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实践创新

2023-04-06 07:11陈森歆李炽平余浩洋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挫折大学生教育

陈森歆,李炽平,余浩洋

(广州航海学院 a.学生工作部;b.马克思主义学院;c.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725)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新鲜血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1]。在全球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日渐增加,使其受挫概率逐步增大,这也是学生轻生事件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由此不难看出,新时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基于此,重视大学生挫折教育,强化身心健康教育力度,同时,高度关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健康心态,最大限度发挥挫折教育的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大学生作为建立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若抗挫折能力薄弱,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对其个人而言,会阻碍身心健康成长。从国家视角来看,大学生是增强国力振兴民族的主力军,也是国家强大和稳定发展的希望,大学生若不具备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便无法在改革浪潮中顽强拼搏。从社会秩序层面来讲,大学生若面对挫折产生消极情绪,如苦闷及孤独等,严重时会产生暴力倾向,进而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威胁社会的稳定[2]。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校园暴力等不良现象频发,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较大,而学生本身抗挫折能力弱,思想一旦偏激,不良后果接踵而至。所以,重视和强化大学生挫折教育力度,有效帮助大学生疏导消极情绪,有利于大学生整体健康的发展和成长,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挫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途径。针对现代大学生现实需求及心理特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将其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实际教学内容,创新挫折教育方法,使挫折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融合,加大实践教育和训练力度,提升挫折教育的使用率,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显著提升。此外,强化理想信念和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丰富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大学生在具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检验中,抗挫折能力是重要的参考依据[3]。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思维开阔、活跃,还要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然而,其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却较为薄弱。开展挫折教育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挫折认知能力,使其从容、冷静地应对挫折,鼓励自己不畏困境,进而培养大学生坚毅的品质,强化意志自控性[4]。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仅可进行自我磨炼,还可提升其自信心,培养战胜挫折的勇气,即使遇到挫折亦可做到乐观面对,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在实践中做到有条不紊,潜移默化地提升逆商和情商,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使自身各方面实现质的提升。

二、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挫折教育指教育人员在开展教育阶段,培养受教者的抗挫折能力,使受教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促使其对自身消极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在短时间内变得自信乐观的特殊教育[5]。但是,在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大学生自身性格、学校环境及家庭氛围等均对挫折教育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强化挫折教育期间,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在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高校挫折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实践历练

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和思想理念不可能完全相同,这让挫折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单一、缺乏实践的方式很难发挥作用。我国挫折教育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并不理想,所以,挫折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大学生挫折教育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一,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尚未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教育人员仅凭自身经历、经验及教育模式开展挫折教育,导致挫折教育表面化,教育内容较为烦琐[6]。第二,大部分学校在开展挫折教育期间,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独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特殊性,导致操作教育在实践指导方面的缺失。第三,大学生作为特点鲜明的特殊群体,是教育的目标,若在性格秉性多样化的大学生群体中运用相同的教育模式,会使大学挫折教育呈现千篇一律的状态,难以达到挫折教育的理想效果。

(二)家庭拘泥于学习成绩提升,缺乏对挫折教育的重视

高考使中国的家长几乎将所有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分数上,忽视了挫折教育对学生培养过程的重要性。社会高速发展,就业压力大,这也间接导致家长过度重视大学生学习情况,忽视了挫折教育,无法发挥家庭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另外,大部分大学生均在家长的关爱呵护中成长。而长时间的关爱甚至溺爱,不仅会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还不利于培养其面对挫折的勇气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优秀人才的标准是身体好加“三高”,即智商高、情商高和逆商高。成功的挫折教育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就业等难题。

(三)学生自身抗挫折能力薄弱

大学是每一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重要阶段,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大学生心态和性格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导致大学生对恋爱、社交及学习的抗挫折能力薄弱。第一,新时代大学生多数在家长呵护下成长,依赖性强,无法意识到挫折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更加无法正确看待挫折[7]。第二,在大学生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会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关于挫折的教育内容少之又少。第三,缺少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而是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导致学生缺乏社会阅历。社会实践不足会导致大学生无法从容理性地面对挫折,甚至会产生恐惧心理,无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挫折对抗。

(四)社会不重视大学生挫折教育

相关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当前社会对大学生挫折教育不重视,有近20%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重视程度一般[8]。可以看出,社会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社会过度关注学生学科成绩和技能,甚至将其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尺子,呈现“用人单位是高校教育的指挥棒”的育人模式,忽视了学生课业之外的心理和素质教育。在人才引入方面,招聘机构通常将应聘者的在校成绩、学业毕业证书等作为应聘的基础要求,企业对学历、成绩及能力高要求的情况下,并没有过多重视应聘人员的心理素质,此种情况会对企业、应聘者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新时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实践创新

(一)完善理论教导,加强挫折教育实践活动

要开展挫折教育,从教育人员层面来讲,首先,应改善以往“灌输式”的群体挫折教育,以因材施教为主,对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挫折教育方法。其次,若想取得理想的挫折教育成果,应将理论和实际加以结合。应重视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要求教育人员不仅要善于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同时还要灵活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挫折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挫折中磨炼意志,提升受教者在现实中的抗挫折能力。此外,在开展挫折教育阶段,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信心。最后,学校应加强积极乐观面对挫折的宣传,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挫折教育活动不能局限于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传输,而是应将其贯彻于学习的每个角落。第一,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日常学习、生活及实践中磨炼自身不惧挫折、勇往直前的意志。第二,发现自身的优势,并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以此推动自己各方面的发展。第三,树立大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发挥榜样作用,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以乐观心态迎接挫折。

(二)转变家庭教育理念,重视心理健康发展

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环境因素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在学校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在学生过往成长阶段便埋下了种子,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所以,想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效果,家庭方面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挫折教育。父母是孩子的首位教师,对子女的培养不应过度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还需有规划、有目的性地使用各种有效措施开展教育。家长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挫折教育给予重视,将二者重要性摆在同一位置。专业知识可通过考试成绩进行判断,但是挫折教育难以使用分数衡量,且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家长,应从小重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根除隐患,避免严重的不良后果。同时,家长应发挥榜样作用。父母自身的抗挫折能力会对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父母在面对挫折时应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容应对,潜移默化地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此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合理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减少孩子的压力。家长应主动改变自身观念,学习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今后的发展,家长不应将成绩放在首位,应更加重视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中磨炼大学生意志品质,创新挫折教育模式

乡村振兴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磨炼意志品质,在农村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国家需进行顶层设计,在农村建立大学生挫折教育实践基地,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合作,设立健全和规范的运行制度,配备完善的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让大学生通过1~3个月的时间,参与实际的乡村振兴工作,面向基层,走进偏远地区,了解我国农村和山村的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实际情况。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幸福小康生活来之不易[9]。在实践中开展挫折教育新模式,一方面,大学生挫折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给当地农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动力,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让大学生独立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在挫折中成长,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深刻、真实、高效。

结语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力军,其成长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所以,大学生综合发展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方向,而挫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挫折教育具有关键的效用,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应意识到这点,努力推进挫折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挫折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挫折使我更坚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