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文体单元统整教学探析

2023-02-10 20:02苏淑芳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神话想象文本

苏淑芳

神话是古人对一些未知的自然现象与规律借助想象进行解释的结果,具有时间久远、环境奇特、人物有超能力等共同特点。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文体单元,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学习,写一个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为核心,系统分析、统整单元内的课文,抓住“神奇”设置适宜的议题,在追求一课一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文本语言表达秘妙,开展表达实践活动。

一、关注“神奇”读好故事

神话中的神奇主要是通过想象来体现的,这是神话与童话的重要区别所在。因此,学习读神话故事时,学生要关注文本中具有神奇意味的句子,读出由神奇带来的浓郁的故事性。

一是读出关键词指向的神奇。阅读神话作品,文本中优美的词句表达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材料。神话故事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中能够起重点作用的词语就是关键词。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时,需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盘古开天地》的开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在故事时间与环境的交代中,就包含有神奇的意味。这种意味就是由关键词“混沌一片”传递出来的。因为学生对天地的感觉是很清楚的:天高高在上飘白云,地上则是山川河流滋生着万物;而“混沌一片”通常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也就是天地不分,这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充满了神秘感,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感知: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人在其中会是怎样的呢?是谁把天地分开的呢?他是用什么将天地分开的呢?这就是“混沌一片”作为关键词所指向的神奇所在;“混沌一片”造成的神奇感,也为后文中神话人物的出现与神奇表现进行了铺垫。

二是在品读句式中想象神奇。神话故事的神奇,首先体现在语言的奇特上。学生阅读神话时,往往只关注语言内容,忽略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特点。比如,在《盘古开天地》中有这样的表述:“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是描写盘古开天地的初步结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读句子,想象这个神奇的变化过程,即天地的形成,与“混沌一片”比,是多么伟大的创造。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抓住分号前后的内容进行对比细读,寻找语言表达体现出的句式特点,学生能够发现句子前后由三组反义词语构成:轻和重、清和浊、上升与下降,句子之间的对称美与天地间不同事物得以分开的原因相匹配,这就是神话语言表達上的秘妙,在神奇中充满美妙感;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盘古的身份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开天地”成功的感觉,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神奇的想象。

二、梳理“神奇”讲好故事

好的故事都是用来讲的,神话故事也一样。本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借助讲故事的方式来落实。学生在讲神话故事的过程中,必然要梳理故事情节,把故事的几大要素表述清楚,体现故事的神奇性特点。

1.运用插图讲故事

在四篇课文的插图中出现的云纹,表达的正是神话意味,体现出一种远古的特色,从一个侧面传递了文本的重要信息。因此,课文插图是神话故事阅读中的重要抓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插图作为讲述支架,完成故事内容讲述。如《盘古开天地》一课的插图,由四幅画组成,能够体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练习讲述时,学生可以在小组中每人选择一幅图讲述相关内容并互相补充,再合起来讲述整个故事,互相评价,以能够突出故事的神奇特点为佳。

2.借助关键词讲故事

神话故事中的关键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神奇的特点,也能够用来帮助学生讲述神话故事,成为讲述故事的有效支架。用来讲述故事的关键词通常是系列的,对应于故事的各个因素;有的可以直接从神话故事中提取,有的需要根据相关故事内容进行提炼。如《普罗米修斯》中,学生先根据神话故事的发展提炼出一组关键词:“盗”取火种(起因)、拒还火种与经受酷刑(经过)、获得自由(结果);然后以这些关键词为表达支架,结合讲述的表达要素,完整地讲述神话故事,重点讲好故事发生的过程中普罗米修斯的语言、行为,突出普罗米修斯鲜明的形象。

三、表达“神奇”写好故事

学生学习神话故事,理解是一个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编者意图看,这种运用就是学生循序渐进地在想象中体现神奇。

1.在仿写中体现神奇

仿写是以故事中典范的神奇表达为例子,在提取与分析相关表达方法后,以同样的方法开展片段表达训练。如《盘古开天地》中描写盘古倒下后的表达很有特色:从内容上看,那些身体器官变成的大自然万物显得十分神奇;从句式上看,采用的是排比句。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表达范式“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的( )变成了( );他的( )变成了( );他的( )变成了( )”,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思考文本中没写的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变成了什么,要突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表达神奇的感觉。学生在仿写时,先要确定与身体有关的对象,如额头、鼻梁、手指、脚趾、心脏等,再想象它们变成的大自然中的事物,注意仿写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

2.在续编中体现神奇

续编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故事的结尾续编,文本故事看上去告一段落了,实际上可以抓住或挖掘一条线索接着往下发展;二是在故事之中针对文本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写,使故事显得更生动翔实。《精卫填海》是一则文言文神话故事,语言十分简练。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文本中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开展补写活动。如“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学生可以抓住“常衔”做文章,想象精卫在夏天怎样顶着炎炎烈日,一次次衔着木石往返于西山与东海之间,汗水湿透了羽毛,精卫鸟多么希望能歇一会儿,但想到对海水的仇恨,它又用力扑扇着翅膀往前冲;想象冬天来临,大雪纷飞,大雪覆盖着西山,木石不容易找到不说,顶风冒雪地飞行更是困难重重,但精卫鸟想到对海水的仇恨,又不顾一切地衔着木石冲进风雪之中……

总之,在神话文体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整合的方法,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神话想象文本
东方神话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