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表达支架的常见类型

2023-02-10 10:35许艳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素材库组词词语

许艳

习作是小学生参与的实践性最强的表达活动。在这种表达实践中,学生需要把自己学习的写作知识、方法用来开展审题、选材、构思、编写等实践活动,像造房子一样写成一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要根据习作的具体要求不同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适时提供习作表达支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表达任务。

一、语言型支架

习作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语言文字运用,这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进行语言积累,才能够使习作表达有依靠。但是,学生日常积累的语言多是进入素材库中,具体习作表达所需要的语言并非都已经存储在素材库中,即使素材库中有,如何提取素材,提取哪些素材,对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帮助学生迅速、准确获取习作表达所需要的素材。如教学《秋天的雨》,学习第二自然段用三个不同句型描写颜色的范例后,教师让学生仿写秋天水果滋味的片段,学生觉得语言匮乏,需要教师提供语言支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甜”组词,先组两个字的词语,如甘甜、酸甜、清甜等,再组四个字的词语,如甘甜可口、清甜爽口、酸甜适度等,还可以用夸张、拟人等手法来表达“甜”等。之后,教师让学生照样子用“酸”自主组词,互相交流,互相补充。最后,学生把“酸”和“甜”组合起来组词。这样一来,学生描写秋天水果的滋味,就可以选择很多词语了。

二、手法型支架

学生习作中的表达手法通常指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等,每种手法又有具体分类。常见的表达方式有抒情、描写、叙述、说明、议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如要求三年级学生写一写学生课间活动的情形,需要选择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呢?比如,三年级学生写课间活动的目标在于写清楚,能够运用的表达手法有很多,但不一定都适合三年级学生运用。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表达支架,指导学生运用多个“有的”组成排比句来描写学生课间活动的情景。

三、结构型支架

结构是一种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方式,在习作中是写作思路的外在表现,在阅读中却又具有隐性特点。如何把写作思路这种隐性内容有效呈现出来呢?构思图表是具有直观特点且符合学生思维特质的呈现方式,常见的构思图表有架构图、路径图、鱼骨图、矩阵图等。不同的构思图表适合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习作,如路径图适合游记类习作,鱼骨图适合有对比意味的习作等。如写“这儿真美”,学生想以校园或家乡的小池塘为表达对象,可写的美景有很多,但不知道如何组织材料进行表达,也就是不知道怎样构思。此时,教师需要结合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提供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总分总式的架构图为表达支架,并将“分”这一部分进行细化,可以按照四季变化来写,也可以按照东南西北的方位来写。这样,学生在构思上不仅获得了有力支持,而且能够迅速将选择的材料安排在适宜的表达环节,进行有序表达。

四、内容型支架

尽管习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在习作的时候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對于小学生来说,生活是整体的,又是杂乱的,习作的素材确实很多,但是小学生尚不具备从生活中独立获取素材的能力。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素材分类指导,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适合表达的素材。如记事的习作,学生需要注意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描述,重点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可以借助表示连接的词语显示具体的过程。又如写场景的习作,学生对场景并不是很清楚,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场景是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的,比单写一件事要复杂得多。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学生熟悉的场景作为支架,让学生回想起自己参与其中的情形,从中抓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作为习作内容,消除犹豫心理。

实际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习作支架还有很多,如人物支架、评价支架,等等。有了适宜的习作表达支架帮助,学生才能够顺利完成习作。

猜你喜欢
素材库组词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缤纷“鱼”素材库
怎样正确组词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