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情境创设策略

2023-02-10 01:57范夏婷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辩论创设

范夏婷

创设情境贯穿学习任务群的整个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联想,启迪学生思考,引领整个任务落实的方向,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教师要重视从学习任务群视角来创设情境,探索通过多种策略创设真实情境的有效路径,让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一、在联系文本中再现情境

在文学类文本中,作者通常需要通过设置情境来演绎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这样的情境与故事和人物之间的联系是内在的,比起其他创设的情境更具真实感,在教学中是值得重视的。在文学类文本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联系文本内容,让学生通过再现文本情境对文本中出现的语言、情节、人物等有亲近感,与之产生共鸣。

如教学《两小儿辩日》,这是一篇文言文课文,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很明显该单元可以对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两小儿辩日》的题目就有“辨”的意味,文本内容的重点是两小儿就自己对太阳离地面远近的主张展开了互不相让的辩论,各自强调的事例似乎都能有效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连被称为智者的孔子都无法判断,由此给文本带来了强烈的思辨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文本创设情境:“校园一年一度的辩论大赛将如期举行,本年度大赛主题是‘太阳是远还是近,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确定一种观点并陈述理由,结果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定。”这样的真实情境,教师没有另起炉灶,而是顺着文本提供的情境,以辩论为平台,让学生选择文本中的角色参加辩论大赛。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必然会深入研读文本,仔细比较两种观点及支持的理由,看看哪一种观点与自己的认识相同,或者说自己比较认可哪种观点,然后还需要研究另一种观点及支持的理由,努力寻找驳斥对方的事实与根据;毫无疑问,学生肯定会觉得仅靠文本中呈现的事例不足以说服对方承认自己的主张,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的形式来获得更多可以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最好是现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最新认知。学生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一方面为辩论作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在真实辩论中经历思维的比拼,能够让学生自然明白在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包含着自己并不真正了解与确定的知识。由此可见,联系文本内容的情境再现,能够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并根据学习任务群需要开展自然真实、有思维深度的表达与交流,获得综合性发展。

二、在唤醒经验中优化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找到文本中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采取唤醒经验的策略,达到优化教学情境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寻找文本中与之对接的表达来创设真实情境;这样的情境能够比较快地使学生进入情境,产生高涨的学习欲望,催生学习动力。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安排了小学阶段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训练,即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及习俗,相关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针对这样的学习目标与编者意图,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传统节日,开展调查、访问与探究活动。编者之所以将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安排为第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的对象,显然是想充分利用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有过传统节日的经历,在耳濡目染中知道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有了这样的定位,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即将举办“我过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你最想介绍哪种传统节日,以什么独特的形式进行介绍,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组队参加。这样的真实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经验的用意十分明显,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感受将成为支撑学生参加活动的关键因素,“最想介绍”“独特形式”都指向了激发学生已有经验。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开展相关学习实践与探究活动时,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最想介绍”的传统节日,那就是在经常过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中,将自己能感知的具有文化意味的节日习俗列出来,比一比哪个节日的文化意味最浓,这样才能确定自己“最想介绍”的那一个节日;至于如何选择“独特形式”介绍传统节日,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文笔好的学生可以把它写出来,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可以创作一幅画,还可以借助手抄报、图片、小视频等方式来呈现。

三、在链接热点中拓展情境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是一致的,教师要关注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中往往蕴含着语文教学的契机。教师敏锐地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就是要在相关文本教学中,挖掘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的元素,使之形成密切联系,由此创设具有拓展性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如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介绍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文章中出现的最近时间是“2019年1月3日”,最新的飞天成果是“嫦娥四号”着陆器携带“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上月球。这对于日新月异的中国科技发展来说,显然属于过时的新闻了。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链接当下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梦天实验舱与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迎来更多航天员入驻。教师以此创设具有拓展性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收集最新的中国空间站建設情况,观看梦天实验舱发射的视频,选择合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中国空间站”。学生收集资料之后,还要思考具体介绍“中国空间站”的方法与路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步进行介绍,先找准社会热点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点,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小组成员的集体经验;另一方面能够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补齐短板。

总之,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创设情境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创设的情境是否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能否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辩论创设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