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如何加强幼小衔接

2023-04-15 09:56刘忠毅北京市丰台区外国语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幼小双减习惯

刘忠毅 _ 北京市丰台区外国语学校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幼儿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关注儿童心理品质。中小学教学逐渐从教知识转向提能力,从知识评价转向素养评价。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因管理体系、学习要求存在差异,导致双方衔接不畅,因而做好幼小衔接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1.幼小衔接要注重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园的课室多数都是活动室,学生在教室里面可以进行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一系列活动。而中小学的课堂基本上是学习型课堂,学生需要静下心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两者之间学习形式的差异,导致要求和习惯的不同。幼儿园大班必须要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上向小学学习方式上贴近。对于小学一年级来说,则需要在教室布置、学生要求、学习习惯、活动内容等方面做些调整,要适应“幼儿园大班”式的教学和生活。

2.幼小衔接要关注学习能力培养教育

幼儿园大班要有与小学衔接的意识,可以通过儿歌、绘画、科学活动、项目式学习等形式向学生渗透一些学习内容,如字母歌、加法歌、诗歌等,寓教于乐,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相关知识。一年级的教学也要做调整,要给孩子适应和成长的空间,要把更多的教学内容与音乐、美术、科学、劳动等结合起来,挖掘课程的娱乐要素。

3.幼小衔接要重视理想目标教育

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尤其是儿童心理成长和思想目标发展方面。目前,有些一年级孩子表现出缺少理想目标教育的问题,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懒散、无组织性。幼儿时期是小学的准备期,可以把少先队入队教育、优秀少年儿童的案例等介绍给儿童,让他们有一个梦想,在梦想的指引下,不断进步和成长。

4.幼小衔接要开展家校融合教育

如何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让家长学会在家庭中引导孩子适应小学生活,让家长能够在生活、学习方面指引儿童向小学生转变,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对家长进行家校融合教育。除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必要的管教之外,经过与家长进行沟通,每天可安排20分钟以上的学习指导。家长约束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在班级的习惯就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

总之,随着“双减”的落地,幼小衔接教育变得非常有必要和急迫,要引起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的高度重视。育人是一项连贯的工程,每一阶段都应为下一阶段做好铺垫和准备,而不是单纯地只注重或管好某一段。幼小衔接要注重实效,要在习惯、能力、思想等方面做好互补和衔接,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

猜你喜欢
幼小双减习惯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上课好习惯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