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路径探析

2023-02-10 02:54张羊凤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词语要素课文

张羊凤

语文要素的提出是统编教材创新编排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教材的核心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明确语文要素内涵和外延、寻找文本中能够体现语文要素的抓手和方法、在语文实践中迁移和运用语文要素的基本路径来具体落实,形成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对应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明确语文要素的内涵和外延

一要理清内涵和外延是落实的基础。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明确基本的教学要求,这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前提和基础。统编教材在语文要素的表述中,常有涉及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与目标的术语。教师要进一步理清这些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在教学中逐一落实。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表述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有“运用多种方法”和“难懂的词语”两个层面。先看“运用多种方法”:一是指具体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二是指上述方法中单个方法解决不了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多个方法。再看“难懂的词语”:要从学生个体和整体两个方面考虑。个体原因无法确定的因素过多,此处从略。即使从整体方面考虑,仍然需要结合该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一是指学生普遍没有见过的书面语言,如熨帖、凌乱等;二是指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出现偏差的,如橙黄橘绿、五彩缤纷等;三是指需要在具体语境中理解特殊意义的词语,如你挤我碰、钥匙等。至于核心概念外延的理解,与内涵的理解有着密切联系,“难懂的词语”难度越大,出现的概率就越小。在具体教学中,学生提出了难懂的词语后,教师需要从上述方面分析难懂词语的类型,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二要分解要素找落实的具体路径。语文要素既是核心概念又具有整体属性,包括知识、能力、策略、习惯等方面的系列安排,教师要先将这些要素进行分解,看看具体属于哪个层面的目标,然后根据要素的不同性质特点寻找不同的落实路径。具体来说:一是知识层面的目标,通常是借助教师的讲解与传授进行落实。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就是教师结合课文学习,具体讲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二是能力层面的目标,通常包含一系列程序性的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閱读实践中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要落实这一目标,学生先要读读这一段话,思考这一段话讲的内容有哪些,从中寻找能够体现一段话意思的语句,也就是关键语句,最后还要思考如何用关键语句来完成概括大意的目标。三是策略层面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能够读懂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弄清楚自己是如何读懂的。四是习惯层面的目标,这种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以朗读、默读、积累方面的要求居多,通常以练习的形式出现。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批注就是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于习惯方面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落实,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跟进措施督促学生学习。

二、以课文为抓手落实语文要素

一要在课文中找落实的关键材料。一篇课文中体现语言文字学习的材料有很多,哪些才是能够承载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有效抓手。这个抓手可以从以下提示中去发现:一是课文中出现泡泡提示语的位置,二是课后练习中对接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要求,三是交流平台中对语文要素学习方法与路径的梳理所使用的例子。有了这些抓手,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支撑语文要素落实的关键材料就不再是难事了。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之一,如何在单元课文中找到落实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关键材料呢?一是《荷花》的泡泡提示语“‘挨挨挤挤‘冒用得真好”,这就说明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具备生动优美的特点,值得学生用心去体会;二是《燕子》课后练习2提出了“读一读,记一记”学习词语的要求,相关词语所在的句子也具备生动优美的特点,《燕子》与《荷花》的练习中还要求学生画出、摘录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这需要结合学生个人的理解与喜好进行选择;三是交流平台直接呈现了《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的优美生动的句子,还用泡泡提示语提醒学生如何进行体会的方法。

二要选择合适路径落实语文要素。走对路,是落实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否则有可能前功尽弃。在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系列要求往往安排在不同册次、不同单元之中,相应的落实路径与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涉及想象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在教材中安排的系列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上去都是想象画面,实际上落实的方法和路径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联想的方式展开想象来感知和领悟艺术美。

三、在实践中迁移运用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的真正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不断运用中巩固,在表达实践中迁移。比如,预测这一语文要素,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要求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六年级小说单元中的学习要求是情节预测、人物命运预测。又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就需要迁移到大量的小练笔等表达实践中,让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将一段话写清楚。

总之,在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这一重点目标,教师需要搞清楚教材安排学习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指向什么,再分析如何在具体课文教学中进行对接,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路径,使整个语文要素落实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既有一定之规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猜你喜欢
词语要素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