有深入研究新闻的真实性、全面性、完整性,导致发布的新闻具有片面性、深度不足等问题,这些新闻的发布很难保证社会舆论的正向发展,也会加大受众在接收新闻时的辨别难度。除此之外,部分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在制作移动短视频新闻的时候,存在错误思想,为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传递新闻信息,没有分析与探究新闻的深度,只是简单地呈现新闻事实,导致受众在接受新闻的时候只能了解到新闻的发生状况,对其背景、发生原因、后果等内容了解不清晰,没有做到深度挖掘新闻。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策略

(一)强化短视频平台监管力度

为了使移动短视频新闻得到更好的传播,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强化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对不实新闻、片面性新闻进行下架处理,并对伪造新闻、恶意引导舆论的用户采取有力的处罚措施,用强力的监管保障短视频平台具备良好的新闻传播环境,让受众在接收新闻的时候能够观看到真实、全面、有深度的新闻信息,提升移动短视频平台中的新闻质量。移动短视频平台不仅能够快速推动新闻大范围传播,还能够使舆论快速发酵,这意味着对平台的监控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每一个短视频平台的经营者都需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加强对平台的监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平台运营要求,严格把控平台的传播内容及舆论氛围,保障在短视频平台中传播的信息具备积极性、正向性、健康性,能够对人民群众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5]。除此之外,短视频平台需要呼吁主流媒体、自媒体等传播新闻的媒体做到自律、自查、自纠,持续保障自身传播内容具备真实性、积极性,对新闻内容存在错误引导的媒体进行及时警示并勒令整改,保障移动短视频平台具有健康、积极的新闻传播氛围。

(二)优化移动短视频新闻内容

在新闻传播行业中,“内容为王”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的工作理念,在应用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途径的时候也不例外,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优化移动短视频的新闻内容,用优质的内容、新颖的形式提高群众对新闻的满意度。

1.在制作移动短视频新闻时要做到深度挖掘内容

不仅需要核查新闻是否属实,还需要对新闻当事人的背景资料、发展原因、发展结果进行深入探究,通过采访、走访等方式核查新闻事件的完整过程,保障新闻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时候具备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特征。

2.需要持续关注移动短视频新闻发展

在应用移动短视频平台传播新闻的时候,媒体工作者会更加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就报道新闻事件,但是新闻事件属于动态事件,会在报道的过程中出现再发展或反转的现象。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持续关注新闻事件,及时对新闻事件的后续内容进行补充报道[6]。

3.需要重视移动短视频新闻的深度报道

不能因为移动短视频新闻具备时长短、节奏快的特征,就不对新闻事件及新闻背景进行深度分析,这会削弱新闻的传播价值。可以采用连载或多条视频关联的模式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剖析社会现状与新闻发展原因,使受众能够对新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加深新闻传播的意义。

(三)丰富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互动模式

移动短视频平台具备互动性强的优势,在应用短视频平台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积极应用这个优势,强化用户在接收新闻过程中的参与感,不断丰富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互动模式,让用户有多样化的新闻接收体验,增强用户与新闻媒体之间的黏性。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许多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会积极应用评论、私信、点赞等基础性互动功能,通过回复评论、回复私信等方式与受众互动。这种互动模式能够满足受众的基础交互要求,但是对受众的互动引导性不强,依然有大批量受众不会针对新闻事件发表个人意见,也不会明确表达自身的喜好、需求。新闻工作者可以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融合部分互动引导内容,比如在新闻讲解结束之后,询问受众的看法及观点。另外,媒体工作者在传播移动短视频新闻的时候,可以通过话题引导的方式,鼓励用户主动参与新闻互动或对新闻进行二次传播,邀请其身边的亲朋好友共同讨论新闻事件或社会现状,增强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使新闻内容获得群体认同感,也能够有效强化移动短视频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7]。

(四)实现移动短视频新闻的差异化分发

当下,热门的移动短视频平台都应用了大数据技术,这意味着平台能够自主对用户的特征进行智能分析。新闻工作者在传播移动短视频新闻的时候,应该合理运用这一功能,实现差异化分发,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够接收到自身关注、喜欢的新闻信息,让新闻资讯能够为用户的生活提供参考价值,满足用户的新闻需求。

1.不同的移动短视频平台的新闻传播特征不同

比如抖音短视频平台中的用户更加重视传播内容的视觉冲击感,因此新闻制作者在制作抖音短视频新闻的时候,需要更加重视画面的清晰度、流畅度、冲击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用户更加重视新闻内容的深度、完整度,因此新闻制作者在制作微博短视频新闻的时候,需要加深对新闻的挖掘力度,从多个角度深度剖析新闻事件。在新闻工作者进行差异化分发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的就是短视频平台的特殊性,深入调研平台的用户喜好。

2.即使是同一个移动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也存在不同喜好和基础特征

在传播移动短视频新闻的时候,许多媒体工作者会用到短视频平台中定向传播的功能,可以根据新闻内容、针对群体设定传播用户,使短视频新闻在平台中的传播更加精准,有效提升用户对新闻资讯的关注度[8]。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短视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移动短视频的传播具备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的传播优势,发展新闻传播行业,需要紧紧抓住这一“风口”,推出移动短视频新闻,让广大群众能够通过更加便捷、直观的方式接收新闻信息。如今,已经有许多传统媒体及自媒体应用短视频平台实现新闻传播,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平台监管力度不足、内容质量不高、形式单一的问题,会影响受众的新闻接收体验,也会限制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发展。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探索移动短视频的制作方式及技术应用方式,优化移动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和形式,用优质的移动短视频新闻获得受众的满意,推动新闻传播行业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受众用户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关注用户
从媒介融合角度浅谈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