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表演:激活幼儿表现力与思维力

2023-03-21 16:26林丽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实验幼儿园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表现力绘本

林丽明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绘本已经成为了当下幼儿教育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绘本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图案深受幼儿的喜欢。3~6岁的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绘本来开展相应的表演游戏,有效地激发幼儿的表现力与思维能力。

一、通过绘本表演游戏激发幼儿的表现力

(一)创造温馨安静的阅读环境

首先,为了能有效激发学龄前儿童的表现力,建议每个幼儿园都要设立绘本阅读角,适当摆放一些花草等绿植净化空气;用幼儿与教师共同制作的装饰物进行美化墙壁;地面铺设颜色适宜的地垫,保障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安全性;置放布艺沙发、温馨书桌,使整个图书区充满休闲和趣味感,给幼儿营造一个相对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

其次,适宜的光线也是创造温馨、安静的阅读环境的条件之一,柔和的自然光是图书区采光的上佳之选。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将整个幼儿园的墙壁设置成涂鸦墙,让幼儿在涂鸦墙上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自由艺术创作,引导其他幼儿参观,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二)选择合适的绘本进行表演游戏

合适内容是开展绘本表演的一个重要环节,绘本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幼儿在初次接触绘本表演时,应选择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拥有趣味、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朗朗上口等方面的儿童文学作品。

处于小班阶段的幼儿思维能力还处在萌芽阶段,要选择内容通俗易懂,人物对话及故事剧情要相对简单且重复语句较多的绘本。如绘本《龟兔赛跑》,通过绘本表演,能够让幼儿懂得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要有持之以恒的韧性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再比如绘本《拔萝卜》,绘画既精彩又神奇,不仅给这个传统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也使它妙趣横生,对话简单诙谐,孩子们掌握得很快,这就为表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绘本《小羊和狼》特别适合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通过表演游戏,不但能体现幼儿合作表演的乐趣,还能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使幼儿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激发幼儿的表现力。

大班的幼儿可以选择情节较为复杂,对话较难的绘本来开展表演游戏。如绘本《老鼠嫁女儿》,这是一则幽默、略带荒谬及讽刺意味的民间故事,绘本采用了低龄孩子最乐于接受的儿童诗的形式,用简练又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故事的全貌,而所有的情节、对话都朗朗上口,使得这本书口语化程度很高,富有韵律美,非常适合诵读和记忆。书中呈现了汉族传统服饰、民间嫁娶风俗等大量民俗文化元素,这对现在的幼儿而言是非常美好又新鲜的体验,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关注绘本内容的同时,更要确保绘本的品质,是否健康积极向上的,是否有蕴含一定教育寓意的;还要选择故事情节生动、语言规范、内容适合幼儿年龄段的绘本,便于幼儿模仿、超越,从而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例如,对不满4周岁的幼儿来说,尽管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意识,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因此在开展绘本表演活动中,应该选择那些互动性强,并且句式相对简单的绘本;对将满6周岁的幼儿,他们的好奇心相对较强,并且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要适当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类的题材,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来开展表演游戏;对6周岁以上的幼儿,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积极地提出一些问题,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丰富,教师可以适当挑选一些具有知识性,故事情节性强,人物形象更为复杂的绘本。

(三)家校协作同步指导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鼓励家长最大限度参与到幼儿的绘本表演游戏当中,当好幼儿最忠实的观众,在幼儿完成表演之后,第一时间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家长要定时抽时间和幼儿共读绘本,阅读理解故事内容。根据绘本故事情节,与幼儿一起开展亲子表演,让幼儿感受与家人一起表演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能促进亲子关系,还能了解本阶段幼儿的心理状态,促进亲子共同成长,同时也能激发幼儿的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不断展示自我。

亲子绘本表演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更能增进亲子间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亲子关系,让幼儿收获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二、通过绘本表演游戏激发幼儿思维能力

(一)指导幼儿细致观察,促进思维能力提升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通过后续的不断感知中日积月累而成的,在开展绘本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不断去观察、去了解、去思考、去感受,能够拓展幼儿的想象力,有效地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以往的绘本表演游戏一般都是遵循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先详细讲解绘本内容,再讲述故事内容给幼儿听,然后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最后进行表演。其实观察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应该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绘本阅读,再引导幼儿认真、细致观察绘本画面内容,寻找绘本隐藏的信息,然后鼓励幼儿积极思考,通过自己的认知去探究教师所提出问题的答案。

通常情况下,绘本当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都比较丰富,有时候很难用简单的文字来对绘本当中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进行直观的描述,因此,可以通过绘本表演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来诠释幼儿对绘本中的细节、人物、情感等进行表达,让幼儿在角色表演的亲身体验中,不断地去思考,既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更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通过演绎绘本,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

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表达也是提高自身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有些幼儿绘本故事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人物对话富有哲理和教益,比较适合通过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且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

教师还要根据绘本中的内容,给幼儿准备相应的服饰,让幼儿身临其境进行表演。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情境、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表演,更容易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绘本表演游戏是根据幼儿绘本的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表现的游戏。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文学语言,模仿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创造地表达思想感情,锻炼幼儿的表现力,更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幼儿绘本阅读,开展相应的表演游戏,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升幼儿绘本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能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表现力绘本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绘本
绘本
绘本
论报纸新闻摄影专题的表现力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试论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