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

2023-04-15 09:56雷敏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评量京剧文本

雷敏 _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双减”政策中指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积极推动学生回归校园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下足功夫”,以生为本,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那么,如何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呢?

1.教学环节要鲜活

课堂教学中不妨尝试将课本上学习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紧密结合,将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化、鲜活化。教师合理创设教育情境,将要学会的知识点融入到创设情境中,通过激发式的情境模拟调动学生参与的自主性。

例如,《小猴子下山》文本中用了“又大又多”来形容玉米,为了让学生们不仅能理解“又大又多”一词,还能在课堂上创生新词,笔者将课前准备好的真实教具“大玉米”送到学生们面前,学生们在课堂上见到了生活中才能看到的玉米,兴奋极了。顺势让学生们闻一闻,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并喊出“香”。教师又提出让学生们尝一尝,又问发现了什么,学生们说出了“甜”“嫩”“黏”等词。教师接着问,那你们能用又()又()再来说一说玉米吗?教师手里有一些词卡,请你们选出认为合适的词卡,将其插入“又()又()”卡片中,用来描述你们心中的玉米。于是,除了课本上的“又大又多”,课堂上还生成了“又大又香”“又大又饱满”“又嫩又甜”等一系列词语。教师不仅要创设鲜活的学习情境,还要借助研发的教具撬动课堂,让学生们学以致用,达成教学目标,更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创造词语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学内容要分层

课堂是班级所有学生共有的学习场域,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难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教学内容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此,笔者在课堂上会为不同学习基础与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资源包,分层次的备选式菜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例如,《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重点提到“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以及体会‘我’的内心世界”。针对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会紧密结合文本提供“夯实基础”共学单:闰土给“我”说了四件事,哪件事让你印象最深刻?找出相关语段,分析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你又有什么感受?学生们会从文本中找到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捡贝、潮汛看鱼这四件事,并且通过抓文本关键词句分析出少年闰土的人物特点,以及感受到“我”的内心是十分佩服闰土的,并且对外面世界是无比向往的。针对学有余力并且想有突破的学生,教师准备的备选式菜单中有“小试牛刀”共学单,此学习资料包中会提供“故乡”的创作背景、“故乡”(节选)以及“故乡”作品评价等相关补充资料,在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拓展阅读感受人物前后强烈反差,真正地走近鲁迅,体会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备选菜单中提供“挑战自我”共学单,在以上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小练笔”,不仅能体会人物形象,抒发情感,还能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借助环境描写,以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手法,给你的一位朋友“画像”。这种分层式的教学内容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产生共振效应。

3.教学评价要多维

高质量的课堂评价可以起到验证教学效果的作用,通过完善多维度的评价机制诊断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情感意向表现,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环节进行适时地调控,保证“教-学-评一体化”。针对此问题,笔者创设了“课堂学习评价量规表”,此评价量规表包含自评量表、师评量表和互评量表三方面,不同方面的量表关注的评价侧重点不同。

例如,阅读课上,除了教师针对性的师评量表外,笔者还会就课堂内容开发出阅读自评量表:课堂上,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能重视插图且能做到借助插图理解故事内容;能做到用故事情境猜测不理解的单词或词组;会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学生们结合自身掌握情况,给予星级评价。针对阅读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并运用是学生之间的互评量表:能做到善于倾听他人发言;能做到善于钻研提问;能做到团结互助且帮助同学解惑;能做到服从组长安排……学生们就组内小伙伴的情感意向表现,给予客观的星级评价和建议,以求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学生们乐于其中。多维评价机制不仅做到对自身学习成效了如指掌,还能帮助他人发现问题,同时及时的教学成果反馈也有助于教师后续的教学调整。

4.教学模式要创新

信息技术在许多领域为人们服务,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在教学小学语文时,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图片、音频、视频、VR、电子黑板等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京剧趣谈》文本中提到“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多数学生对京剧接触甚少,对京剧艺术表现手法不了解,所以很难理解“无”远远胜过“有”这一句话。针对此问题,教师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动态视频将《拾玉镯》的舞台表演呈现在课堂上,通过听觉和视觉上的触碰,学生们发现虽然绱鞋底没“针”和“线”,但是仅仅通过演员的眼神和肢体的配合便能将绱鞋底的整个过程演绎得充满动感,丰富有趣,进而更好地理解“无”胜过“有”,知晓京剧表演中善于运用虚拟的场景让人想象到真实画面的艺术手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回归高质量课堂势在必行。真正有活力的高质量课堂应以儿童为教学中心,围绕儿童的年龄、心理及认知等特点进行设计,给学生搭建趣味性的学习氛围及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

猜你喜欢
评量京剧文本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京剧表演开始了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