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体会情感”策略探析

2023-02-10 22:23辛佳青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白莲古诗词诗人

辛佳青

入选统编教材的古诗词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作品,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要通过诵读积累语言,而且还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有很多,常见的有爱国情怀、热爱自然、珍惜友谊、同情群众、关注亲情等。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指导学生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情感,这是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学生开展审美鉴赏的前提。

一、抓住语言体会古诗词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品读古诗词,抓住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才能体会文本中蕴含的那些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情感脉动。

如陆游的《示儿》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绝笔诗。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表达诗人情感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诗中有“元知”“无忘”这样一组看似矛盾的词语:“元知”表明诗人本来就知道的事情,即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知道了;“无忘”显然是一种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从“元知”的角度看,这种交代显得多余。产生这种语言上的矛盾原因是什么呢?诗人在“元知”与“无忘”之间的表述,就为我们给出了答案:原来,尽管诗人知道人死之后一切都结束了,但在诗人心中有一个无法放下的问题是国家的统一,这是诗人一生都为之追求的大事,而死之前肯定无法看到了,也就是说诗人是带着这种巨大的遗憾离开人世间的;但诗人相信总有一天这种国家统一的局面会出现,所以诗人断然不顾自己明明知道的“万事空”,坚持让儿子一定要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及时地告诉亡故的父亲。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体现的正是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二、联系生活体会古诗词情感

小学生阅读古诗词,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

如教学《池上》一诗,诗中所说的“偷采白莲回”容易引起學生误解,关键就在于学生会认为“偷”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因为教师和家长一直都教育学生不能偷别人的东西,“偷”不仅是不光彩的事情,还是违法的行为。但是,大诗人白居易竟然还把“偷”写在诗中流传下来,是怎么回事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如你想送好朋友一个礼物,又不想让他知道,就偷偷地放在他的书包里;这里也出现了“偷”,但是不是真的“偷”呢?学生明白这虽然也是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做的事情,但并不是真的偷,只是悄悄地去做的意思。由此,学生终于理解了《池上》一诗中的小娃采白莲也是“偷偷”地去做,再加上诗中的小娃以为自己偷偷地采回白莲没有人知道,实际上水面上被小艇划开的浮萍,已经将他的行为暴露了,只是他自己还在为自己偷偷地做了采白莲的事而在心里乐开了花。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联系生活体会到这样的情感,也算是一种欣赏了。

三、多种方法体会古诗词情感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不同的情感体会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体会古诗词情感时,需要根据古诗词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运用适宜的方法进行体会。

首先是抓住诗眼挖掘内涵。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具有生动传神的作用,写尽了春到江南的神奇与动感,让人置身其中,觉得春风就是一只无形的大手用绿色在涂抹大地,对春风与春天的喜爱之情就在这样的咀嚼、品味中生发出来。其次是知人论世挖掘主旨。诗人在创作古诗词时都会打上时代与自身的烙印,只是这种烙印是隐藏在诗歌语言之中的,需要挖掘才能感知。常用的挖掘方法是知人论世,即通过搜集与诗句内容相关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诗歌反映的“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的重大影响,还有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借助这些资料来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充分感知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总之,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既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策略进行体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经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白莲古诗词诗人
踏青古诗词
池上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白莲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参观白莲抽水蓄能电站赠吟友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