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的语文作业功能设计研究

2023-03-21 16:26王冬娣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鲁迅作业评价

王冬娣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加强作业单元设计,针对整个单元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以及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进行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对习惯于一课一课留作业的老师来说,有难度、更有挑战。

一、单元视角——体现作业整体性

围绕单元学习目标和单元学情设计作业内容,综合考量单课作业内容的类型、难度、时间、分层等,高屋建瓴,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架构出语文学习的宏观框架,能更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达到语文素养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写说明性文章,单元内部每个版块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围绕单元目标,我们设计了举办“多彩的世界”博览会这一单元大任务,每一位同学都会以参展人的身份带着心仪的参展物参展。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展品介绍清楚、吸引人?”从而引出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感知说明方法的好处,并尝试收集资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因此,本单元所有教学内容和作业设计均围绕着如何将自己的展品清楚地介绍给他人这一核心任务展开。

其中,每一课时的作业都和单元学习目标一一对应,从书写字词到查阅资料,到学习课文和习作例文中的说明方法,感悟不同语言风格,再到初试身手运用方法,到最终完成自己的习作进行博览会展示,各项作业一以贯之,均为在博览会上把自己的展品介绍得清楚、吸引人这一单元核心目标服务,这样的作业设计有的放矢,层层推进,一以贯之,紧扣语文要素,避免了重复和无效训练,学生爱做且有抓手。

二、课时视角——理清作业逻辑性

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革命岁月”为例,在单元之初,我们即以“假如你是一个杂志社的编辑,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编辑出版一份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的专刊,你打算怎样设计呢?”作为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本单元的学习中。

在真实情境之中的学习,学生先要查阅背景资料,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题,学习毛主席的诗词,深入理解《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故事。进而学习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并用小练笔 的场面,尝试运用点面结合写一个片段,借此项任务达到检测学习效果的目标。同时,为本单元的习作服务。最终班级内要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编辑“革命专刊”,同时要将此专刊推介给班组群内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每一课时的作业设计都是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学方法、用方法,为下一阶段的作业打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呈螺旋上升,作业的设计从基础到综合,再到实践、开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有方法可依,有目标可抵达,在作业体验和作业实践中获得充分发展,在真实生活体验中不断提升自我,锻炼多方面能力,同时达到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这一目标。

同样,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中,我们的作业设计也是一个有衔接、有梯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这一单元,教师设计了“印象·鲁迅”——校园鲁迅博物馆主题宣传活动的大任务,学生作为鲁迅博物馆的讲解员,在了解鲁迅的基础上,利用自己习得的介绍人物的方法,写一篇有理有据、丰富生动的宣传稿,通过自己的宣传让更多的同伴从不同角度来更加全面地认识鲁迅先生。

学生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学习成果,在前期学习课文的阶段,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需独立完成一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初步体会鲁迅的个人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这是对本单元课文的一个学习成果的总结,属于基础性作业。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准备讲解词,运用第一阶段的写法来介绍鲁迅,各组根据所阅读的关于鲁迅的书籍,完成一份读书报告单、读书笔记或者是读后感,并在小组之间进行分享,从多个角度来感受鲁迅的个人形象、性格特点并体会其精神境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是拓展性作业。最后在筹备宣传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汇报方式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成果,这是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每一课时的作业设计都是单元整体设计,因需发生,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所用,在环环相扣的有机衔接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从而落实本单元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研究。

三、单课时视角——明晰作业层次性

第一,基础层。包含国家课程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延展。基础层作业的设计,在继续保持和发挥分科课程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学科内知识的整合,将学生品格、行为、知识、能力的学习与体验有机融合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此外,我们将以往在各个学科“深耕细作”下所产生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进行个性设计与开发,如《墨香飘》《助学单》等。通过教师的单元设计、主题拓展、实践体验等形式,走向多样综合的学习是基础层创新的鲜明特点。

第二,拓展层。以基于学科内容进行的综合学习,基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打开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爱好,培养广泛的兴趣,获得学与教价值的最大化。拓展层的作业设计以从基础层出发的弹性作业设计为主,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给予学生自主规划学习的空间。

第三,开放层。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学生感兴趣或有意义的真实问题为核心,内容丰富、问题真实,重视学生的合作实践、创造性解决问题以及清晰的成果表达是开放层作业设计实施的最显著特征。

基础层、拓展层、开放层三者之间层次分明又有机统一,在教与学方式上,都强调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积极行为相统一,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统一,学生经验形成与社会交往过程相统一,使更深度的学习得以发生。

四、评价视角——丰富作业多元性

突出语文作业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因此评价是作业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作业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可以邀请多种关联方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鲁迅作业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作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